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用餐(网友拍摄)
楚天金报讯 二两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花费21元,买单后自己端走盘子我也是来吃饭的,大家都坐吧“总书记套餐”成市民热点菜谱本报记者回访:总书记称包子口味很好
28日上午,有网友称在京城庆丰包子铺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排队买包子。本报记者立即前往庆丰包子铺月坛店进行探访。
庆丰包子铺创建于1948年,当时的字号叫“万兴居”,1956年开始专营包子,并正式打出“庆丰包子铺”的招牌。习近平造访的庆丰包子铺月坛店,位于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和南礼士路交叉口,位于一片居民区内,面积并不大。这里距离钓鱼台国宾馆大约2公里。
记者首先来到停车场,停车收费员易昌荣正在协助一辆出租车停靠路边停车位。当看到该车并未停入线内时,他对司机说:“今天习总书记来这家店吃包子,车都在线内停得好好的。”他对记者说,习总书记是中午12时许来这里用餐,座驾是一辆考斯特,没有车队,没有戒严,习近平和几个人下车径直走进了包子店。
记者进入店内,收银员郭雪琴正在帮顾客点餐、收费。习总书记排队点餐时,她就是当时的收银员。“总书记问我什么馅儿的包子好吃,我就推荐了猪肉大葱馅的。他自己又点了一碗炒肝。他问有什么蔬菜,我说了几样,他点了芥菜。”郭雪琴说,总书记从兜里掏出25元钱,她找回4元。“我的心情当然非常激动,习总书记很亲切,就像家人一样。”
据当时在店内值班的经理贺媛丽(音)回忆,习总书记点了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共六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其他顾客发现习总书记后,都很兴奋。他在排队时,前面有六七个人。他一边排队,一边与顾客们交谈。一名小男孩想与他合影,他摸摸小男孩的头,一起照了相。
他用餐时,有的顾客上来拍照,有的顾客过来和他说话。他都一一回应,边吃边说。
随后,贺媛丽走近他,问“我们的包子口味如何”,总书记说:“很好啊,但是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老百姓吃到嘴里的东西要保证安全。”
总书记一行用餐约20分钟,6个包子都吃完了。临走时,特意和贺媛丽道别。“真的特别平易近人。”贺媛丽说。
记者在店内看到,两名中年男子坐在习总书记中午坐过的桌子上用餐、拍照。他们一个姓李,一个姓邹,点了一份“主席套餐”。“很荣幸,我们专程赶来这个地方。这是习主席体验生活的地方,我来沾沾喜气。习主席来这里就餐,与我们一样排队、自己取餐,体现了国家领导人亲民、爱民的形象。”李先生说。
记者问邹先生是如何打听到这个地点时,邹先生大笑:“我家就在附近,打开微博一看,这不就是我家附近嘛!除了没有炒肝,其他我们点的都一样。”
“大家都坐吧,我也是来吃饭的”
据中新社电 昨天下午,记者在庆丰包子铺遇到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一事的目击者刘先生。他向记者讲述了习近平就餐的整个过程。
刘先生就在附近上班,每天中午都来这里吃饭。昨天中午12时左右,他点完餐坐到里面,见很多人拿着手机在拍照,以为记者在采访,但听说是习近平来了,觉得诧异。他说,自己进来时并没有发现这里与往常有任何不同。
刘先生往前走,正好迎面遇到点完餐端着盘子的习近平。他喊了一声,“主席!”习近平冲他笑了一下,然后很平静坐下来,说“大家都坐吧,我也是来吃饭的”。但是大家都很激动,都看着习近平。
刘先生说,店员要求给习近平泡茶,习近平说“不用”。整个过程中,顾客进出自由,并无任何异常,很多人进店前并不知道有大人物在里面。
其间,店里一名小男孩为习近平唱了一首《新年好》,习近平问他“你几岁了”,小男孩害羞地跑开了。还有不少顾客和习近平合影留念,他都没有拒绝。
“总书记套餐”成市民热点菜谱
据《京华时报》报道 由于习总书记的一次造访,京城庆丰包子铺迅速火爆起来,“总书记套餐”成市民热点菜谱。
昨天下午5时许,庆丰包子铺内人满为患,数十家媒体记者和顾客们纷纷围绕习总书记坐过的位子讨论起来。一位父亲抱着女儿特意坐在总书记坐过的座位上,点了一份“总书记套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吴大爷在家中听到广播说习总书记在家门口的包子铺吃包子了,立刻和老伴推着3岁的孙子来到包子铺,点了总书记吃的猪肉大葱包子和炒肝。
吴大爷说,通过这一件小事就说明咱们国家领导人心里装着老百姓,多亲民呀!
习近平点的三样食物成了很多顾客的热点菜谱。
华天集团总经理朱玉岭说,昨天中午他正在鼓楼大街工作,有员工给他打电话说习总书记来店里了,他立即赶去,但等他达到时,总书记一行已经离开。“习总书记能来到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式快餐店,让我们这些民族品牌大大提气了,庆丰包子铺如今已经有65年历史了,总书记也是我们至今为止接待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他说。
针对微博上有网友建议庆丰包子铺借助总书记光顾的机会推出“总书记套餐”来招揽顾客,华天负责人表示,“建议很好,还要仔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