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11位,中国唯一!她用技能点亮璀璨人生)
央广网开封10月20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聚光灯下,她不再是那个因中考失利而迷茫的农村姑娘。当地时间10月16日,克罗地亚,在2025年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上,来自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鲁静怡,作为亚洲的代表,庄重地接过了“上海世赛全球技能梦想大使”的聘书。全球仅有11人获此殊荣,而她是其中之一。
鲁静怡受聘成为“全球技能梦想大使”(前排右三)(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这份沉甸甸的国际荣誉,是她用四年青春、无数个不眠之夜,一步步走出来的。
“深夜实验室里,只有试管烧杯的叮当声陪着我”
“我叫鲁静怡,是河南尉氏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分享中,她这样介绍自己,语气平和而朴实。
她的故事,始于一次“跌倒”。中考落榜,没能考上高中,她来到了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习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人生的转向,有时就藏在一个不经意的契机里。当她看到学姐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得金牌的事迹时,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萌芽:“有朝一日,我也要站上那个最高舞台。”
2022年5月,她成功入选校集训队。从此,她的生活轨迹几乎固定在了实验室与宿舍之间。为了完成当天的实验,她常常忙碌到凌晨。“深夜的实验室格外安静,陪伴我的只有试管烧杯碰撞发出的清脆叮当声。”这清脆的声响,是她奋斗岁月里最熟悉的背景音。
2024年,鲁静怡在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做训练,为冲刺世赛做准备(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天将降大任”,熬过最难的时刻
通往世界冠军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进入国家队后,专业的英语训练成了新的“拦路虎”。每天高强度的技能训练之外,她还要啃下大量的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她一度觉得“根本不可能完成”,心态消沉。
这时,教练组的专家看出了她的心事,用孟子的话激励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番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她。“是啊,没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怎能取到真经?”她明白了,要想成大事,就必须经受住常人不能忍受的磨砺。
她沉下心来,一点一点地啃,一项一项地练。耐住了寂寞,终于等到了花开。在决定性的“五进一”选拔赛中,她拔得头筹,赢得了代表中国出征法国里昂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唯一名额。
最好的生日礼物:金牌与新生
2024年9月,在法国里昂,经过4天沉着冷静地角逐,鲁静怡一举夺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这不仅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金牌蝉联,也成了她送给自己最好的19岁生日礼物。
从一名中考落榜生,到站上世界技能之巅,这条路,她走了整整四年。四年前播下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种子,终于花开有果。
2024年第47届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中,鲁静怡战胜众多世界顶尖选手,夺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比赛冠军(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从世界冠军到全球大使,新征程刚刚开始
荣誉接踵而至。她被评为2025年度中国女性新闻人物,当选世界技能冠军联络小组亚洲区代表,并完成了在葡萄牙的培训。如今,她又多了一个光荣的身份——“上海世赛全球技能梦想大使”。
“上海世赛全球技能梦想大使”合影(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加重。她说:“我想告诉更多年轻人,真正决定人生的不是中考、高考,而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
从宁静校园里深夜亮灯的实验室,到法国里昂灯火辉煌的赛场,再到克罗地亚庄重的国际会场,鲁静怡用她的经历生动地书写着: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技能,正是那把能够照亮远大前程、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这个普通农村家庭走出的女孩,正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和她一样的年轻人,在技能的广阔天地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1967万技能大军的“河南密码”
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的关键群体。2019年以来,河南先后实施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累计投入65亿元资金,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推动技能人才规模快速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同时,河南将技能竞赛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演武场”,选育优秀产业人才,构建以世赛、国赛为引领,省赛为龙头,行业和地方各级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院校技术比武为基础的河南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94.6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702.8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5.23%。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技能青年的蜕变之路。世界冠军鲁静怡的蜕变正是缩影,她期待更多青年在这个舞台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