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年磨一剑:黄河谈伴鱼的 “慢变量” 与教育初心)
“教育不是赚快钱的行业,需要熬得住、磨得细。” 伴鱼 CEO 黄河的这句话,写在公司十周年纪念册的扉页上。从2015年成立时的5人团队,到如今覆盖328个城市、拥有多地分公司的教育科技企业,伴鱼的成长轨迹里,藏着黄河对 “慢变量” 的坚守。
所谓 “慢变量”,是黄河口中的 “三个不妥协”:不妥协于流量泡沫,成立至今营销投入占比始终低于行业均值,靠产品口碑自然增长;不妥协于短期利益,“双减” 政策后主动砍掉不符合规定的业务,转而深耕阅读、AI 等长期赛道;不妥协于标准化,坚持 “因材施教”,哪怕为此投入更多研发成本。
这种坚守在数据中显现:伴鱼绘本上线即登顶 APP Store 教育榜,截止目前累计用户超7000万;伴鱼阅读营用户续费率达82%,远高于行业50% 的平均水平;伴鱼智学“AI私教”是国内首个覆盖“学、练、测、评、复”全链路的AI教育解决方案。

黄河将这一切归功于 “团队基因”。作为今日头条创始合伙人,他深谙互联网产品逻辑,但更明白教育的特殊性:“互联网讲快速迭代,教育讲循序渐进。” 伴鱼的核心团队多来自阿里、字节等企业,却始终保持 “教育者” 的心态 —— 教研团队由外研社专家领衔,技术团队深耕 AI 在教育场景的落地,“不做炫技式创新,只解决真问题”。
“鱼是古老的生物,但能在不断变化的海洋中存活,靠的是适应与进化。” 黄河用公司名称的意象比喻,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但形式必须与时俱进。下一个十年,他希望伴鱼能继续做 “安静的创新者”,用技术让教育回归 “育人” 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