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响中国】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就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
“十四五”以来,我国的卫生健康取得显著进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经受住了世纪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创造了在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人间奇迹。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109万所,可以说遍布城乡,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推进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基本医保覆盖居民的人数保持在13亿以上,稳定在95%左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中国老百姓的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改善和提升,到2024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9岁,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也要看到卫生健康和人口等公共服务发展还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老百姓对美好健康生活有新的期待。为此,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对卫生健康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强调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要健全健康促进政策制度体系,提升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和人民健康水平。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加强疾控体系建设,防控重大传染病。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编制、服务价格、薪酬制度、综合监管改革,加强县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保障。优化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编辑:盛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