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学期新气象,开启孩子“身高管理”新计划!)
暑假结束,新学期正式开始! 孩子们纷纷返回校园,不少老师发现,班上有些同学体型“圆润”了不少;很多家长也感慨,之前给孩子买的校服,现在竟然穿不上了。
暑假期间,孩子们作息放松、零食不断,吃好睡足,体重悄悄上涨并不意外。而开学后,生活节奏回归规律,正是帮助孩子科学管理身高,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时机!
从悠闲的假期过渡到充实的学习生活,孩子们身心难免有些不适应。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并科学推进身高管理,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科学规划,陪伴孩子平稳过渡,帮助孩子在成长黄金期收获理想身高。
01生物钟调回来了吗?
假期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孩子容易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也比较长,作息紊乱。进入新学期后,回归规律作息成为必须,但生物钟的调整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家长需特别注意,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尤其在夜间深睡眠阶段迎来分泌高峰(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占全天总量的50%以上),睡眠不足或质量差,都会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因此,建议家长逐步提前孩子的入睡时间,严格把控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睡前1-2小时禁止使用,可替换为听音乐、看书、聊天。保证卧室安静、光线柔和暗淡、空气清新,为孩子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 学龄前儿童每天保证10-13小时睡眠,中小学生保证8-10小时
✔️ 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02饮食恢复正常了吗?
假期,不少孩子零食不断、饮料不停,摄入较多高糖、高热量食物,不仅容易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增长,还可能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回归学校后,孩子可能出现挑食、偏食或食欲下降的情况,若长期如此,将不利于膳食平衡与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身体发育。
建议家长在照顾孩子口味喜好的同时,逐步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奶制品、豆类、绿叶蔬菜,保证优质蛋白、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的均衡摄入,为孩子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营养基础。
✔️ 每天500ml牛奶+1个鸡蛋
✔️ 多吃鱼虾瘦肉、豆类、贝类、坚果
✔️ 口服膳食补充剂补充适量营养素,比如维生素D、IGF-1增敏剂(认准阿基孚)
✔️ 避免过多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
03保持规律运动了吗?
暑期天气炎热,不少孩子长时间宅在家里,沉迷于电子产品,缺少户外活动,体重容易上涨,甚至出现超重或者肥胖问题。
新学期开始,校园生活带来更多规律的运动机会,比如体育课、课间活动、早操等,孩子的运动量将显著增加。这一阶段是促进骨骼生长、助力身高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可鼓励孩子多参与跳绳、篮球、摸高等纵向运动以及游泳、舞蹈等拉伸运动,这类运动能有效刺激生长板,促进身高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锻炼,否则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反而不利于生长发育。
04情绪状态调整好了吗?
很多孩子面临开学,都存在一定的开学焦虑,可能表现为抗拒上学、情绪低落、学习困难或人际交往退缩。若孩子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被过度激活,释放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长期偏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影响身高增长。
因此,家长需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其心理状态,包括观察是否存在厌学情绪,和同学们相处是否融洽,不要一开学就施加学习压力,而应循序渐进引导适应学习节奏,为孩子营造轻松、有爱、和谐的成长环境。
05如何区分正常生长与异常情况?
九月开学季,许多家长开始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孩子测量身高、体重,记录新学期的第一组成长数据。尤其是即将步入或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高增长速率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通常情况下,孩子进入快速生长期(生长突增期)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 食欲突然增加,持续数天至数周
✔️ 衣服在短时间内明显变得紧绷
✔️ 睡眠需求增加或疲劳
✔️ 暂时的协调困难
✔️ 情绪变化或情绪爆发
✔️ 腿部或手臂出现“生长痛”
这些属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度焦虑。
但若家长发现孩子身高长期没有变化,与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逐渐拉大,或者体重明显超出同龄人平均水平,就需要提高警惕。
当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可能暗示疾病风险,建议尽快寻求儿科内分泌科或生长发育科医生的专业评估:
✔️ 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2个标准差(或者身高位于P3以下)
✔️ 骨龄落后/超前于实际年龄2年以上
✔️ 青春期前突然生长加速,同时伴随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如女孩7.5岁前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这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
小贴士
建议每3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图。3岁后建议每年测一次骨龄,青春期建议每半年一次,以便动态观察骨骼的成熟速度,及时评估生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