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博智林让建筑机器人成为工地常态

0
分享至

2023年4月28日公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在农民工总人数增加了311万人的情况下,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减少了325万人,是近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

不少企业都在抱怨,找不到工人了。有的话,大部分也是50岁的高龄工人,行业老龄化严重。

农民工离开建筑业,这里面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就业环境差。

在6月19日的住博会现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二次结构院的一位工程师介绍,传统工地做地坪研磨,不仅机器笨重推动累效率低,工人还要手握380V电压的电缆线移动操作,危险系数大,且过程中的扬尘大得几乎看不清现场,工人的健康也面临威胁。

改变就业环境,是实现建筑业传承发展的必要突破点。

聚焦研发覆盖建筑全周期机器人

解决痛点,提升效率

碧桂园集团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就是冲着帮助建筑工人完成危险、繁重、脏乱的工作,也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工地这些行业痛点而成立的。

以解决前述地坪研磨场景问题为例,博智林在2019年立项研发地坪研磨机器人,经过约16-18个月的设计、试产、试验等过程,在2020年9月该机器人实现下线,是博智林第一批正式投入使用的建筑机器人之一。

有了地坪研磨机器人后,工人只需要在平板电脑上一键下发任务,高约1.7米的地坪研磨机器人即会开启自主作业。遇到柱子等障碍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转向,地面在下方磨盘打磨下很快变得光滑如镜面,沙尘被全部收进后方的集尘袋中,再也看不到灰尘弥漫的场景。

且施工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以1000㎡施工面积计算,传统施工需要3-4名工人连续工作8小时才能完成,但采用地坪研磨机器人只需要1个人,7个小时即可完工,效率提升近3倍。

类似实现“痛点解决、效率提升”的建筑机器人,从2018年成立至今,博智林已经研发了超50多款建筑机器人,批量应用于混凝土主体结构、混凝土修整、室内外装修、建筑清扫、地坪施工等场景。

而软件方面,博智林更有在研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近50款,覆盖了建筑机器人软硬件八大核心模块:伺服系统、传感器、控制器、轮系单元、AI路径规划、导航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管理软件,其中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14款机器人亮相住博会

还原真实协作场景

在这次住博会上,博智林就一共携14款建筑机器人及BIM数字化软件产品亮相。是博智林机器人家族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且呈体系化、系列化的集体亮相。

且这些展出的建筑机器人,还是以体系化矩阵展出的,覆盖建筑施工四大周期:主体结构、内外墙装饰装修、地库及辅助施工。

包括有主体结构阶段的机器人搭档:布料机器人和地面整平机器人,双机联动在高强度混凝土浇筑阶段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等技术革新目标。

装修阶段的腻子涂敷机器人、室内喷涂机器人、地砖铺贴机器人、外墙喷涂机器人矩阵;地坪施工的地坪研磨机器人、地坪漆涂敷机器人矩阵,从室内到外墙,从地库到高空,不但实现装修全场景覆盖,成功跑通装修24小时流水线施工,更大幅降低高空作业风险和建筑粉尘导致职业病风险。

辅助措施类的测量机器人、智能划线机器人、建筑清扫机器人、智能施工升降机、博智林流动制砖车在建筑施工全周期各环节发力,通过技术创新打造集安全、优质、绿色、高效相结合的智能建造新模式。

博智林总裁王克成介绍,这几款机器人,都是从工地拉回来的,机身上甚至还带着泥点。

博智林希望能通过真实机器的现场动态作业,还原机器人施工情景,展现多机协作发挥集群效应,全面展示博智林的“硬核科技力”和工地“搬砖能力”。

培育市场实现机器人常态化

促进行业管理规范化

博智林总裁王克成认为,除了立竿见影的提升安全效益和质量效率,从长期看,建筑智能化还将对行业的管理思路和理念产生影响。

他表示,传统的人力施工,容易产生物料浪费。但现在,博智林自主研发的BIM系统和WMS系统已经能实现材料的精准计算和使用,再派工单给机器人,由机器人进行下一步施工。通过如此数字化管理、全流程智能化的操作后,将大大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并促进前期建设规划更加规范化。

他透露,经过多年的实践打磨,现有博智林机器人的应用操作已经成熟。今年博智林的新目标,就是要把更多智能化产品推向行业,实现全面市场化,以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筑基建新未来,共拓行业新机遇。

据悉,截至2023年5月,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6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2100台次,应用业态包括住宅、学校、办公类、市政公建项目等,其中包括香港公屋项目、澳门离岛医疗综合体项目。

而今年上半年,博智林更已经在快速扩宽海外市场——6月,博智林与中冶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马来西亚聚宝建设集团签订谅解备忘录,达成《马来西亚5000套住宅智慧建造项目三方合作战略协议》。三方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施和开发机器人建筑技术,在马来西亚建造5000套住房,共同推动国际基建合作高质量发展。

近期,碧桂园、博智林还联合新加坡BHCC建设公司打造海外智能建造试点,为新加坡地区劳务贵、用工难等问题提供新思路。负责室内装修的多款建筑机器人及设备以组合体系的形式出海,前往新加坡参与项目建设。博智林还将派遣专业的产业技师正为新加坡劳务团队提供实操培训,为智能建造在新加坡的顺利落地保驾护航。

博智林总裁王克成希望,未来工地出现建筑机器人这件事情,能成为常态,而当市场培育成熟,就会出现更多清晰的需求,也会促进博智林打开新的产品思路,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突出贡献。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普京在圣彼得堡表示,俄罗斯将获胜,可以和谈,但不与泽连斯基谈

普京在圣彼得堡表示,俄罗斯将获胜,可以和谈,但不与泽连斯基谈

山河路口
2024-06-07 23:37:57
俄国很生气,宣布了三件事,但世界似乎没反应

俄国很生气,宣布了三件事,但世界似乎没反应

近距离
2024-06-07 12:42:38
厉害,语文老师押中高考作文登上热搜!评论区却把人笑死了

厉害,语文老师押中高考作文登上热搜!评论区却把人笑死了

智学园
2024-06-07 23:36:47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樱桃大房子
2024-06-07 22:24:30
宣布了!又一昔日巨头,退市!

宣布了!又一昔日巨头,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4-06-08 00:09:38
越来越好!蔡磊离开病房,不用鼻管和轮椅,正常工作,气色极佳!

越来越好!蔡磊离开病房,不用鼻管和轮椅,正常工作,气色极佳!

娱圈小愚
2024-06-08 09:34:32
王毅将赴俄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俄罗斯今年有点热闹啊

王毅将赴俄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俄罗斯今年有点热闹啊

新民周刊
2024-06-08 09:09:12
星舰试飞成功后,热搜为何消失了?

星舰试飞成功后,热搜为何消失了?

木蹊说
2024-06-07 16:05:52
禁电动车后,广州三元里店铺成片倒闭,街道办终于服软了!

禁电动车后,广州三元里店铺成片倒闭,街道办终于服软了!

财话连篇
2024-06-07 09:43:14
“俄罗斯也可以军援美国敌人,就像美国援乌那样”

“俄罗斯也可以军援美国敌人,就像美国援乌那样”

鲁中晨报
2024-06-07 14:07:04
难哭了!今年高考数学让学霸破防,普通考生更是直接哭着出考场!

难哭了!今年高考数学让学霸破防,普通考生更是直接哭着出考场!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8 00:06:48
泪目!高考当天别人都是车接车送,河南一孤儿考生却吃不上饭

泪目!高考当天别人都是车接车送,河南一孤儿考生却吃不上饭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8 04:38:55
月壤分给美国更符合利益?嫦娥六号还没回家,中国已同意欧洲请求

月壤分给美国更符合利益?嫦娥六号还没回家,中国已同意欧洲请求

莫将离
2024-06-07 23:16:02
越闹越大!25万人夜查后投放共享电动车,网友:谁家小公子创业?

越闹越大!25万人夜查后投放共享电动车,网友:谁家小公子创业?

紫雨随风舞
2024-06-07 18:33:56
云南59岁老妇藏情夫在阁楼24年,2012年被发现,原因是为何?

云南59岁老妇藏情夫在阁楼24年,2012年被发现,原因是为何?

可乐86
2024-06-02 08:40:42
又闹大了!7月1日起调整车船税优惠政策,评论区网友炸锅!

又闹大了!7月1日起调整车船税优惠政策,评论区网友炸锅!

猫小狸同学
2024-06-08 08:46:37
撒尿事件后 上海男子被日本机场遣返

撒尿事件后 上海男子被日本机场遣返

小新在洗手间
2024-06-08 09:56:44
官僚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危害更大,是社会的悲哀,是人民的灾难

官僚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危害更大,是社会的悲哀,是人民的灾难

笑嘻嘻的苹果
2024-06-06 21:07:36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公然声称“真正的敌人只有中国!”公方彬:不用大惊小怪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公然声称“真正的敌人只有中国!”公方彬:不用大惊小怪

霹雳炮
2024-06-07 22:15:37
深夜证券市场突发王炸消息,新闻联播播了5分钟,下周将有大变局

深夜证券市场突发王炸消息,新闻联播播了5分钟,下周将有大变局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8 06:30:02
2024-06-08 12:16:49

头条要闻

19岁男孩坐轮椅去高考 曾被医生诊断"活不过18岁"

头条要闻

19岁男孩坐轮椅去高考 曾被医生诊断"活不过18岁"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高考首日 我省39.5万人迎来大考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Watch FE的发布时间被提前披露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