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中国自行车早期历史:曾分期支付车贷

0
分享至

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在汽车热兴起之前,在所有交通工具中,中国人对自行车情有独钟。因此大多数人也许会对本文将要叙述的历史感兴趣:自行车是一个半世纪前传入的舶来物,一百年前流行于中国各大城市,当时的自行车车型已经相当先进,直至20世纪90年代山地车等新型车流行前几乎被中国人使用了一个世纪。百年前自行车价格昂贵,而购买者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自行车的最初传入

第一辆自行车传入的时间已不可考,这无关紧要,因为最早的自行车骑行起来很不方便,并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大量的史料记载,在20世纪初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自行车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的发明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1790年,法国伯爵西夫拉克首次发明自行车。这是一种用两个木轮直线排列的最简单的自行车,没有链条,人坐车上,以两脚蹬地向前行驶,虽然与今天的自行车大相异趣,但比走路毕竟省力。1839年和1853年,英国人麦克尔和德国人费歇分别发明了自行车踏板。踏板由金属制成,装在前轮上,骑车人可以靠蹬踏板驱动车子,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体力也节省多了。但这时的车身是木结构的。1869年英国人谢尔查发明了链条和中轴,1871年空心钢管开始取代木头构成车架,1880年滚珠轴承被应用到自行车上。在这一系列发明的基础上,1885年英国人斯塔利创造了全套自行车链条传动装置,把脚踏板的运动用链条从前轮移至后轮,并设计了使车座、脚蹬子、车把、前后轮的回转轴相互构成三角状的结构,使自行车的运动合乎结构力学的原理,造成了自行车的革命,不仅运行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也节省了体力,自行车从此进入生产阶段。1889年苏格兰人杰罗巴又发明了充气空心轮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自行车与今天的已没有很大的区别了。

在自行车发明和改进的各个阶段,这些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都曾经传入中国。最晚不超过1868年,上海街头已出现了自行车。据当年11月17日的《上海新报》报道,当时上海的自行车不多,仅有几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坐车上,用两脚点地而行;另一种靠蹬踏而行,“转动如飞”。由此可见,当时上海的自行车既有原始的靠脚尖点地而行的自行车,也有1839年或1853年装配了踏脚板的自行车。

上海的自行车是由侨居的外国人带进来的。风气开化的上海人对外国的新器物很感兴趣,因此19世纪60年代后自行车便不断传入,成为上海街头新奇一景。但当时自行车尚处于试制阶段,需要不断改进,传入的大多自生自灭,难以像其他传入的交通工具,例如马车、人力车那样流行起来。1876年,文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中描写他所看见的上海街头自行车说(译文):“车子有前后两个轮子,中间是车座,前轮的两旁各有一个踏蹬,还有链条,前轮上方有横木作为扶手。人骑车上,两脚踏蹬子,运转如飞。两手握横木,使两臂撑起,速度快如马车。但是,骑车者需练习两到三个月才能熟练。近来已不多见。”这段记载中所说的自行车的“踏蹬”设在“前轮”,车的把手是“扶手横木”,显然是1839年或1853年欧洲自行车第二阶段的产物。1883年黄式权在《淞南梦影录》中写道(译文):“从前上海有脚踏车,虽然行走如飞,但草软沙平尚有翻车之虞,一遇砖石瓦砾,便无法行走。因其不便,近已不见。”这些记载反映出,自行车虽然很早就传入中国,但长时间不能流行,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自行车本身性能不佳,骑车人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不能掌握骑行技能,骑行中也容易摔倒。其次,作为交通工具的车辆未与道路相配套,中国的道路坑坑洼洼,自行车轮子比马车小得多,难以适应;在宽畅平坦的马路普及之前,自行车在中国(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难以流行。

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辟,道路状况的改善以及自行车自身的改进,自行车在中国流行起来。自行车最集中的城市是上海,当时有几百辆。据1898年1月28日的《申报》报道:“泰西(即欧洲)向有脚踏车之制,迩日此风盛行于沪上,华人能御者亦日见其多,轻灵便捷,其行若飞。”这里提到的是近期上海开始盛行自行车,不仅寓沪西方人,而且华人也开始骑自行车了。同年4月1日的《申报》又说:“每日黄浦滩一带,此往彼来,有如梭织,得心应手,驰骤自就。”这说明在1898年时,外滩马路上自行车已经往来如织,而且自行车经过改进后,骑车人已能驾驭自如了。

除上海外,其他城市也于19世纪末出现了自行车。1897年,北京的一名法国医生去宣武医院时,“坐脚踏车展轮而行”。同年9月,烟台一名西方人骑自行车穿城而过,引得“睹者咸为称赞不置”。除京师和通商口岸外,一些风气闭塞的内地城市也引进了自行车。1898年一则有关江西报道说:“近日上海盛行脚踏车,江省初无所见。昨天某少年乘坐双钢轮脚踏车,由进贤门至贡院前一带驰骋往来,迅捷如飞。士人见所未见,无不讶为奇制。唯道途凸凹,不能任意驰驱”。

自行车由于轻灵便捷大受欢迎,但道路条件则限制了它的发展。1899年,苏州官府因骑车人日益增多,而道路狭窄,经常造成交通事故,禁止中国普通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被允许骑车者只有三种人:“西人、教士、教民”,其余“一概不准乘坐”。由于种种限制,到1904年春,成都市内仅有7辆自行车,其中3辆车的车主为外国人,1辆为邮政局送信用,其余3辆的使用者为普通中国人。

百年前关于自行车的大胆预言

19世纪末自行车在上海及其他城市的兴起,除了车辆自身的改进、城市道路的改善等原因外,还由于3名英国人骑车环游地球,途经中国长江流域大都市,激起了中国人对试骑自行车的莫大兴趣。据当时上海《时务报》、《申报》的连续报道,这次环游地球的壮举从1896年7月20日开始,从伦敦出发,由印度入中国,历经汉口、芜湖、苏州等城市,1897年12月22日抵达上海,历时520余日,行程14332公里。骑行者一路上风餐露宿,将沿途见闻随时记录下来,投往各大报馆,借助稿费支付旅游所需。在中国,他们每到一个城市,都有大批中国人前往看稀奇。抵上海时,寓沪外国人骑车几百辆蜂拥出城迎接,一时蔚为壮观,华人观者如潮。这一切,客观上为自行车作了最好的宣传。人们佩服这些骑自行车走世界的外国人,对自行车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几个月后,1898年4月1日,鉴于上海人骑车骤增,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特地发表社论,作了一个大胆的预言:自行车必将大兴于中国。

随着自行车的流行,19世纪末,自行车修理业务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行当。

最早的自行车修理业务是从一些相关的行业起步的。如1898年4月上海史维记钟表铺在《申报》刊登一份广告说:“本铺开设上洋后马路兴慎里对门,修理钟表、机器脚踏车、一切泰西异样玩物,迄今数载。”这则广告还附有一自行车图片,以广招徕。此图片显示,当时的自行车与今天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同年6月,该店铺又登广告,声明除修理自行车外,开始代销自行车,可见自行车在上海已经初具市场。该广告说:“本号专理钟表、机器脚踏车、西洋玩物等件,精工巧造,四远驰名,今又到最灵巧第一架新式脚踏车,价廉物美。”所谓“第一架”,显然该店铺是首次代销自行车。该广告也配有自行车照片一幅,连同其4月份广告中的自行车图片,都是中国报刊中较早的自行车图片。

19世纪末,销售自行车已成为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商店的重要业务,20世纪初自行车专卖店在许多大城市出现。

1899年12月13日上海《中外日报》的一则消息提到,某人之包车曾“与踏飞洋行之脚踏车相撞”。1901年该报又刊登踏飞洋行一则附有新式自行车图片的广告,广告写道:“本行专办各种脚踏车,出售外洋头等机厂奇造一种飞轮脚踏车,其速较快。本行不惜重资,远运而来,刻已到申,尚幸价值平廉,想绅商之乐步飞者当欣喜而闻,为特布启。”显然,踏飞洋行至少在1899年已存在,是一家以销售自行车为主的外国商人开的店铺,到1901年已经专营自行车业务。20世纪初,自行车专卖店在一些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都不难见到。1902年天津鸿顺洋行宣布:“专售英美各国男女自行车,各样飞车,时式无练 [链]快车,车灯、车铃以及车上应用之件一概俱全。”该广告的附图是一辆女车。附图显示,这辆女车有车铃,车闸,还有今天已经很难见到的车灯,车链已经采取全包式。1903年,天津又出现一批法国制造的女式自行车。有关广告称:“美国巴希克洋行新到德国名厂制造头等新样女脚踏车十部,每部价银六十两。”按照当时白银与银元的比价1:1.4,60两白银约合84元银元。

车价昂贵,分期付款

清末自行车价格昂贵,无论南方的上海还是北方的天津,车价始终在80元上下浮动,相当于今天一辆中档汽车的价格。1900年初上海的一则销售广告说:“今有外洋精造脚踏车公司专托本公司在中国广为销售。该厂欲扬其名于天下,故价值廉之尤廉,所有车上大小物件,亦可零售。现因来货无多,凡有追风逐电之好者,速来尝试。是价目列下:头等,价洋八十五元;二等,价洋七十八元。灯、铃全备。”可见当年自行车的价格有85元和78元两种。

此后的几年间,车价略略下降,但降价的幅度十分有限。1906年上海《时报》所登的一则广告称:“本行自运英国头等脚踏飞车,价廉物固,每〈辆〉计洋七十五元,可保用二三年。”1907年,天津日商新开设的加藤洋行为推销自行车,采取分期付款方式,每辆价80元,若采取一次付款方式,价75元。其广告称:“敝商会现在天津设立分号,专售英国克比多利市之盛货野司会社制造各样新式宝星牌自行车,与众不同。此车真乃货实价廉,且鲜明华丽无比,又兼非常坚固,敝行并可能保长久不坏。共运到五十辆。出售分期交价,以三个月内为限。头一月付洋三十元,第二月三十元,第三月二十元。若付现洋,每辆七十五元。”这则广告可说明三个问题:1、自行车因属贵重物品,已采取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一次性付款的价格是每辆75元,分期付款的期限是3个月,每辆80元,比一次性付款贵5元。2、一家洋行一次到货50辆,说明天津自行车市场不小。3、一些名牌自行车已经出现:“宝星牌装置飞轮、明闸、链子包”,性能和装潢已相当先进。

20世纪最初的10年间,自行车在中国价格居高不下,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使用自行车人数的不断增加,市场远未到饱和的程度。1908年来自山东的报道说:“历下各街,坐脚踏车者络绎不绝,车价为之骤涨。”就很能说明这一现象。

自行车售价昂贵,愿骑车的老百姓很多,所以在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租赁自行车的车行。在上海,平均每条马路有一、二家这样的车行。因车价贵,租费也同样很贵:头等新车每小时租费0.30元,全天2元;次等车每小时0.20元,全天1.50元;旧车每小时0.10元,全天0.80元。这种租车业务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各城市中仍不罕见,70年代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行车购买力的增强才自然消失。

自行车刚刚传入时,人们因它借助于双脚蹬踏驱动行驶,形象地称之为“脚踏车”,偶尔也使用过“自行车”一词,例如1896年出版的《时务报》在报道3名英国人骑自行车环游地球时,使用的就是“自行车”一词。但当时“自行车”一词远远不及“脚踏车”普及。在清末,中国南方特别是上海地区的报刊较多使用“脚踏车”一词。1902年天津《大公报》创刊时,受南方的影响,也曾使用“脚踏车”一词,但从1904年1月起,该报已基本上以“自行车”取代“脚踏车”。《大公报》是舆论传媒中最早使“自行车”成为固定名词的报纸,此后“自行车”一词在书面和正式用语中,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在民间习语上,还长期称之为“脚踏车”或“单车”。

自行车在中国发展很快,特别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1928年,南京市有自行车590辆,1936年增至8944辆。上海发展更快,是中国的自行车王国。1925年上海公共租界有自行车9800辆,8年后增至29500辆。解放前夕的1948年,上海全市拥有自行车23万辆。发展到如今,自行车已几乎是城市人手一辆,农村户有一辆了。作为一种人力驱动的简便交通工具,一百多年来自行车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仍无其他交通工具可以取代它在寻常百姓家庭中的地位。

摘自:《炎黄春秋》2003年第2期 作者:闵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福建选手何锦櫶回应与“四川甜妹”刘峡君的恋情:全运会开始前几天向她表白了

福建选手何锦櫶回应与“四川甜妹”刘峡君的恋情:全运会开始前几天向她表白了

红星新闻
2025-11-16 13:22:42
铜梁龙中超首秀,泰山前国脚有望加盟!渝媒:4点优势,加盟会双赢

铜梁龙中超首秀,泰山前国脚有望加盟!渝媒:4点优势,加盟会双赢

建哥说体育
2025-11-16 16:31:08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3:12:12
德国恢复18岁兵役制!准备部署80万大军同俄罗斯开战

德国恢复18岁兵役制!准备部署80万大军同俄罗斯开战

项鹏飞
2025-11-13 21:50:49
突发!正式下课,西部倒数第一,2年战绩23胜71负,胜率24.4%

突发!正式下课,西部倒数第一,2年战绩23胜71负,胜率24.4%

球童无忌
2025-11-16 01:03:58
荷兰ASML正式宣布:27台光刻机!美媒:我们根本拦不住,怎么回事

荷兰ASML正式宣布:27台光刻机!美媒:我们根本拦不住,怎么回事

陈博世财经
2025-11-16 17:08:15
范冰冰男友详细资料被扒,离过婚还有一个儿子,对范冰冰爱慕已久

范冰冰男友详细资料被扒,离过婚还有一个儿子,对范冰冰爱慕已久

瞎说娱乐
2025-11-15 15:28:35
斯诺克赛程:19局10胜决出冠军,小特拒绝决赛3连败,新王或登基

斯诺克赛程:19局10胜决出冠军,小特拒绝决赛3连败,新王或登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6 08:01:12
高盛:房价再跌20%,银行也扛得住!

高盛:房价再跌20%,银行也扛得住!

大嘴説
2025-11-15 15:49:59
官方:刘国梁当选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任期至2029年

官方:刘国梁当选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任期至2029年

懂球帝
2025-11-16 08:41:06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甲钴胺,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甲钴胺,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袁医生课堂
2025-11-16 10:58:08
日本进退两难!高市涉台后,中方舰队现身大隅海峡,日媒高度紧张

日本进退两难!高市涉台后,中方舰队现身大隅海峡,日媒高度紧张

青青子衿
2025-11-14 16:51:59
父亲不让孩子手术后续:离开后折返,孩子已得到救治,知情人发声

父亲不让孩子手术后续:离开后折返,孩子已得到救治,知情人发声

观察鉴娱
2025-11-16 16:58:47
苹果加它煮,冬季不咳嗽!简单有效又好喝,香甜顺滑,健脾又养胃

苹果加它煮,冬季不咳嗽!简单有效又好喝,香甜顺滑,健脾又养胃

秀厨娘
2025-11-15 19:17:18
日本网民天塌了!以色列大骂日本:原子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奖赏!

日本网民天塌了!以色列大骂日本:原子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奖赏!

青青子衿
2025-08-11 01:56:11
有没有肠息肉,上厕所就知道?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或有4异常

有没有肠息肉,上厕所就知道?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或有4异常

鬼菜生活
2025-11-16 17:32:09
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批捕,1元购壳资本游戏告终

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批捕,1元购壳资本游戏告终

华夏时报
2025-11-14 17:10:10
已确认,今晚影响上海!断崖式暴跌!嘉定今夜大北风来袭!

已确认,今晚影响上海!断崖式暴跌!嘉定今夜大北风来袭!

创作者_GRCQ
2025-11-16 12:56:06
2025-11-16 21:32:49

头条要闻

日高层:高市早苗今后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

头条要闻

日高层:高市早苗今后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速递!绵阳实高、科一发布秋假放假安排

数码要闻

内存价格暴涨,半成品台式机都来了!笔记本也会遭殃吗?

手机要闻

手机电源键,你真的会用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