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海撒拉族汉子火海救邻,网友:这碗面盛着民族团结的温暖)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11月4日,北京西长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区的胡同里,风裹着烟火气穿梭在青砖灰瓦间,“撒拉梦·西域小面匠”拉面店的玻璃窗上,还凝着煮面时冒出的热气。
店里,何乙四夫正低头擦拭着桌面,何撒力海在后厨熟练地揉着面团,伙计们忙着招呼食客,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青海拉面端上桌,不同民族的人围坐在一起,满是寻常日子的温暖与和谐。
谁也不会想到,不久前,就是这几位天天与拉面汤、灶火光打交道的青海撒拉族汉子,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用热血与勇气,在胡同里谱写了一曲跨越民族的救援赞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烟火气与火光中,愈发坚韧地扎根、绽放。
快!撒拉族汉子火海逆行救邻里
10月25日18时许,北京前门西大街75号院周联家的厨房里突然冒起浓烟,火苗蹿出窗缝。“着火了,快来人呐!”呼救声打破了胡同的宁静。
彼时,正值拉面店出餐高峰期,前厅食客满座,后厨灶火正旺,何撒力海刚和好面,就听见店外急促的求救声。
何撒力海心里一紧:老胡同房屋密、过道窄,一旦火势蔓延,不仅周联家遭殃,附近的邻居都有危险,尤其是居民家多有液化气罐,后果不堪设想。
“后厨、前厅各留一人招呼客人,剩下的拿灭火器跟我走。”他话音刚落,就抱起两个灭火器往外冲,另外几个伙计紧随其后,每人拎着两个灭火器,快步赶往着火的院子。
狭窄的胡同里,烟越来越浓,火苗越蹿越高。何撒力海几人顾不上浓烟灼眼、火苗烤身,径直往院里冲——去年5月,周联曾找他们帮忙搬闲置冰柜,省去问路时间,一进门就找准着火房间。
“对着火苗根部喷!”何撒力海凭借每月消防演练的经验指挥分工,自己率先拉开灭火器的保险栓灭火,浓烟呛得他直流泪,他就用袖子擦一把再往前凑;伙计们两人一组轮流交替,不让灭火中断,狭小空间里,粗重的喘息声与火苗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
此时,何乙四夫刚从菜市场回来。得知弟弟和伙计们去救火,他抓起剩余的灭火器也赶到救火现场。赶到现场时,何撒力海几人的灭火器已快用完,火苗已被压制,还有零星燃烧点。何乙四夫递上新灭火器,自己也加入灭火队伍,兄弟俩并肩作战,一个压正面火苗,一个防火星蹿到邻居家,还提醒围观居民退到安全区。
半小时后,明火被扑灭,几人腿麻喉干,却没休息,一直协助消防救援力量清理残火到次日凌晨,确认无复燃风险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店里。
坐下喝热汤时,有人问何撒力海怕不怕,他朴实一笑说:“没想那么多,邻居喊救命,哪能不管?”何乙四夫也认同:1997年他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来北京打工,一年后凑钱在陶然亭公园附近开起了第一家拉面店。20多年来,他们始终记着“互帮互助、民族团结”,街坊邻里有事需要帮助,他们都会主动搭把手,小小的青海拉面店早已成为胡同各族居民的“暖心驿站”。
甜!邻里送锦旗致谢暖人心
10月27日,受灾居民程六、周联带着两面锦旗和慰问红包,来到店里道谢。两面锦旗上“危难伸援手 义举感人心 火海无情人有情”“锅中烹美味 火场显英雄”的字样格外醒目。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救援及时,液化气罐爆炸的话,整条胡同的居民都有危险。”周联握着何乙四夫的手红了眼,硬把红包往他手里塞。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连连婉拒,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留下两面锦旗。“红包不能要,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本分,收了钱,情谊就变味了。”何乙四夫说,“我们开店靠手艺良心,救火不是为钱,以后邻居有需要,还会帮忙。”
周联反复跟店里的食客说起那天的事:“胡同窄得两人难并行,他们在烟里进进出出灭火,我吓得腿软跟不上,那背影这辈子忘不了。”食客们也纷纷称赞。
赞!众人争吃“英雄面”传美名
何氏兄弟和伙计们英勇救火、守护各族邻居安全的事迹,很快就在社区里传开了。不少老食客特意到店里来,点名要吃“英雄面”,还对着几人竖起大拇指:“以前就觉得你们家的拉面好吃,没想到你们还这么勇敢,这‘英雄面’吃得值,不仅暖肚子,更暖人心。”有的食客还特意带着家人和朋友来,说要让孩子也感受一下这份跨越民族的勇气与温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本报“西海新闻”转发了何氏兄弟和伙计们灭火救人的事迹后,全网播放量破300万,网友称赞不断:“这碗面盛着民族团结的温暖”“青海汉子好样的”“平凡英雄诠释民族团结”“以后去北京,必吃这家‘英雄面’”。
而在千里之外的青海循化,亲朋好友们看到何乙四夫他们救人的视频,才知道几人的壮举。他们的事迹,是众多青海拉面人的一个缩影。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青海人走出家乡,带着拉面手艺,在全国各个城市开起了拉面店。他们大多朴实、善良,在做好生意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传递温暖。如今,“撒拉梦·西域小面匠”里,依旧每天人来人往,各族食客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火朝天。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还是像以前一样,忙着招呼食客、打理店铺,伙计们也依旧在后厨忙碌,灶火依旧旺,拉面依旧香。墙上的两面锦旗,成了店里最特别的装饰,偶尔有食客问起锦旗的来历,几人还是会笑着说“应该的”,仿佛那天冲进火海的勇敢之举,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记者手记
胡同里的烟火气依旧浓郁,青砖灰瓦间,民族团结的温暖也依旧在流淌。何乙四夫、何撒力海和几名拉面店伙计,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谛,也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藏在寻常日子里各族邻里间的互帮互助,藏在危难时刻不同民族的挺身而出,藏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里,藏在一次次义无反顾、守护各族同胞安全的逆行中。
就像这深秋的胡同,风虽凉,却因这份跨越民族的温暖而格外动人;就像这碗拉面,汤虽浓,却因这份朴实的担当与民族团结的情谊而愈发美味。而这些平凡的青海拉面人,也将带着这份担当与温暖,在异乡的土地上,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平凡人的英雄故事,让民族团结的花朵,在烟火气中,开得愈发绚烂。
(来源:西海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