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探秘江淮大地的远古家园

0
分享至

(原标题:探秘江淮大地的远古家园)

“哟!这是一枚大熊猫牙齿化石!”

5月12日下午,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刚刚清理出来的红棕色土壤堆成了一座小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作为发掘队领队,凭借专业的直觉,拿起一块碗口大的黄褐色胶结物,从泥缝里抠出指甲盖大小的小块,轻轻一拈,泥土剥落,洁白的齿状物便露了出来。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我们开展第四次正式发掘,分成4月到6月、9月到11月两期开展,发掘面积大概40平方米。”吴秀杰介绍,201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团队,对华龙洞遗址开展发掘清理。这是继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以及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化石遗址。

30万年前的“东至姑娘”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人类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谜题。

2013年,吴秀杰第一次到华龙洞遗址考察,从学者前期发现的古人类重要线索推测,这里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从此她便与华龙洞遗址结下不解之缘,每年都要到东至县工作数月,并参加了历次考古发掘。

目前,华龙洞遗址已累计发现30余件古人类化石,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唯一同时保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约30万年,属于古老型智人,并被命名为“东至人”。多年过去,吴秀杰对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现在,大家可以在发掘现场看到一个洞口。以前,这个地方是一块非常巨大的石头,能站20个人左右。我们采用爆破的方式,把石头爆破。一周以后,在石头的下面,就发现了古人类的头骨化石。”吴秀杰回忆道。

如今,在距离发掘现场1公里左右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里,这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复制品安静地放在展柜里供游客参观。黄色的胶结物包裹着头骨,暴露出来几乎完整的眼眶、大部分额骨和部分面骨。

“它的脑容量大概1150毫升,头骨的演化地位处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的过程。头骨出现了明显的下巴颌,这是智人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但是又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特征,比如非常粗壮的眉弓。”吴秀杰介绍道。

2021年,科研工作者对头骨面貌进行了雕塑法复原,清晰直观地展示了30万年前生活在华龙洞古人类的容貌特征,显示这是一位年轻的与现代人相似的个体面容。

吴秀杰解释说:“我们从牙齿的萌发顺序,可以判断这个个体年龄在13岁左右;从颅骨明显的额结节推测,这个个体大概是一个女性。古人类生存的寿命一般在25岁到30岁之间,13岁的个体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了。”

这是一个30万年前的“东至姑娘”!专家进一步指出,根据华龙洞古人类头骨上呈现的大量现代人特征以及面貌复原所展现的现代人容貌,这件头骨代表着东亚地区最早的现代人面部骨骼形态及容貌。这也提示,30万年前生存在华龙洞的人群代表着东亚地区最早的“准现代人”!

根据古人类头骨化石复原的“东至姑娘”头像。本报记者 李 博 摄

远古时期的生活场所

一手拿着小铲子拨开泥土,一手仔细翻找“宝贝”。忽然,一个白色的小碎块出现在眼前,刘云霞老人顿时欣喜不已。

“这是动物牙齿,这是动物骨片。”刘云霞指着篮筐里的几个小碎块说。她是尧渡镇汪村村人,自2014年起就进入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工地,协助考古工作队开展初步清理工作,如今已经能熟练地从一堆泥土中寻找到古生物的遗存。

按照古人类标本资源的保存规则,华龙洞遗址出土的头骨化石被编为“华龙洞6号”。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遗址不断发现古人类个体零零碎碎的化石。如今,古人类个体的编号已经到了13号,这意味着华龙洞遗址曾经生活着10个以上的个体。

“这是一个原生的生活场所!”吴秀杰介绍,除了古人类化石,华龙洞遗址还发现了1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4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以及20余种小哺乳动物化石。

经整理鉴定,专家已经确定,华龙洞动物群有东方剑齿象、巨貘、大熊猫、谷氏大额牛、野猪、猕猴、棕熊、鬣狗、麂等。华龙洞出土的一些动物骨骼呈现非自然性的断裂,大量动物骨骼表面具有切割、砍砸、破碎等痕迹。专家推断,这可能是古人类宰杀食用动物的证据。

这是一幅远古时期的复原画面:30万年前,华龙洞附近丛林密布、动物成群,一群古人类在洞里生活,他们用石头做成的简单工具猎杀动物,然后带回洞中食肉寝皮、敲骨吸髓。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群古人类迁移或者进化,大量动物残骸、石器工具和稀少的人类遗骨却长埋地下。

“目前,我们发掘的面积还非常小。大家可以看见,发现古人类头骨的洞口两侧还有很多的胶结物,这里面肯定有大量的化石,我们期待未来有更重大的发现。”吴秀杰满怀憧憬地说。

带不走的文化财富

去年,“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以丰富详实的资料讲述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生动呈现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华龙洞遗址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参与展出,彰显了安徽长江流域是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区域,为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提供了科学实证。

由于在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生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学科上重要的科学价值,华龙洞遗址2015年进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名单,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9年,华龙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把丰硕的考古成果呈现给普通观众,进一步发挥公众教育价值?东至县将原建新中学校址改建为华龙洞遗址陈列馆,相继建成展陈楼、专家楼、科普楼。走进展陈楼,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化石不仅展示着华龙洞考古成果,而且向普通观众普及着古人类演化的科学知识。

“我们县专门成立华龙洞遗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文旅局增设华龙洞遗址管理所,加强华龙洞遗址的机构运行和日常管理。同时,编制《华龙洞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规范华龙洞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1年,东至县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华龙洞遗址科研科普基地,目前初步完成了华龙洞古人类科普中心建设。吴秀杰说:“我们期待打造一个考古游、研学游的科普基地,为东至留下一份带不走的文化财富。”

(记者 张理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现在是6月6日下午,突然曝出一个重要消息!或将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是6月6日下午,突然曝出一个重要消息!或将产生重大影响?

股市皆大事
2024-06-06 12:38:39
以案为镜丨开二手车的“贪腐书记”

以案为镜丨开二手车的“贪腐书记”

法制社会报
2024-06-06 15:36:51
1931年中央特科“红队”首任副队长失踪,建国六十年后才查到下落

1931年中央特科“红队”首任副队长失踪,建国六十年后才查到下落

让时间说真话
2024-06-04 22:31:16
福建女子嫁外国流浪汉,婚后不工作不用手纸,靠捐赠养娃惹争议

福建女子嫁外国流浪汉,婚后不工作不用手纸,靠捐赠养娃惹争议

文雅笔墨
2024-06-06 20:22:58
大雷,巨额存款没了...

大雷,巨额存款没了...

假装是天堂
2024-06-05 19:00:35
中国的“老朋友”,却彻底倒向了美国,曾对华出口大量先进装备?

中国的“老朋友”,却彻底倒向了美国,曾对华出口大量先进装备?

星辰故事屋
2024-05-26 18:56:46
要被买走了?Shams:彭博集团创始人同意加入财团参与收购森林狼

要被买走了?Shams:彭博集团创始人同意加入财团参与收购森林狼

直播吧
2024-06-07 01:30:07
王阳明:人到底经历什么,才能大彻大悟

王阳明:人到底经历什么,才能大彻大悟

洞见
2024-06-05 21:50:03
俄乌第832天:俄军哈尔科夫面临失败,援乌升级,舒尔茨态度转变

俄乌第832天:俄军哈尔科夫面临失败,援乌升级,舒尔茨态度转变

山河路口
2024-06-04 16:56:23
HTC发布新机预告图!将于6月12日发布U24系列

HTC发布新机预告图!将于6月12日发布U24系列

手机中国
2024-06-06 20:37:23
养了个“祖宗”!广东父亲怒为高三儿子办退学:就当19年做慈善了

养了个“祖宗”!广东父亲怒为高三儿子办退学:就当19年做慈善了

青栀伊人
2024-05-22 22:09:47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自曝已是胃癌前期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自曝已是胃癌前期

南方都市报
2024-06-06 17:18:25
​成本1500万,首映夺冠,我断言:包贝尔《制暴》是警匪片天花板

​成本1500万,首映夺冠,我断言:包贝尔《制暴》是警匪片天花板

靠谱电影君
2024-06-06 19:17:53
痛心!父亲驾车送孩子上学被撞,致一死一伤!事发地曾发生多起事故……

痛心!父亲驾车送孩子上学被撞,致一死一伤!事发地曾发生多起事故……

鲁中晨报
2024-06-06 20:15:06
多位王室成员曝出猛料:凯特王妃是因情感问题住院的

多位王室成员曝出猛料:凯特王妃是因情感问题住院的

金牌娱乐
2024-06-06 17:40:17
​一针见血:对“毛主席万岁”现象的八大解读!

​一针见血:对“毛主席万岁”现象的八大解读!

华人书画艺术
2024-06-06 09:13:14
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却要1000亿美元

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却要1000亿美元

阿牛体育说
2024-06-06 12:50:15
7岁娃吃3根冰棍后口吐鲜血,下体也流血不止,不得已被开腹检查

7岁娃吃3根冰棍后口吐鲜血,下体也流血不止,不得已被开腹检查

野离离
2024-06-05 20:01:21
台积电发飙,中企不配成为对手,而中企高管说搞不定5纳米

台积电发飙,中企不配成为对手,而中企高管说搞不定5纳米

柏铭锐谈
2024-06-06 11:39:21
最高检原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秀杰:建议采取五大举措打击“反催收”黑产

最高检原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秀杰:建议采取五大举措打击“反催收”黑产

中国经营报
2024-06-06 08:16:44
2024-06-07 05:04:49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体育要闻

国足进球功臣捂脸沮丧 伊万表情凝重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试飞成功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健康
家居
公开课

XGP六月上旬新增游戏阵容 《八方旅人2》等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悠享时光 打造家的一隅避风港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