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舰机兵分多路搜寻
1 两架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抵达澳大利亚珀斯,24日清晨飞赴相关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2 由昆仑山舰、千岛湖舰和海口舰组成的编队继续向澳大利亚珀斯西南海区航渡,预计26日抵达。
3 井冈山舰和永兴岛船搜索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
4 中国空军运-8飞机在安达曼海域执行搜索任务。
我海空力量持续全力搜索
针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发布的最新消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正连夜研究方案,我国将加大搜寻力量,增派船只前往南印度洋海域继续搜寻和打捞飞机残骸。
记者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了解到,24日12时15分,“中海韶华”轮在距法国卫星发现疑似漂浮物位置点10海里左右位置发现一漂浮物,经近距离核实为一条长约15米鲸鱼尸体。15时25分,“中海韶华”轮已抵达法国卫星发现疑似目标海区并开展搜寻。
北京时间24日8时11分,在南印度洋上空进行搜寻的中国空军20541飞机与“雪龙”号进行了“海天通话”,协调搜寻工作。11时50分,20541飞机通过航空电台通知“雪龙”号,在东经95.1113度、南纬42.5453度发现了白色方形漂浮物。“雪龙”号在请示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后,决定更改航线,择机进入目标海区;海军“998”、“171”、“886”也将于同日抵达法方卫星发现的疑似目标海区。另据了解,24日21时55分,携带有黑匣子搜索仪的“海巡01”轮全速赶往相关海域。
23日12时至24日12时,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协调“天丽海”、“巨大”、“海青”、“长山海”、“盛恒海”、“大中”、“亚龙湾”“Kap-pasea”8艘过往商船在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以西海域进行搜寻,搜寻面积15380平方公里。此外,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通过农业部渔业局协调在印度洋中部作业的20艘渔船协助搜寻,均未发现可疑情况。
外交部要求马方提供结论证据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4日就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失联客机落入南印度洋发表谈话说,中方已得知马方这一宣布。我们对此高度关注。中方已要求马方进一步提供得出这一结论的所有信息和证据。中方的搜寻工作仍在继续进行。我们希望马方及其他国家的搜寻工作也能够继续。
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处
纳吉布宣布航班落入南印度洋依据的是英国公司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和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处提供的数据。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是一家英国卫星通信技术公司。借助11颗卫星,这家公司向全世界用户提供电话和信息服务。
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处隶属于英国运输部。是一家有近百年空中事故调查经验的“老手”,曾介入调查洛克比空难。
澳大利亚定位到新疑似物
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24日晚在国会众议院宣布,一架澳大利亚“猎户座”海上巡逻机在当天的搜索中已经定位到两个新物体,这两个新物体位于珀斯西南2500公里海域。目前澳海军“成功号”正在该海域试图进行确认这些疑似物体。
阿博特在国会说,这些物体和今天早些时候中国参与搜救的军机发现的物体并非同一批。海事安全局的信息也确认了这一点。此前,海事安全局说,中国军机今天早些时候发现的物体并未被随后前往该海域尝试定位的美国海军“海神”巡逻机发现。澳方正建立移动模型以分析中方发现的物体可能去往的方位。
阿博特同时强调,目前还不知道这些物体是否与马航MH370客机有关。
美军备用黑匣子定位仪
隶属于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第七舰队新闻官威廉·马克斯23日晚间证实,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已下令太平洋舰队将可探测马航失联客机“黑匣子”的拖曳声波定位仪运往美军正参与搜寻的地区,以备飞机残骸碎片区域被锁定的情况;一旦残骸碎片所在区域得到证实,这一设备可大大加强美军搜寻失联客机“黑匣子”的能力。
据介绍,这套拖曳声波定位仪系统型号为TPL-25,有能力锁定水下最深2万英尺(合6096米)以内的军机或商用飞机“黑匣子”。
2009年,美方曾将拖曳声波定位仪借给法国使用,搜寻失事法航447航班的黑匣子。
3月8日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确认 MH370失联,航班搭载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包括154名中国乘客。中国交通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两艘专业救助船前往疑似失联海域。导弹护卫舰绵阳舰起航。
3月9日
马航事故处置工作组抵达北京,安抚乘客家属。两栖登陆舰井冈山舰、昆仑山舰,导弹驱逐舰海口舰起航。海警3411号进入疑似失联海域。总计11国力量参与搜救。
3月10日
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组成的中方联合工作组启程前往马来西亚。中国调动多颗卫星为搜救提供支持。
3月11日
马来西亚媒体以空军司令为消息源披露,失联航班最后踪迹在马六甲海峡北部,而不是之前疑似失联海域。
3月12日
马航吉隆坡飞北京航班号更改,不再使用MH370。马航向乘客家属发放3.1万元慰问金。
3月13日
美国白宫发言人称由于得到一些“新信息”,美国将把搜寻失联航班的行动向马来西亚以西的印度洋海域扩展。
3月14日
美国官员称MH370失踪后数小时曾尝试连接卫星。中国海巡31船赴马六甲海峡搜寻。
3月15日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称飞机失联后又飞行了至少5个小时。马方称MH370曾做空中折返。
3月16日
马总理称失联客机的通信系统被人为关闭,客机航线被人为改变。不明确航班是否被劫持,但是疑虑增加。确定南北两条“走廊”。
3月17日
马来西亚警方前往机长家中搜查。
3月18日
中国驻马大使称没有中国大陆乘客实施劫机或恐怖袭击。中方开始在搜寻范围涉及中国领土的部分进行搜救行动。
3月19日
中国军方称未发现马航失联飞机在中国境内的任何迹象。共26国参与搜救。
3月20日
澳洲发现 疑 似 与MH370 有关物体并派直升机搜寻。
3月21日
中国海军多艘舰船和“雪龙”号科考船赶赴疑似海域。
3月22日
中国卫星发现长22米宽13米漂浮物,或与失联客机有关。
3月23日
法国卫星拍摄到疑似漂浮物,搜救行动无进展。
3月24日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 MH370航班落入印度洋南部海域。
没有奇迹 我们只要真相
本报评论员 付勤
17天,我们没有等到奇迹。
当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落入南印度洋,每个人的心情都如坠深海。
虽然随着时间流逝,不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沉重。但只要最坏的结果没有到来,人们依然一直在祈祷一点生机,一线希望。
17天,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拼命和时间赛跑。军机起飞、卫星变轨、雪龙号争分夺秒地赶向大海深处。
17天,人们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煎熬。难以想象,乘客家属们是怎样在不断交替的希望与绝望中,度过这17天的每分每秒?请最大程度地体谅他们此刻的心情,给他们一点哪怕微不足道的抚慰,那些悲痛欲绝的哭声和面孔,不用亲耳听见亲眼看见,此刻也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无法抹去。
17天,几乎全球动员,也没有找到飞机的一丝痕迹,真相云遮雾绕,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深深认识到,原来人类引以为豪的科技进步,依然无法跨越那广袤无边的海洋,依然无法把亲人唤回我们身边,依然无法掌控一切,在强大冷峻的自然面前,渺小的人类,若不能抛弃各种无谓的争端猜忌、勾心斗角,若不能同舟共济、相依相助,这世界又该是如何危机四伏!
17天,马航MH370究竟发生了什么?马来西亚方面宣称了这个最不幸的结果,但这绝不是MH370的结局。即使大海捞针,行动仍在继续,努力仍在继续。法航空难之后,搜寻黑匣子的过程历时两年,真相的调查也许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人力物力,但真相应当到达。
唯有真相,是我们从沉重的悲哀中,唯一能获得的对死者与生者的告慰。
在拉脱维亚的一处海岸边,有一座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一行铭文:“纪念那些死在海上和将要死在海上的人们。”面朝着汹涌的大海,无边的天空,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啊,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在死亡和悲哀后继续前行。
本版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