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警方通报: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疯狂网暴上海籍跳水运动员!市体育局最新倡议→)
“净网—2025”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网络违法犯罪,以“全链打击、类案打击、生态治理”为导向,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破获一批大要案件,坚决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今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就有“上海公安机关侦破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
案例三、上海公安机关侦破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
2025年5月,部分网民侮辱诽谤跳水运动员,引发舆论关注。上海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立即对网上信息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使用某短视频平台账号发布关于“某运动员被禁赛”等谣言信息和“拉踩”视频;犯罪嫌疑人韩某为博取眼球,借助AI编辑制作发布“某运动员向裁判长行贿”等谣言视频;犯罪嫌疑人马某某为吸粉引流,长期使用多个平台账号发布侮辱和诽谤跳水运动员视频,并公开发布多组侮辱性词汇。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王某、韩某、马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上海市体育局同日发布《关于抵制畸形体育饭圈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倡议书》
广大网民朋友,各体育组织、网络平台: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广大体育爱好者对运动健儿的喜爱与支持,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宝贵力量。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部分人披着体育粉丝的外衣,实施着偏离文明轨道的恶劣行径。这些乱象玷污了纯洁的体育精神,不应该出现在阳光的体育家园。
我们郑重提醒:对个人生活的过度窥探与干扰,对赛事结果的无端攻击与阴谋揣测,对他人合法合规言行举止的无底线围攻与侮辱,皆是法治精神所不容的毒草。
在此,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如下倡议:
一、恪守法律准绳,捍卫网络底线。每一位网民都应自觉成为法律的敬畏者与遵守者,坚决抵制并远离一切网络暴力行为;坚决不制造、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与谣言;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人肉搜索、侮辱诽谤和隐私侵犯。
二、弘扬体育精神,回归初心本真。体育的魅力在于公平竞争、超越自我、尊重规则、团结友谊。我们呼吁:将对运动员的关注点回归其精湛技艺、团队协作与拼搏精神;将对赛事的热忱聚焦于欣赏精彩对抗与正能量的传递。以文明、理性、包容的方式表达支持。
三、压实平台之责,共建清朗家园。网络平台作为重要信息枢纽,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筑牢堤坝:建立健全体育领域的专项内容审核与实时巡查机制,对煽动对立、人身攻击、造谣传谣等违规内容果断亮剑;畅通便捷高效的举报渠道,及时响应并公正处置网民投诉;积极运用技术手段与社区规则,主动引导粉丝群体良性互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体育网络文化生态。
清朗的网络空间,是我们共享的精神家园;健康的体育生态,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坚实根基。广大网民朋友们,各体育组织、网络平台,让我们即刻行动,以法治为纲,以文明为帆,以责任为舵,携手驱散畸形体育饭圈乱象的阴云!让我们共同守护体育净土,让拼搏精神的光芒不受遮蔽,让竞技的荣光在清朗的网络空间被真诚喝彩、恒久传扬!
今年5月
抖音曾回应陈芋汐被网暴
5月28日,@抖音黑板报 回应有网友举报陈芋汐被网暴:经核查,平台已全面清理针对相关运动员的攻击、侮辱、极端、不友善言论。平台持续针对体育饭圈现象展开专项治理,严厉打击涉体育领域的网暴、诽谤、煽动对立和非理性追星行为。平台也呼吁广大用户理性表达支持,抵制网络戾气。

据该网友反馈,2025年全国跳水冠军赛,陈芋汐与掌敏洁双人10米台夺冠后,抖音上出现大量针对陈芋汐的攻击、侮辱言论。

事实上,在职业生涯中,陈芋汐等运动员已经长期遭受这些违法行为的困扰。
网络平台上源源不断的攻击、侮辱、极端、不友善言论,乃至于别有用心的制造与传播谣言,已经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也间接为运动员在竞赛场上为国争光制造了阻碍。

陈芋汐
多年来,在女子10米跳台的项目中,陈芋汐与全红婵两位选手都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夺金保障,不仅持续在双人项目中携手夺金,也一次次在单人项目中上演“巅峰对决”包揽冠亚。
“无论是她(全红婵)拿或者我拿冠军,大家都是在为中国出征,为中国而战。只要金牌是中国的,我们俩谁拿都可以。”陈芋汐此前曾如此表示,然而就是这样一对金牌搭档,却屡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竞赛场上,两位跳水女将彼此激励,不断提升,场下也相互帮助,培养默契。然而在一些网暴言论之中,这样的良性关系,却遭到了抹黑。
恶意的“拉踩”、随意炮制的“关系户”“走后门”“打压竞争对手”等谣言……不仅让受到攻击的运动员遭受打击,也让被“拉”的运动员不知所措。极端饭圈的网暴言论,就这样成了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毒瘤”。
事实上,在此之前,多个网络平台都曾发出过抵制体育极端饭圈与网暴言论的呼吁,也曾对涉事账号进行过清理、封号等措施,但类似的手段,仍不足以斩草除根。
当攻击的“黑手”源源不断,就需要法律的雷厉风行,方能惩一儆百。

朱雨玲
此前,在受网暴与恶意骚扰影响颇为严重的乒乓球项目上,公安机关就曾依法对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恶意编造信息、公然诋毁他人”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拘。
而就在几天前,据中国澳门媒体报道,一名51岁的内地无业男子涉嫌在网上公开诋毁现役中国澳门乒乓球队员朱雨玲,也被移送法办。
“起初,我选择清者自清,默默承受,只希望能专注于训练与比赛。但一再的隐忍,换来的却是施暴者的得寸进尺、肆无忌惮。”朱雨玲如此表示,但她最终认识到,“沉默,已经不足以保护自己。”
那些肆无忌惮攻击运动健儿的“黑手”与“黑嘴”,不应逍遥法外。
从隐忍承受,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勇气。而遭受着攻击的运动员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