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夫妻30年共守引丹渠第一闸

0
分享至

(原标题:夫妻30年共守引丹渠第一闸)

翟志献和杨伟平巡护引丹渠的堤坝护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吴宇睿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吴宇睿 通讯员 刘斌 张子纬 郭哲达

一夜的雨,一夜无眠。

7月31日5时30分,翟志献和妻子杨伟平从床上爬起,直奔引丹渠第一闸——清泉沟隧洞进水闸。“水位162.98米,流量51.2立方米/秒,正常范围偏高。”夫妻二人放下心来。

这是翟志献守闸的第30个年头,每天的工作是巡护进水闸和大约10公里渠道。

30年,他穿坏了60多双鞋,跑坏了11条摩托车轮胎。

30年,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调离,附近的村落一个个迁空,只有翟志献夫妻在坚守,只因为——“这是我们的闸,我们的家。”

30年走了10余万公里

从老河口市区一路向北,入河南省邓州市,再转向淅川县,一路颠簸着上山下山,就到了目的地。

由于是渠首第一闸,从引丹渠通水开始,这里就要有人24小时值守。

1994年,19岁的翟志献来到这里——烟波浩渺的丹江口库区一角,一座进水闸塔楼突兀耸立,下面是一排青石老屋。“解放前,襄北大旱,咱老家全村人外逃要饭,这道闸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听完父亲的叮嘱,他应下这份责任。

彼时,这里三面环山,犹如一座孤岛,进出仅有一条碎石路,遇到雨雪天气,生活物资运不进来,还会断粮。“最怕冬天,北风呼啸,水浪拍窗,四周一片漆黑。”翟志献说,那种无助感、孤独感吞噬着内心。

1997年,杨伟平来此工作,两颗年轻、孤独的心很快走在一起。从此,“夫妻档”共守“第一闸”。

工作简单而枯燥,一是巡,杜绝山体杂物涌入隧洞,二是治,对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干起来却不容易,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磕磕碰碰是常事,还会遇到毒蛇、野狗、狐狸。

30年间,他每天都要围着进水闸和渠道转一圈,一次10余公里,一年4000公里。30年,他相当于沿着赤道走了3圈。

推动鄂豫两省携手供电

草草扒拉几口饭,翟志献走出家门,攀缘上山。

最挂念的是供电线路,飞鸟栖息,蛇鼠啃噬,易造成断电或山火。翟志献抓一把蛇药,沿着线杆撒上一圈,接着拿起镰刀割去周围杂草。下一站是一号井,他发现井口处有牛蹄印,赶紧下到井底查看。接下来是渣石场、三号井……

“渠首安全供水很关键,出了问题,灌区210万亩耕地就要遭殃。”他说。

1998年,进水闸止水阀破损,眼看闸内水位就要漫过积水井。翟志献“扑通”一声跳进井中,用力推动排水启动柜。水位稳住了,他才发现只差几厘米就淹到电机,要是淹了电机,命就没了。

2011年,襄阳市年降水量只有78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247毫米,黄土滚烫,耕地喊渴,可唯一的供电线路老化严重,负荷有限。

翟志献决定,从最近的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南王营村接电,但彼时跨省供电存在着各级协调、审批等问题。翟志献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追着相关负责人软磨硬泡,最终推动鄂豫两省携手供电,灌区用水得到缓解。

30年巡护维保,翟志献练就了“眼看、耳听、手摸”六字绝技,凭着设备运行时声音大小、震动强度、温度高低……就能迅速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为牺牲的79名同志守好家

聊工作,翟志献滔滔不绝,但谈及家人,他沉默不语。

2002年6月一个深夜,两岁的儿子高烧。去淅川86公里,太远;去丹江口26公里,没船;去老河口30公里,翻山,却是唯一选择。

山路坎坷,杨伟平用衣服裹着儿子,翟志献推着自行车跑。折腾3个小时才到达老河口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当给孩子挂上吊瓶时,妻子瘫坐在地,而他悄悄返回岗位。

那些年,儿子长期在老人身边生活。“我有爸爸妈妈,却过得像孤儿一样。”10多岁时,儿子一句话,夫妻难受好几天。再后来,儿子没考上大学,在外地打零工,翟志献内疚不已。

让他内疚的,还有老人。母亲瘫痪在床、岳父老年痴呆,翟志献和杨伟平基本上无暇尽孝,反倒是老人时常来看他们:“修这大渠呀,牺牲了79名同志。你们一定要守护好。”

30年间,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调离,周边的村落一个个迁空,空旷的大山安静得让人心慌。“实在憋不住了,就冲着大山吼几嗓子。”杨伟平说。

站在山梁上,看着引丹渠像一条长龙游走在鄂北大地,果树上了山,水田上了岗,土地有了生气。每想到这,翟志献都觉得,我们的闸,我们的家,挺美的;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值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夜阑故事集
2025-09-09 17:50:04
同一天内!广东8名干部被查!

同一天内!广东8名干部被查!

知肇分子
2025-09-18 22:42:01
郎平指导今天回到北京!郎导穿一身休闲装,笑容满面,气色非常好

郎平指导今天回到北京!郎导穿一身休闲装,笑容满面,气色非常好

可乐谈情感
2025-09-19 12:32:48
杨瀚森NBA增肌3.4%超迅猛,体脂率降至7.3%,超申京直逼约基奇

杨瀚森NBA增肌3.4%超迅猛,体脂率降至7.3%,超申京直逼约基奇

二哥聊球
2025-09-18 10:32:17
萧敬腾陪老婆度假,对嘴亲吻太浪漫,52岁林有慧脖子皱巴巴真显老

萧敬腾陪老婆度假,对嘴亲吻太浪漫,52岁林有慧脖子皱巴巴真显老

小咪侃娱圈
2025-09-19 14:46:34
23岁男中介带看房9分钟,女客户报警称被强奸,6个G视频揭露真相

23岁男中介带看房9分钟,女客户报警称被强奸,6个G视频揭露真相

悬案解密档案
2025-05-09 17:03:55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3-11 12:58:06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流苏晚晴
2025-09-17 18:05:22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上游新闻
2025-09-18 18:12:10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诗词中国
2025-09-15 16:29:46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清晖有墨
2025-09-05 19:24:18
图书馆事件迎来大结局!杨景媛放已忏悔,她可能会放弃二审

图书馆事件迎来大结局!杨景媛放已忏悔,她可能会放弃二审

平老师666
2025-09-19 12:21:17
搞笑经典冷笑话,上大学第一天同寝室一班花就叹气说家里卖了头牛来上大学,我们一听心里都有些不忍!

搞笑经典冷笑话,上大学第一天同寝室一班花就叹气说家里卖了头牛来上大学,我们一听心里都有些不忍!

天天明星
2025-09-18 11:52:50
台湾只有2340万人,上半年却创造3万亿GDP,与福建省相比什么水平

台湾只有2340万人,上半年却创造3万亿GDP,与福建省相比什么水平

科普100克克
2025-09-18 20:13:53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英医疗机构遭质疑!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英医疗机构遭质疑!

新民周刊
2025-09-19 09:08:40
于朦胧最后一夜全程复盘:恐高症为何坠楼?第二天有工作为何喝酒?朋友为何集体沉默?

于朦胧最后一夜全程复盘:恐高症为何坠楼?第二天有工作为何喝酒?朋友为何集体沉默?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9 11:38:51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清风拂心
2025-09-14 13:15:08
阿斯:皇马后防再遭集体停赛,上赛季的魔咒再度来袭

阿斯:皇马后防再遭集体停赛,上赛季的魔咒再度来袭

雷速体育
2025-09-19 13:55:01
最新战报!国羽3胜3负,NO.1轰21-8,1姐输外战,混双会师决赛?

最新战报!国羽3胜3负,NO.1轰21-8,1姐输外战,混双会师决赛?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9-19 15:25:21
上海市的人均养老金到底是多少?6000元位列多少名次?

上海市的人均养老金到底是多少?6000元位列多少名次?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5-09-19 11:58:54
2025-09-19 16:07:00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今秋这件“瘦瘦衫”必穿!巨in巨洋气,上身瘦十斤!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