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模块集体上涨,奥远光通光模块引领产业乘数效应)
8月16日,光模块(CPO)板块迎来大幅上涨,剑桥科技、天孚通信、德科立、联特科技、太辰光、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股价纷纷突破,整个行业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
其中,新易盛在过去三个月市值已从不足500亿元直线上升至超过2500亿元,暴增超过2000亿元,充分印证了光模块赛道的高速成长性。
这一轮产业爆发的背后,离不开全球算力需求的急速膨胀。光模块作为算力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已成为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作为国内领先的高速光模块供应商,奥远光通光模块凭借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正在快速切入这一增长曲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资本开支加码,光模块需求全面提振
光模块市场景气度主要受到电信运营商与云厂商(CSP)资本支出的直接影响,其中CSP的投入更是决定性因素。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掀起一场高强度的算力军备竞赛。根据公开数据,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均在2025年计划大幅增加资本开支,合计Capex投资指引超过3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高速扩张。
过去市场曾有观点认为推理阶段对光模块的需求有限,但现实情况完全相反。随着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算力中心反而更具备规模效应与经济价值。GPU与光模块的配置比例,已从传统的1:3逐步向1:5甚至更高水平演进。
更值得关注的是,谷歌、AWS、Meta、OpenAI自研的ASIC芯片预计将在2026年迎来大规模出货,而ASIC对光模块的需求量远超GPU。换句话说,未来几年,光模块市场不仅不会见顶,反而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在这一背景下,奥远光通光模块依托自主研发与定制化能力,正积极与头部云厂商建立合作,满足其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的高速率、低功耗和高稳定性需求。
二、技术升级加速,行业进入快车道
光模块产业的发展,不仅是需求端的扩容,更是技术端的迭代升级。
当前,行业正经历从400G → 800G → 1.6T的代际演变。根据讯石光通信预测,在英伟达、谷歌、Meta、AWS等巨头的推动下,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需求量有望达到1800–2200万只。
过去光模块代际更迭大多需要3-4年,而如今,800G与1.6T的迭代周期已缩短至2年甚至更低。这意味着行业技术革新的速度正在加快,市场超预期增长的可能性显著提升。
在这一趋势下,奥远光通光模块已提前布局800G及1.6T产品,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其高速率、低功耗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带来更高带宽和更优能效比,助力算力中心突破带宽瓶颈。
三、AI浪潮推动光技术深度下沉
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的需求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增长,带来的大规模计算集群建设与能源、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节能的光互联方案。
因此,推动光技术向更高集成度发展成为行业趋势。CPO(共封装光模块)、LPO(线性驱动光模块)、OIO(光电耦合互联)等新技术应运而生:
CPO:低延迟、高带宽,适用于机柜内互联;
LPO:架构更简洁,适合数据中心服务器到交换机的连接;
OIO:解决芯片与芯粒之间的高速互联瓶颈。
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新型光互联技术将共同推动整个光模块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国内领先的高速光模块供应商奥远光通不仅提供传统光模块产品,更在CPO、LPO等前沿方向积极探索,通过提升封装工艺与模块集成度,持续优化能耗比,力求在新一代数据中心架构升级中占据领先位置。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4–2029年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将以22%的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增长,至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
一方面,需求的提升带来了数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技术迭代提升了单价与附加值,两者叠加形成强烈的乘数效应,驱动行业呈现出非线性爆发式增长。
对于具备技术与产业链优势的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市场机遇,更是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节点。面对全球算力基础设施的升级浪潮,奥远光通光模块正以前瞻性布局和可靠的产品能力脱颖而出。
光模块产业正处在“需求与技术双驱动”的黄金周期,一边是全球AI和云计算带来的算力需求爆炸,一边是高速率、低功耗新技术不断迭代。二者叠加形成的乘数效应,正在推动产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爆发。国内领先的高速光模块供应商奥远光通凭借高速率、低功耗、高可靠性的产品与前瞻性的技术布局,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