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嘉有个好村支书 一心为民情怀不改)
忙碌了大半辈子,迎来了退休,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63岁的潘荣进却不这么干,18岁就进村委会工作,当了20年的岭北村村委书记的他,即便退休了,他还是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不停歇。
岭北村是温州永嘉县东北部云岭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云岭乡素有“高山平原”之称。岭北村地处山区,条件艰苦。和大多数山区“空心村”一样,岭北村虽然户籍人口有1653人,但常住人口只占一半,而且这其中25%以上都是老年人。
记者联系上潘荣进时,他正在云岭乡别的村子清理村道。“从毛头小伙子干到退休,村里的每个人我都认识。”潘荣进笑着说,做群众工作就是要走进他们的“心坎”。虽然退休了,但潘荣进牢记自己老党员身份,时刻关心支持村集体工作,参与公益活动,并主动帮助云岭乡党委、政府解决疑难险重问题,大家都亲切的喊他“老潘”。
退休后,潘荣进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保洁公司,继续发挥余热。不熟悉的人可能以为他这是想创业赚钱,但潘荣进想的是为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我看到电视上,各地都在搞“五水共治”,生态环境很好,就想着改善下村民的生活环境。”潘荣进解释。
刚好,这两年也是云岭乡创建市级卫生乡镇的关键时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全面开展。在岭北村,大部分农家还保留着500余个最原始的室外茅坑,按照要求,这些都要拆除。潘荣进走家串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让村民拆掉茅厕。“有少数村民不理解,我就告诉他,你主动拆,有300元补贴拿;如果你不拆,改天由我们来拆,厕所要拆除,补贴也没得拿。”潘荣进说,如果是村民家里没有室内厕所的,还会有800元补贴,用于新建室内卫生间的补助。村民心中也有一本账,这么一解释,也就说通了。
不光是要做村民工作,即便是面对臭味熏人的沟渠或垃圾成堆的河岸,潘荣进也是撸起袖子,拿起铁锹,带头和村民们一起干,经常加班加点。一次,潘荣进因腹部剧痛送到医院,才知得了急性阑尾炎,术后第二天潘荣进仍没忘工作打电话问进展,第5天就马上赶回来工作。
“公司不能长期雇人,只能临时哪里有任务,就叫上几个村民一起干,干完给他们结工钱。”潘荣进说。岭北村现任村委书记潘教显补充说,村民的工钱基本是由政府买单,而潘荣进则是义务做这项工作。“名义上开了个公司,其实是为老百姓服务。”
正因为有潘荣进带着一帮人拼命干,现在的岭北村村民在河道旁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河道里再也不像以往一样看上去一片白,而是碧波荡漾。
本报记者 曹漫
(原标题:永嘉有个好村支书 一心为民情怀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