(原标题:行进的海岸线|“大国重器”集结亮相厦门)
央广网厦门11月8日消息(记者 邬眉 实习记者 王雨萌)11月7日,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在厦门启幕。展会以“聚焦海洋经济新动能,推动潜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呈现了我国在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与装备实力。
“大国重器”与黑科技集结
潜水救捞装备惊艳亮相
展馆内,一座座精密模型、一台台实体装备构筑起一片海洋科技的“硬核”矩阵,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交流。
“海葵一号”与“海基二号”(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
在深海装备展区,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海一号”能源站模型巍然屹立,其独创的立柱式半潜平台设计,彰显我国在1500米超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底气;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实现了海陆一体化智能中控系统等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并在国内海洋平台首次采用新型天然气脱硫装置和双燃料发电机,能够充分利用油田伴生气,有效提升海上油田的绿色节能水平。据介绍,“海葵一号”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形成“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方案。
不远处,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展出的新型深潜水工作母船——“深达”号同样吸睛。这艘集成了抢险打捞、饱和潜水、深水海洋工程吊装作业和铺管作业等功能的船只,能够在远离大陆岸基支持、恶劣海况条件下进行大水深应急抢险打捞作业和深水海洋工程施工作业任务,代表了中国深水海洋工程和应急抢险打捞装备领域的最高水平。
水下机器人专区作为本届展会的最大亮点,集中展示了当下多款水下智能装备和技术。其中,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带来的4000米工作级“FCV4000”重工作型ROV,可在深海完成复杂作业,其灵活的机械手正现场演示精细操作;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潜鲛X100,作为全球首款全向智能抗流行业级水下机器人,即便在湍急水流中,仍能稳定执行油气平台地基检测、海底电缆巡检、风电桩基监测等复杂作业。
“满洋卫蓝”吸引观众驻足(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此外,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理无人船“满洋卫蓝”现场模拟溢油回收作业,其自主航行与精准识别能力,代表了我国海洋环保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大连海事大学全球首艘集成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功能的“新红专”轮,则展现了我国在智能船舶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
搭建产业协同平台
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展会通过“大国重器”的集中展示与专业交流,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展现了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坚定步伐。据介绍,本次展会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设有海工船舶、潜水装备、海上新能源、海洋探测测绘、应急救援等多个专业展区,千余件展品覆盖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全产业链。
展会为展商搭建技术展示平台(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作为装备展示的窗口,以及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展会吸引了包括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央企、国企,以及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参展。“在这里,我们不仅展示了最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直接联系。”一位展商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第十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论坛及多场专题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的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潜水救捞技术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路径。在校企合作接洽区,多家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联合举办,展会将持续至11月9日,预计吸引超过3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洽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