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规模再创新高 共商绿色未来,2025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沪启航)
央广网上海9月18日消息(记者郭振丹)记者从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被誉为“全球海事业风向标”的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将于12月2日至5日在上海举办。该会展创办于改革开放之初,每逢单年在上海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21届。本届会展以“创新与合作,共促海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及国家展团均突破往届纪录,充分彰显了中国在海事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与东道主实力。

2025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国际参与度不断提升
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外方组委会主席龚康康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届展览面积首次突破11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届时,将有来自奥地利、塞浦路斯、丹麦、芬兰、德国、日本、韩国、荷兰、挪威、新加坡、瑞典、瑞士、英国、美国及中国等16个国家及地区的逾2200家企业参展,集中呈现全球海事领域的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企业参展情况方面,众多国际龙头企业确认亮相,包括韩国HD-现代、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意大利芬坎蒂尼、挪威乌斯坦等整船设计与制造企业,以及埃维能、瓦锡兰、罗尔斯罗伊斯、ABB、康明斯等动力系统供应商。国内重要企业如中国船舶集团、中远海运、招商工业和振华重工等也将继续参展。
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海事专业会展之一,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中方组委会主席邢文华告诉记者,本届会展还呈现出老展商纷纷扩大展位面积,新展商踊跃参展的特点。“与上届相比,新参展企业数量占总报名企业数量的20%,其中不乏‘单项冠军’‘小巨人’等境内专精特新企业,比如专注于液化气船产业链、新材料领域、专用通信技术设备等领域企业。”邢文华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挪两国政府共同支持下,挪威正式成为2025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主宾国。挪威贸易工业和渔业部将组织高级别政府代表团与行业领袖参会,进一步推动中挪在海事技术与绿色航运领域的深度合作。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宋韬表示,展前数月挪威国家馆展位已被30余家企业预订一空,预计最终参展挪威企业将达40家。

往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盛况(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中国东道主元素突出,产业实力彰显东方力量
中国作为东道主,在本届会展中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与文化自信。邢文华介绍,2025年1月至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2%、64.0%和57.6%,继续稳居世界首位,显示出中国船舶工业卓越的韧性与竞争力。
会展期间,中方机构与企业也将承办多项高规格活动。其中,上海市经信委与上海市长兴岛管委会将联合举办“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高质量发展大会”;浦东新区则将延续“浦东航运周”品牌,以“1+1+X+N”为框架,策划包括1场开幕式、1场国家日、多场同期洽谈会和平行论坛、数十场企业机构自主策划、主办的系列活动。
“‘浦东航运周’自2023年创办以来,已累计举办近百场配套活动,吸引超20个国家、上万名专业人士现场参与,线上浏览逾25万次,已逐步成为全球航运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王骞向记者透露,本届航运周系列活动多达40场,其中首次参与航运周、由“新伙伴”举办的活动占比达70%,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也将成为航运周关注的焦点。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实现了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握全球海事行业发展脉搏,为推动中国海事界与全球海事界在更高层次、更多层面的开放合作、沟通交流、互动互鉴搭建了桥梁。“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将充分发挥主场之利,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全球海事界深层次合作与交流,为全球海事业绘制清晰蓝图并提供实践路径。”邢文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