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的改造,成都南站面目一新重新亮相,与成绵乐客专同期开通,投入运行。不论从建筑面积还是从交通枢纽重要性上,如今的成都南站已是鸟枪换大炮。与成都东站的一样,改造后成都南站也将是一个集公交、计程车、火车、地铁为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
那么,其“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体现在哪里?成绵乐客专开通后又如何助推其通江达海的交通格局?综合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又将如何作用于其周边产业经济的形成?日前,早报记者前往成都南站一探究竟。
“零距离”换乘 日旅客发送量5万人次
作为成都的门户建筑,改建后的成都南站站房面积共1.4万平米。成绵乐城际铁路开通后,整个二楼候车大厅都将给成绵乐客运专线的旅客使用。据成都南站站长李才元介绍,扩建后的成都南站共设5站台11线,另预设有16米宽进站天桥和12米宽出站地下通道。通过地下通道可步行至成都地铁1号线、7号线(修建中)、18号线(规划)站点,实现“零距离”换乘。
连通地铁的同时,出站地下通道也与成都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公交站一线相连。目前,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公交站内公交车共有99路、111路、187路、133路、76路、236路和188路公交线路在运行。7条线路东至洪河,乘座133路抵达;北至川陕立交桥,99路公交直达。另外,乘座187路直达石羊场公交站,在石羊场客运转乘至川南、川西南方向长途汽车。
李才元表示,扩建后的成都南站除承接老火车南站成昆线的客运业务外,成昆普速客车、环线客车、成绵乐及成渝城际动车等都将在此停靠,与成都东站、成都火车北站共同承担成都枢纽旅客发送和送达作业,远期日旅客发送量为5万人次,从而打造出以铁路为主,地铁、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社会车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成都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届时,新成都南站将与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西站在成都地区组成“两主两辅”新的铁路枢纽格局。
借力交通枢纽 成南商圈升级至“航母”
鳞次栉比的棚户式小卖铺、摩肩接踵的流动摊贩,“商业”模式基本以地摊为“主流”。10多年前,成都火车南站及周边的城市面容,在人们的记忆里大抵是落伍和不入时的,仿佛衣服上满是褶皱、一脸菜色的妇女。随着成都南站封闭改造重新亮相后,这一区域的商业模式已切换至融通四方的“航母”发展模式。
改造完成的成都南站,其地上、地下立体“零距离”中转换乘、日均数万人流量的汇集,无疑在“天时”“地利”的基础上,又拥有了“人和”。地下出站通道,除了可直达地铁、公交站台外,同时也与商业体相连接,使得成都南站的新南天地商圈渐成格局,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初见“芳容”。
成都火车南站沿天府大道而上便进入人民南路,直线距离仅200米左右。其枢纽经济带上,人南科技商务区是其重要节点之一。目前,以人民南路为主轴,浆洗街、科华路为“两翼”,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国际商务区”业已聚集商务、金融、科技、信息、展演等现代服务业等核心功能。
随着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的通车,乐山、峨眉山、广汉、绵阳、江油、新津等地随之串联相融。未来,新火车南站将成功变身为综合交通枢纽和服务港口。
住在外地 工作在成都不再是梦
成绵乐客运专线全长314公里,共设21个车站。每小时可达250公里的运行速度可使客专沿线数百万居民快速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届时,最南边的峨眉山市民和最北边的江油市民到成都均花不了1个小时,通过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两小时内可穿行于10个城市之间。使工作在成都、住在其他城市不再是梦想。
“成绵乐客专从修建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这条专线的开通,对我会带来很大的便利。”昨日,在成都火车南站,来自江油的旅客王女士说,她在江油居住、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到成都出差是家常便饭,“如果坐长途客车的话,到达成都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有成绵乐客专就太方便了,不到1个小时就能到成都,我们沿线的居民肯定是高兴得很。”
成绵乐客运专线·新南站
建筑面积1.4万平米
旅客日发送量最高可达5万人次左右
功能布局
无障碍电梯6部
11部电动扶梯
车站功能
成昆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成都铁路环线停靠
未来还将承担成贵客运专线和成渝客运专线列车的旅客乘降业务
亮新颜
名山胜川
就像扯眼“山水妆”
在众多新建的成绵乐客专沿站站台中,作为成都的门户建筑,扩能改造后的成都南站究竟什么模样?配套设施如何?这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使得在成都南站正式亮相前最为吸引市民眼球,也最令人期待。
改造后的成都南站其整体设计可用 “山水妆”来形容。成都南站站房呈米黄色,造型为高低起伏的形状,远望如连绵山脉。据介绍,成都南站的设计构思正是取意于“名山胜川”,故而大楼用材选取米色花岗石,整体呈起伏流线状,带有凹槽处喻意为山的脉络,从而表达成都地域地貌特征,整个站房如雕塑般形成了力量、简约的时代形象,体现出成都这座城市的恢弘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