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筑起温暖后方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幕后纪实)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广网郑州9月22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 王勇生)记者走进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手村时,正值晚饭饭点。来自江苏无锡的选手邱添刚结束一天的紧张比赛,他笑着说:“这味儿真香!食堂的饭菜特别合胃口,一天的疲惫都没了。”这里被选手们亲切地称为“能量补给站”。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9月19日晚在河南郑州开赛,首次集中设置的选手村,如同一个温暖繁忙的“小城市”,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500多名选手和裁判。它的任务只有一个:用全方位的保障,守护每一个工匠的梦想。
据了解,梅河芳邻人才公寓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占地面积225亩,总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
吃得安心:兼顾南北 菜单里有“口味地图”
“今天尝了河南胡辣汤,蛮香的!”餐厅里,天南地北的口音交汇,口味却都能得到满足。
“我们提前统计了所有选手的地域分布和口味偏好,”选手村行政总厨刘畅介绍,“三个月内,改版了18版菜单,兼顾南北方口味偏好,最终确定了40多个菜品。”
据介绍,选手村共设有13个餐厅,其中12个是标准的自助餐厅,一个是民族餐厅,可以满足来自全国各地有特殊饮食需求人士的就餐需求。
于是,南方选手的餐盘里有了甜糯的滋味,北方选手也能找到恰到好处的酸辣,既地道又不刺激,确保选手以最佳状态投入比赛。一份份小小的餐食,拼凑出一张精准的“全国口味地图”,也温暖了每一位离家的选手。
住得舒心:“沾床就睡”是最好的肯定
走进选手宿舍,设备齐全,环境整洁。参加高强度比赛的选手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夜好眠。“隔音很好,设备也全,真是‘沾床就睡’!”选手的朴素评价,是对住宿保障工作的最高褒奖。
“本届大赛,河南第一次采用选手村的模式来保障全国性的赛事,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次创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手村工作部工作人员史伟峰介绍,整个选手村提供住宿、餐饮、园区内交通等服务,共有19栋客房楼,2940多间客房。
一份份手写的生日祝福,是家的温度
选手村的温暖,还藏在无数细节里。园区内,4个医疗点和120急救车24小时待命。“这几天郑州降温,我们备足了姜茶和感冒药。”选手村医疗点医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白婧说。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份份手写的生日祝福。大赛期间,共有87名选手和裁判过生日,截至20日,工作人员已为51人送上了生日礼物和手写卡片。“我们想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史伟峰说。这份心意也换来了真挚的回馈,宿舍楼的展板上,贴满了来自各省代表团的感谢信。
夜深了,当最后的接驳车送完归来的选手,保洁员马阿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看到全国各地来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她笑着说,“我能做的,就是把环境打扫干净,让他们回来看到心情好。”
这就是大赛选手村,没有赛场上的惊心动魄,却以最朴实的付出,成了所有选手坚实的后盾。这里的故事,关于一碗胡辣汤、一句生日祝福、一次深夜接送,最终汇聚成一句话:愿你安心去比赛,我们等你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