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青春华章丨解码千年“水智慧”!这些世界遗产申遗背后藏着河海人的学术支撑

0
分享至

(原标题:青春华章丨解码千年“水智慧”!这些世界遗产申遗背后藏着河海人的学术支撑)

今年,河海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自1915 年创办至今,这所与水共生的高等学府,始终以“治水兴邦”为初心,培养了一代代扎根江河的水利人才。如今,当校歌“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的旋律在校园回荡,以青年师生为骨干的河海科研团队,正用行动践行着这份跨越世纪的嘱托。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 “申遗破局”,到洪泽古灌区、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学术护航,河海人以水为媒,将青春力量融入国家水利事业,用专业智慧解码中华水文化的深厚底蕴,为百年河海书写着新时代的报国答卷。

河海大学航拍

良渚申遗的“关键一环”:踏遍千山 再现五千年水利智慧

“良渚申遗时,外围水利系统是最关键的‘短板’,部分国际专家质疑它是否能称得上‘水利系统’,我们必须用扎实的工程技术证据回应这份质疑。”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袁俊平教授回忆起刚接到任务时的场景,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紧迫感。彼时,良渚申遗已确定古城、墓葬、玉器三大要素,但新纳入的水利系统仅停留在考古发现层面,水利行业的专业论证,成为良渚申遗的关键。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 浙江省博物馆展


为了还原 5000 年前的水利智慧,河海大学团队师生开启了长达三年的“地毯式” 踏勘。良渚水利系统规模庞大,影响范围超100平方公里,11条水坝最远距古城11公里,站在古城最高的莫角山宫殿区,连最近的唐山长堤都只能看到山脚。最初调研时,团队成员常因复杂的地形“晕头转向”,“我们几乎跑遍了周边 1000 平方公里的区域,沿着笤溪大堤从北到南,再顺着余杭塘河向东追溯,就是为了弄清良渚时期的水系流向——这是判断水坝功能的关键。” 袁俊平说。

左二莉玛・胡贾 左三袁俊平

2018年,距离国际专家现场评审仅剩一个月时,团队凭借两年多积累的研究资料,快速整理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及工程技术研究》等报告,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莉玛・胡贾现场考察期间,团队的两场专题汇报和筑坝技术演示,让评审专家莉玛・胡贾当场表态:“我没有任何问题了。”这份认可不仅让良渚水利系统顺利通过评审,更将人类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最终,良渚古城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回想良渚申遗成功的那天,袁俊平仍激动不已:“都江堰是老外发现的,而良渚是我们自己解码、向世界展示的。它不仅是水利史的突破,更是中华文明5000年延续性的实证,作为河海人,能将五千年前的水利智慧发掘出来,我感到无比自豪。”

赤山湖申遗:守护千年“水柜”,传承古代管理智慧

“赤山湖是秦淮河流域的‘活化石’,它从宋代起就是‘水柜’,既能防洪蓄水,又能灌溉供水,这份功能延续了1000多年,如今仍是南京重要的防洪屏障。”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菁教授口中的赤山湖,9月上旬刚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江苏苏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水利项目,其申遗之路离不开河海科研团队的全力支撑。

赤山湖申遗成功现场图


赤山湖的特殊性在于“丘陵与圩区并存”的规划理念。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代小平在调研中发现,古人在丘陵区先建土坝、后改石坝,如今演变为水库;工程从以灌溉为主逐渐转向防洪优先,“低乡蓄水、高乡壅水”的思路一脉相承,在13处历史遗产中,有8项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申遗的难点在于,平原圩区的工程遗存“看得见的少”,团队必须找到直接的历史证据。

赤山湖湿地风光

“我们和地方部门一起在现场找碑刻,最后找到了九通古代碑刻,上面清晰记载了建闸、修闸的过程,这是最直接有力的实物证据。” 代小平说,除了碑刻,团队还面临“还原湖区边界”的挑战,赤山湖经历史演变面积多次发生变化。为此,团队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对照各个朝代的历史地图,结合实地踏勘与等高线分析,还原湖区的边界,从而证明赤山湖中心区域从未改变,为申遗奠定了扎实基础。

代小平表示,团队从申遗前四五年就开始梳理赤山湖的文化与工程脉络,最终形成的申报材料,让这份“千年水柜”的价值被世界认可。“除了让团队里的研究生参与赤山湖申遗,我们还带着本科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去了解这个工程,让千年前的水利智慧能够浸透到他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当代水利人,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来,并且做得更好。”

从良渚的五千年水利实证,到赤山湖的千年管理智慧。河海大学在“治水兴邦”的征程中,始终以 “毋负邦人期” 的校歌为指引。百十年来,河海人用脚步丈量江河,用智慧解码文明,不仅让中国的水利遗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更让千年水利智慧成为当代治水的宝贵财富,在世界遗产的守护与传承中,书写更多属于中国水利的青春华章。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温辞韫
2025-11-03 10:46:59
判了!事发上海,男子高空扔下20余斤重物,砸伤途经大爷

判了!事发上海,男子高空扔下20余斤重物,砸伤途经大爷

新民晚报
2025-11-03 15:08:03
2TB !小米17Ultra 提前发布 ,配置拉满

2TB !小米17Ultra 提前发布 ,配置拉满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2:28
佩斯科夫:暂不急于举办“普特会”,先研究细节

佩斯科夫:暂不急于举办“普特会”,先研究细节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3 18:03:07
50岁周迅头发花白,瘪嘴模样一脸老态认不出,无儿无女成最大遗憾

50岁周迅头发花白,瘪嘴模样一脸老态认不出,无儿无女成最大遗憾

林木体育解说
2025-11-03 18:16:08
6个亿不要了,新西兰决定了,原本让韩国造的船,改成找中国制造

6个亿不要了,新西兰决定了,原本让韩国造的船,改成找中国制造

李子橱
2025-11-02 21:50:03
超导新材料问世,17只概念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正增长

超导新材料问世,17只概念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正增长

证券时报
2025-11-03 15:51:11
中国石油大涨 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中国石油大涨 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1-03 11:31:03
杨德龙:4000点可能是A股市场行情的中继,并非行情的结束!年底前市场出现震荡调整但牛市格局不变

杨德龙:4000点可能是A股市场行情的中继,并非行情的结束!年底前市场出现震荡调整但牛市格局不变

和讯网
2025-11-03 16:14:20
荷兰想对抗到底,安世中国发布最强硬声明,这一次要彻底将其打服

荷兰想对抗到底,安世中国发布最强硬声明,这一次要彻底将其打服

阿龙聊军事
2025-11-03 14:58:34
一路走好!资深演员陈光前去世,年仅55岁,在家猝逝多天忠犬陪伴

一路走好!资深演员陈光前去世,年仅55岁,在家猝逝多天忠犬陪伴

小欣欣聊体育
2025-09-24 21:47:17
陈若琳问全红婵: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全红婵的回复显情商

陈若琳问全红婵: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全红婵的回复显情商

梦史
2025-09-16 10:44:43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23:16
他曾受毛主席10次接见,还被毛主席写进文章,78年被免除所有职务

他曾受毛主席10次接见,还被毛主席写进文章,78年被免除所有职务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9:00:17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大峰
2025-11-02 10:27:19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中国有多少城市能撑住七日游?网友分享杀疯了,各种神回复笑不活

中国有多少城市能撑住七日游?网友分享杀疯了,各种神回复笑不活

墙头草
2025-10-23 07:58:58
他从军区副参谋长调任省计委,找两位元帅申诉,如愿以偿调回部队

他从军区副参谋长调任省计委,找两位元帅申诉,如愿以偿调回部队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8:00:06
高圆圆尽管46岁了,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高圆圆尽管46岁了,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可乐谈情感
2025-10-06 10:18:17
2025-11-03 19:39:00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房产
健康
艺术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家长举报的,凭啥跳脚?”老师不再打印作业后,家长群炸锅了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