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六安市委赵丰才
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一直与中共保持着亲密关系,在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献良策、进诤言、呈民意,特别是在反对西化中做出过卓越贡献。建立信息“直通车”,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对于促进中共党委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中央而言,各民主党派与中共保持着紧密联系,各民主党派中央可将掌握的社情民意、参政诤言、治国良策、社会舆情直达中共中央。然而在基层,尤其是省辖市及其以下政党组织直接向同级中共党委提出建议、意见渠道不畅,往往被流于形式的 “座谈会”、“通报会”、“茶话会”、“团拜会”所代替。各民主党派的调研报告、社情民意等到达同级中共党委的渠道和方式与一般其他社会人士所呈相关资料几乎等同,参政党作用的发挥没有受到同级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许多有质量的、关系民生民情的、合理的建议无法直达决策层,致使群众的合理诉求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得到解决,各民主党派作为民众与党委政府的“传声筒”功能难以发挥,参政作用和效果不如人意。
在基层,各民主党派向同级中共党委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
一是制度不健全。例如,今年六安市在加强民主协商进程的道路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工作,市委连续出台了三个关于加强六安市协商民主建设的相关文件,加强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但文件的规定目前仅限于情况通报方式,是中共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单向的情况通报。各民主党派形成的有价值意见尚未有规范的、有制度保障的途径直达同级中共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所反映的社情民意等仍然要通过政协转中共党委和政府,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等重要文件市委书记能不能看到、何时看到,其命运往往掌握在了市委文件收发同志的手中。
二是渠道不畅通。就六安市现状而言,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与市委市政府之间信息传达尚无专门、快捷、及时有效的渠道,区级各党派支部与同级区委区政府也没有形成专门、快速的意见传达通道。渠道不畅制约了参政途径和参政成效。
三是方法方式单一。各民主党派向同级中共组织呈送意见建议的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目前只有通过相关会议及极少的文字呈阅方式,一些更有现实意义的小范围的谈心沟通和征求意见等尚未开展。
上述制约因素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同级党委对各民主党派组织参政议政作用的认识有待深化,对参政党职能的了解有待加强,发挥参政党作用的空间有待扩大,参政党履职的途径有待畅通。建议:
一、中共各级党组织和各民主党派组织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治国理念、治理社会能力以及科学领导水平、能力和艺术。各民主党派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保证在参政议政中进诤言、献良策。
二、在完善、践行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能文件建立了联系而实际上没有联系),逐步建立健全各民主党派直接向同级中共组织提出意见的制度,在充分认识参政党积极作用的同时,建立相关制度保障,诸如:舆情直达制度、社情直达制度、建议意见直达制度等;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各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与同级中共组织相关负责人座谈、谈心、征求意见等相关制度。
三、要逐步规范民主党派向同级中共组织提交意见建议“直通车”。可在全省范围内或各市自行制定格式统一的意见直达制式文件。如:特别简报、参政简报、参政报告等,或制定专门的文件文头,实行专报、要成为同级中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必阅的文件处理方式,同时呈送人大党组、政府党组、政协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负责同志。
四、各民主党派要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各民主党派在“直通车”内必须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序”、依据法律规范下的“有序”、与社会历史条件相容的“有序”、与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相一致的“有序”、与民主党派性质相一致的“有序”。不是所有的建议都进“直通车”。 “直通车”的形式可以以党派组织名义,也可以组织生活名义参与,当然也可以以党派成员名义间接参与,例如,通过党派在政府部门任职人员决策参与,通过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的参与,通过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中特约监察员的参与,通过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参与。民主党派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这种参与不是非理性化的参与、抵制性的参与、过激的参与、暴力的参与以及高频度的参与、过分扩展的参与等;那样不仅不是“有序”的政治参与,而且还会危及现行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政治稳定,破坏民主政治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