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写在“沈括科学传播奖”诞生的那一刻

0
分享至

(原标题:写在“沈括科学传播奖”诞生的那一刻)

首届“沈括科学传播奖”的颁发,不仅是获奖者的荣光时刻,更是我省科普事业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在颁奖现场聆听8位获奖者的讲述和颁奖词,我心里涌出三句话:科普是一种精神,志愿者是一道风景,颁奖是一种激励。就是要倡导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科普的导向和景象。对所有获奖者要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什么要设立科学传播奖,为什么这个奖又要以千年之前的一位科学家名字冠名。9月2日,我在潮新闻上写过一篇《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研究和宣传沈括》的文章。我说:这绝不仅仅是回顾一位历史人物,更是为了唤醒和传承一种极其宝贵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这种精神在当下中国的科技创新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英国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在11世纪宋代所进行的研究和记录,确实在多个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峰。纪念沈括,是对中华文明中灿烂科技成就的肯定和自豪。

长期以来,一些人总是存在“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误解。沈括的存在打破了这一观点。中华文明不仅拥有精湛的技术发明,同样孕育了追求自然规律、探索万物至理的科学精神和系统性的研究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他重视和推崇沈括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例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有鲁北江的一个回忆:1975年5月,我参加了延川县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看见习近平的挎包里装着许多书,想借一本。他不假思索地给我从书包里抽出一本,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2006年2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说沈括在内的一大批浙江人“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纪念沈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自信地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到科学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括的身份是多元的,他是官员、外交官、军事家、天文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医学家、数学家……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斜杠人才。杨振宁先生仙逝后,十几年前他在浙大活动间隙的一个访谈,被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科普作家蔡天新记录在自己的随笔集《数学传奇》中。其中问及“古代中国最好的物理学家”,杨振宁略作思索,答:“沈括,他是杭州人,写过《梦溪笔谈》,里面谈到了光学方面的发现。”沈括的伟大在于,他并未被自己的“仕途”主业所束缚,而是以无比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工作中的观察、生活中的思考全部转化为科学探索的素材。他是一个真正的“通才”和“跨界创新”的典范。

我们设立“沈括科学传播奖”,就是为了以沈括的科学精神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和科学传播事业。科学传播是科技创新的“夯土工程”。没有广泛的社会理解和支持,没有青少年的向往与参与,科技创新就难以持续、难以走远。

首批获奖者,正是这片土壤的耕耘者。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创新的形式,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他们是沈括精神的当代践行者。沈括科学传播奖是个什么模样,这次是打样,需要不断廓清、优化,应当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要进一步提升评选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正处于十四五与十五五承前启发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建设创新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十五五发展的主线。科普要为此垒土和造势。为此,要继续深化沈括精神的当代转化与创新表达。今年省科普联合会作为第一出品人,支持拍摄了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科学巨人沈括》,不久将与观众见面。编剧是一位浙江藉的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此剧我郑重地推荐给中国科协万钢主席,得到了的关心和鼓励。

前不久,万钢与此剧主创人员有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他问年轻编剧为什么要写此剧本?她后来以一篇《在沈括身上看到了科学根脉》的编剧手记回答了万钢的提问。

她说:当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答案,当科技浪潮与文艺创作的深度交融成为国家战略,当我们身边涌现出用人工智能打开文旅新空间、让医疗资源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文化记忆在数字时代“活”起来的时候,我希望让沈括这样一位改变人类认识与技术进程的科学巨人,走到舞台中央。这说出了沈括致于当代科学和科学传播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沈括主题的影视、图书、展览、研学等活动,让沈括不再是历史课本中的一个名字,而是可亲、可感、可学的科学榜样。我们呼吁更多市、区、学校、博物馆、科技馆共同参与,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沈括文化地标和品牌活动。

沈括曾经说过:“天地之化,无穷已也。”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科学精神的传承也永不停步。让我们以沈括为灯,以科学为舟,共同驶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创新、更加自信的美好未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南方人的“取暖妙招”惊呆了!省钱又实用,试过后:真离不开

被南方人的“取暖妙招”惊呆了!省钱又实用,试过后:真离不开

Home范
2025-11-04 14:02:51
目前大众、博世、欧洲汽车协会已经就“荷兰夺走中国安世”表态

目前大众、博世、欧洲汽车协会已经就“荷兰夺走中国安世”表态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05 07:32:03
曼城遭重创!中场铁腰伤停4个月 本赛季仅踢55分钟

曼城遭重创!中场铁腰伤停4个月 本赛季仅踢55分钟

球事百科吖
2025-11-05 01:21:17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科技虎虎
2025-06-16 17:40:21
谷正文口中最硬的骨头,张志忠夫妇牺牲后,儿子自杀,女儿命更苦

谷正文口中最硬的骨头,张志忠夫妇牺牲后,儿子自杀,女儿命更苦

黑句本
2025-10-30 20:23:08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刘强东婚变后坦白没自信,章泽天状态好与男星看展

刘强东婚变后坦白没自信,章泽天状态好与男星看展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0:01:26
价格不变配置调整!大众新款宝来上市 售11.29万元起

价格不变配置调整!大众新款宝来上市 售11.29万元起

车回路转
2025-11-05 16:45:11
小米“先收钱后造车”引众怒!20万订单压垮产能,律师:涉嫌欺诈

小米“先收钱后造车”引众怒!20万订单压垮产能,律师:涉嫌欺诈

吃瓜局
2025-11-05 15:25:33
中央定调!2025年7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这几项优待,农民也有份

中央定调!2025年7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这几项优待,农民也有份

社保小达人
2025-10-19 11:30:07
卢指导下课!哈登空砍25+6+6难救快船!亚历山大30+4+12+3创纪录

卢指导下课!哈登空砍25+6+6难救快船!亚历山大30+4+12+3创纪录

Tracy的篮球博物馆
2025-11-05 14:33:19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银河史记
2025-11-03 14:33:02
特朗普70分钟狂提中国41次,罕见自我“检讨”,称合作比击败更强

特朗普70分钟狂提中国41次,罕见自我“检讨”,称合作比击败更强

博览历史
2025-11-04 20:10:36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一看卫生纸,就知道我是穷孩子!”女孩发宿舍对比照,现实扎心

“一看卫生纸,就知道我是穷孩子!”女孩发宿舍对比照,现实扎心

小羽叨叨叨
2025-11-04 16:31:27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就一点
2025-11-03 10:09:10
车船税新政11月落地!大排量车税负上涨,1.6L以下或享优惠

车船税新政11月落地!大排量车税负上涨,1.6L以下或享优惠

芭比衣橱
2025-11-04 05:34:09
女教授一个星期高烧不退,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却让她脱掉裤子...

女教授一个星期高烧不退,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却让她脱掉裤子...

历史八卦社
2025-05-19 22:39:19
怎么回事儿?安世半导体之争,荷兰竟然越谈越硬!

怎么回事儿?安世半导体之争,荷兰竟然越谈越硬!

张嘴说财经
2025-11-05 20:53:18
10月制造业PMI下跌,中国经济的“微妙时刻”来临

10月制造业PMI下跌,中国经济的“微妙时刻”来临

黑噪音
2025-11-05 05:45:03
2025-11-06 06:28:49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开始试航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