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8月24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青岛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外出版翻译恳谈会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84岁的哈佛大学教授、《邓小平时代》的作者傅高义参加了恳谈会。接受本报专访时,傅高义坦率分享了他对中国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和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看法,他认为现在应该把邓小平和那个时代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改革、反腐等,邓小平是一个模范”。
那个时代邓小平改变中国
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英文版2011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备著作”,2013年,《邓小平时代》中文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后,同样广受关注,首印50万册很快被销售一空。
傅高义说:“我对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是持肯定态度的,现在应该把邓小平和那个时代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现在可能40多岁的人还了解邓小平,再年轻一些的很多人对他和那个时代其实都了解得不多。”傅高义认为,这次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除了很多人依然对邓小平有感情、纪念他,还有一层意义,“改革、反腐等,邓小平是一个模范。”
在他看来,“整个20世纪,改变世界的人中间,邓小平是最重要的一个,和邓小平同时代的还有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但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国家,只有邓小平改变了中国”,傅高义认为至今邓小平对中国的影响仍然是全方面的,“他打开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局面,这依然是中国的道路。”
电视剧的突破值得肯定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开播后反响热烈,傅高义说由于工作很忙,并没有看太多,“但是我也看了一小部分,觉得有些细节跟历史不一样,比如抓捕四人帮的时候,是没有下雨的,但是电视剧为了突出一种氛围,安排了雨天的场景,这是一种艺术手法,倒也无可厚非,电视剧中,主要的历史大事件基本还是按照那个真实的意思来展示的。”
傅高义认为这部电视剧的开播也是值得肯定的,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比如华国锋的形象是第一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这部剧不仅让人们了解邓小平在当时是如何凭借自己广博的经历,渊博的知识,在党内和军内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以及他强大的团结中国国内诸多有着不同政治观点的人民的能力,如此成功地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开放,也让人们更多了解了华国锋、胡耀邦等人在那段历史中的作用。”
研究胡耀邦和中日关系
傅高义透露 ,下周他还要去邓小平的故乡四川广安参加纪念邓小平的相关活动。学术研究方面,他接下来则有两个研究课题,一个是胡耀邦 ,一个是中日关系。傅高义说,近年来一直在搜集胡耀邦的相关资料,他认为胡耀邦不仅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要作用,同时他是一位对中国未来非常有远见的人,他的远见对于指导中国的未来仍然有用。
在哈佛大学,傅高义有“中国先生”的称号,他曾两度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他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包括对中日关系的研究,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他表示,中日关系未来的走向,是他目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