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来自东北三省农业一线的最新观察

0
分享至

(原标题: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来自东北三省农业一线的最新观察)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进入11月,东北黑土地秋收基本结束。乡村里,烘干塔机器轰鸣,农民们正把烘干后的粮食装进粮仓;村路上,满载着蔬菜、饲草的货车往来穿梭。秋收后的东北大地,是一派丰收忙碌景象。

良种良法配套促进稳产增产,综合种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强化安全储粮和粮食产后服务确保颗粒归仓……黑土地继续发力,在局部遭遇春旱、涝灾的情况下,仍然迎来丰收。今年以来,“黑土粮仓”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践行大食物观,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良种配套良法 释放增产潜力

11月上旬,秋收后的东北迎来一场降雪,田野里逐渐安静下来。黑土地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高高的“楼子”装满了玉米,泛着金黄。

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虽然局部遭受洪涝灾害,但粮食作物总体长势好于常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其中,辽宁实现丰收,黑龙江省迎来二十连丰,吉林省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在辽宁省灯塔市东古城子村,水稻收割机将收割的水稻装车(2023年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全国产粮大县吉林长岭的流水镇流水村合作社预计每公顷玉米比过去增产七八千斤,迎来大丰收。今年,流水村不仅种植了多个高产玉米品种,还在专家指导下,采取智能农机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配套栽培技术。村党支部书记于长建说,过去用传统耕作方式,玉米单产不高,如今好品种搭配好技术,实现大幅增产。

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和农技推广,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采取良种配套良法,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收割机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大豆地块收获大豆(2023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5万亩大豆,亩产得有400斤,又丰收了。”今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选择了“绥农52号”高蛋白大豆品种。为提升产量,合作社除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外,还试验了“起垄夹肥”新技术。“起垄时同步施肥,土壤升温快,有利于增产,明年大面积推广。”他说。

秋收后的全国产粮大县辽宁省彰武县也传来好消息。今年,彰武县实施了国家首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62万亩,项目区平均每亩增产300余公斤。

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的玉米田里,农民驾驶农机收割玉米(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春耕前,彰武县购置2560台套水肥一体化设备,在多个乡镇铺设滴灌管道。辽宁省农科院为项目区提供优质密植玉米品种,将播种密度从原来的3000余株/亩,增加到4500株/亩至6500株/亩。彰武县北甸子村农民孙继刚满脸笑容地说,亩产达到吨粮水平,这在过去可不敢想。

今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东北各地积极落实。黑龙江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吉林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辽宁实施多个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黑土粮仓”加快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集成应用,打造粮食产能提升“新样板”。

收割机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块玉米地收获玉米(2023年10月11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今年,黑龙江省在多个县市开展单产提升工程试点,推广玉米大豆新品种和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吉林省筛选玉米、水稻、大豆共76个品种,主推技术69项,建设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攻关示范区25个;辽宁省落实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县2个,在全省粮食重点县落实玉米大豆“一喷多促”喷施面积1900余万亩。

一地多收 拓展农业大产业

坐落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公主岭的长春农高区智慧农场,秋收期间不仅收获了玉米,还在玉米地里收获了平菇等多种菌类。“不仅玉米增产,每亩地还多收1000斤蘑菇,实打实的一季双收。”农场负责人陈国双说。

这是今年该农场探索的米菇间作新模式。五六月间,在玉米垄间放入培养料、播撒菌种。到了秋天,垄间长出一行行蘑菇。陈国双介绍,垄间在玉米的遮荫下有利于食用菌生长,采收之后的菌渣可以直接还田。经过几年试验,米菇间作增加土壤肥力,实现玉米、菌类双增收。

近年来,东北立足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发展综合种养,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努力把农业建成大产业。

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的稻田里,农民查看水稻成熟情况(2023年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今年,辽宁盘锦丰收的不只是稻田里的水稻,还有稻田里的河蟹。这几年,盘锦市通过提供农业补贴,组织技术培训,形成了“蟹稻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高效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稻蟹共养经营模式达90余万亩。

如今稻田蟹、稻田鸭、稻田鱼……综合种养模式逐渐在黑土地大面积推广,丰富了食物供给种类,黑土地也因综合种养的利用模式提升了粮食品质,成为绿色玉米、水稻重要保障基地。今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些农民探索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并喜获成功。佳木斯市汤原县胜利乡荣丰村村民韩树生15亩稻田收获了600多斤小龙虾。更让他高兴的是水稻也卖得更好。“不打农药、少施肥,‘虾稻米’品质更好,卖上了好价钱。”韩树生说。

吉林西部,不仅主产玉米、水稻,小冰麦复种蔬菜、饲草的种植模式也逐渐兴起,让这里成为优质小冰麦种植区和蔬菜、饲草供应区。

不久前,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镇赉镇,地头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大白菜长势喜人。今年4月初,当地农民王岩种植了100多公顷小冰麦,7月小麦收割后又复种白菜。“一公顷土地收获1万斤小麦和10万斤白菜,一块地收获两次,收入翻倍。”王岩说。

在践行“大食物观”中,东北地区加快推进玉米、水稻、果蔬、菌类、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在不断筑牢国之粮仓的同时,正成为果蔬、水产、菌类等重要供应地。

科学储粮 守好国之粮仓

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长兴村,秋收后的村民并没有闲着。村里诚信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烘干塔内隆隆作响,农民们随后将烘干后的玉米装进仓库内。“1.3万吨玉米和2000吨大豆全部入库,踏踏实实存着,价格合适再卖。”合作社理事长韩志民说。

去年,合作社建起了日烘干能力400吨的烘干塔和库容约5万吨的仓库。韩志民说,相比过去,现在采取“直收脱粒+烘干+仓储”的粮食储运方式大大降低粮食损耗。

在辽宁省灯塔市禾谷茂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在晾晒收获的水稻(2023年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过去很多东北农民把收获的玉米直接放在院子的地面上储存,被农民称为“地趴粮”。在辽宁省开原市八宝镇南四家子村,种粮大户张冬雪听取专家的建议,根据不同地块玉米的成熟度逐步收获完毕。今年她一改“地趴粮”储粮方式,把几十万斤玉米装进用钢管和铁丝网建成的“玉米楼子”内储存。“玉米楼子通风透气,减少了玉米霉变造成的损耗。”张冬雪说。

“丰收在望”,更要“丰收在仓”。近年来,“黑土粮仓”通过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建设现代化粮仓、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等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推进粮食安全、科学储存。

在中储粮长春直属库,装满粮食的平房仓内采用了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一系列监测设备对粮仓温湿度、虫害、气体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常年低温绿色储粮。像这样现代化的粮仓,已遍布东北各地的中储粮库点。

完善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也在黑土地逐步覆盖。在吉林省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门前,农民的运粮车正有序入库。作为吉林省梨树县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公司与当地53家农民合作社签订服务合同,为4万多吨玉米提供代烘干、代储存等服务。“全县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能为全县三分之一玉米提供产后服务。”梨树县商务局仓储规划科负责人宫军说。

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无人驾驶农机将收获的玉米装车(2023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目前,吉林省已建设17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西部地区过去“地趴粮”问题较突出的县市“地趴粮”已减少超7成。黑龙江省实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产粮大县全覆盖,基本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女共侍一夫,关系却情同姐妹,生前三人行,死后则3人葬同穴

两女共侍一夫,关系却情同姐妹,生前三人行,死后则3人葬同穴

汉江忆史
2024-06-01 16:19:26
彻底洗不清!森林北负面新闻接连被扒,感情混乱还作,这可咋整啊

彻底洗不清!森林北负面新闻接连被扒,感情混乱还作,这可咋整啊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1 21:03:52
滕丽名录综艺颜值暴跌,脸僵、笑起来像哭,曾遭2位男星背叛

滕丽名录综艺颜值暴跌,脸僵、笑起来像哭,曾遭2位男星背叛

八卦先生
2024-05-31 22:51:44
庆余年2收官!6位演员被赞,2位演员被嘲,佟梦实成最大赢家

庆余年2收官!6位演员被赞,2位演员被嘲,佟梦实成最大赢家

糊咖娱乐
2024-05-31 16:07:00
接档《庆余年2》?60集射雕英雄传首播将至,郭靖黄蓉颜值成亮点

接档《庆余年2》?60集射雕英雄传首播将至,郭靖黄蓉颜值成亮点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4-06-01 23:59:09
个人所得税有变动!20%以上的个税按照0.3%征收

个人所得税有变动!20%以上的个税按照0.3%征收

一周讲税
2024-05-30 15:54:15
该拘拘、该判判!男子将车堵出口拒不挪车还挑衅,原因查明太冤枉

该拘拘、该判判!男子将车堵出口拒不挪车还挑衅,原因查明太冤枉

一口娱乐
2024-06-01 22:51:26
塔图姆:这次总决赛和22年感觉大不相同 你不会总是有第二次机会

塔图姆:这次总决赛和22年感觉大不相同 你不会总是有第二次机会

直播吧
2024-06-02 02:53:04
回顾:扎心了河南数学老师辞职去深圳找工作,2个月后变成流浪女

回顾:扎心了河南数学老师辞职去深圳找工作,2个月后变成流浪女

五月读书汇
2024-06-01 09:55:23
美国震呆!人妻搬到洛杉矶一天就惨遭强暴,美国人:在加州很正常

美国震呆!人妻搬到洛杉矶一天就惨遭强暴,美国人:在加州很正常

真实星球
2024-06-01 21:01:49
奇迹!四川村民放田水时捕获重达14.3公斤的巨型鲵!

奇迹!四川村民放田水时捕获重达14.3公斤的巨型鲵!

亿通电子游戏
2024-05-31 10:06:12
凹凸有致的身材,迷人的气质,越看越迷人,越看越漂亮!

凹凸有致的身材,迷人的气质,越看越迷人,越看越漂亮!

侃侃人物讲
2024-06-01 16:12:43
六一儿童节看点多!汪小菲马筱梅花样陪娃,大S具俊晔疑仍在冷战

六一儿童节看点多!汪小菲马筱梅花样陪娃,大S具俊晔疑仍在冷战

娱小小新
2024-06-01 15:46:34
进入6月,财神降临,财运大好,三大星座横财不断

进入6月,财神降临,财运大好,三大星座横财不断

小晴星座说
2024-05-30 18:58:37
拉齐奥总监谈镰田大地续约破裂:他想旧条款续一年,这是胁迫球队

拉齐奥总监谈镰田大地续约破裂:他想旧条款续一年,这是胁迫球队

直播吧
2024-06-01 17:17:11
女子穿黑丝坐高铁被邻座男子“凝视”,瞬间气炸当面怒斥:瞅啥呢

女子穿黑丝坐高铁被邻座男子“凝视”,瞬间气炸当面怒斥:瞅啥呢

看晓天下事
2024-05-30 17:02:40
炸裂大瓜:女网红与外国人不雅视频流出,网友:和平常反差太大了

炸裂大瓜:女网红与外国人不雅视频流出,网友:和平常反差太大了

不二砖家
2024-06-01 12:20:09
离谱到家,《庆余年2》大结局,真是我今年看过最恶心的大结局

离谱到家,《庆余年2》大结局,真是我今年看过最恶心的大结局

娱乐圈笔娱君
2024-05-31 11:20:20
不愧是亲儿子!谢霆锋带长子度假,时隔10首与长子同框,脸似复制

不愧是亲儿子!谢霆锋带长子度假,时隔10首与长子同框,脸似复制

木木尔时尚
2024-06-01 16:49:39
闹大了!司马南裸体丑闻黑料遭曝光!最新检讨

闹大了!司马南裸体丑闻黑料遭曝光!最新检讨

飞哥AI矩阵
2024-06-01 12:23:20
2024-06-02 04:42:44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