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送了一部智能手机给老妈作为礼物,为了表孝心,同时又附赠了若干小时的“集中培训”,各种小应用手把手地教,而且一遍又一遍。就这样,70岁的老妈开始玩微信。
很快,玩微信,刷朋友圈成为了老妈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老妈因为跟上了全民微信的潮流颇为自得。不久,社区里的老伙伴们也纷纷加入了微信的队伍。老妈的生活忙碌起来,上公园跳舞,去超市购物,社区里搞活动都会在微信群里呼朋引伴。多年疏于联系的老朋友、老同事仿佛又都从各处“蹦”了出来,于是各种名目的聚会纷至沓来。对我来说,更“可怕”的是,老妈和婆婆也成了微友。原本生活圈子交集不多的两位老人,突然热络起来。不仅在微信里交流孙子的各种事宜,竟然还绕过我们,“私自”相约出游,泡温泉、逛公园,直到朋友圈里晒出了两位时髦老太太的各种自拍,我们才恍然大悟。
自打用上微信,老妈寡居的生活一下子多了很多色彩。原本连短信都不会发的妈妈如今有空就会分享一些文章,当然“鸡汤”类的比较多;还会给我们留言,更有美图秀秀各种照片。当然,做儿女的我们必须及时点赞,最好能有可心的点评,否则,你懂的,后果很严重。
看着老妈生活开心,我们在外工作也安心不少。为了配合妈妈的微生活,我也把早晚的“问安”改在了微信上,同时,也常常把一些互联网上骗人的案例发给她,作为无声的提醒。话说,这样的方式真是不错,彼此间的一万个唠唠叨叨和各种的不放心,因为方式的转变,生动温馨不少。
当然,微生活也有让人不淡定的时候。半年时间,老妈几次告急让我赶紧给充话费,还老纳闷儿,手机没怎么用,钱咋就又没了。为了让老妈省点流量,家里的宽带立马升级为包月的,可劲儿用吧。老年人觉少,早上不到5点,老妈转的段子到了,吓我一跳,马上回复一个“愤怒”的表情。小外孙去参加演出,姥姥在家强烈要求“现场直播”,而且点名最好是视频。
很多朋友会把父母屏蔽在朋友圈外,或者为父母单独设个“小号”。但我不会。70岁的老妈学微信,那份渴望融入子女生活的亲情诉求,我读懂了。
吉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