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宛言:安徽的“国际范”从何而来?)
金秋九月,安徽赚足了世界的眼球,以一场场国际盛会为“窗口”,在“家门口”与世界对话、合作、共赢。
从高规格举办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到盛大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安徽带领人们领略了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以及国产高端终端设备等前沿成果。金秋的江淮,一步一足迹,收获着开放发展沉甸甸的果实。从与企业直接相连的新兴产业与跨国公司对接会、“徽动全球”合作伙伴交流会,到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场内场外,“国际嘉宾”共赴合肥,安徽的“国际范”拉满!
“2007年,我第一次来到安徽合肥。这次来,我看到沿街高楼林立,安徽肉眼可见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欣喜!”来自国际的参会者赞叹“安徽的气质变了”。
人们好奇,一个以农业大省著称的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曾经的人口外流型省份,如今凭什么吸引世界目光、引进国际投资?安徽高水平的“开放气质”从何而来?“国际范”又是如何练就的?
一场场国际会议接连举办,并非偶然。
首先,一个地方的开放程度,深层次反映在理念开放上。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安徽开放场面,本质是地方理念开放的映照。在很多人眼中,安徽是内陆省份。可安徽并不这样看,虽身处内陆,但视野不能狭隘。没有开放,不仅搭不上“长三角一体化”的快车,更谈不上“向海而兴”。所以,安徽的开放发展,必然是始于思想观念的“破冰”。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在刚刚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安徽就诚邀海内外朋友选择安徽、投资安徽。与世界做朋友、谈生意,向海而兴、借船出海,安徽连续多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等,在一次次与世界携手中,让安徽的开放视野越来越宽,全球朋友越来越多。
思想上的“破冰”,带来行动上的“突围”。比如,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境外投资联盟、“抱团出海”,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这些都让企业有了看得见、够得着的海外市场,让安徽市场有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世界,也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跨国界的对话,更加认识安徽、靠近安徽、走进安徽的。向海而兴,付诸于行,见到效果。这不,今年8月,安徽外贸额排名全国前八,进出口规模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这当中,合肥发挥省会作用,挑起更重“大梁”来。
其次,开放发展,光有思路还不行,解锁全球市场,还需攥紧创新这把“金钥匙”。今天的全球市场,人工智能扑面而来,数字场景加速迭代,有时候产业更新升级就在分秒间。不创新,无未来。安徽的开放发展,就是靠着科技创新破浪前行的,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外向型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透过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国际舞台,可“管中窥豹”,感受到安徽企业的“破土力”。细读大会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安徽入围企业数量挺进前十,达到了16家。这当中,既有造车的奇瑞、蔚来、江淮汽车,“汽车皖军”结伴进阶,也有在新材料领域摸爬滚打的安徽楚江、信义玻璃等,科技“皖企”虽处于不同行业领域,但这些企业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仍能在制造业领域“闯”出新天地,就是靠着创新前进的。
进一步放大来看,眼下的安徽,“新三样”产品持续成为出口增长的强引擎,还逆袭登顶“汽车第一省”。科技赛道上的安徽,正换挡提速,加速壮大新质生产力。从“传统农业大省”跃迁至“制造业高地”,安徽的蜕变无不证明——科技创新,是应对变局的“破壁之钥”,更是决胜未来的核心引擎。
今天的安徽,不仅是中国的安徽,更是世界的安徽。就在前些日,“徽动全球”再添新合作伙伴,韩国安徽商会等9家国际商协会、金融服务机构正式成为“徽动全球”合作伙伴,“徽动全球”合作伙伴累计至60家;圆满落幕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嘉宾们再次相约明年……江淮大地,开放的脚步越迈越实,外贸、外资、外经形成合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胸襟跨越山海、拥抱世界。(作者 宛言)
执笔:周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