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勃列日涅夫:史上最搞笑元首

0
分享至

勃列日涅夫(1906.12.19-1982.12.10),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军队最高领导人。

全名: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俄: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 英:Leonid Ilyich Brezhnev

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今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改任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积极推行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1956年再次当选为党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年开除马林科夫集团后,升任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在结束了赫鲁晓夫的无序而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后,勃列日涅夫的政策总体趋向于保守和僵化,其领导期间腐化和裙带风盛行。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的发展。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对于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是否已经停滞发展,我们需要客观地综合分析。这里提供的仅仅是一种说法。)


对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任内苏联与中国关系长期没有改善。但勃列日涅夫死前发表的1982年“塔什干讲话”,被认为是中苏解冻的早期讯号。

1982年7月,其最后一次检阅苏联军队。12月10日,在莫斯科去世,终年76岁。

因为平庸躲过无数政治斗争,因为无能成为最高领袖

在勃列日涅夫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压根没有人会把这位性格温和、“身材魁梧的美男子”(斯大林语)同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联系起来。出生于1906年的勃列日涅夫,在青年时代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之处,但其升迁之路却异常顺利。1939 年,年仅33岁的勃氏就担任了州党委书记,并在卫国战争中先后担任了第18集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然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勃列日涅夫并未真正上过前线。

战争结束后,勃氏连升三级,从1952年起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并深得斯大林赏识。在当时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中,勃列日涅夫是被公认为能力较弱的人,对谁都构不成威胁。他本人也曾多次“谦虚”地表示过:自己没有领袖的才能,更没有那样的野心。因此,在险象环生的权力场中,勃氏反倒躲过了无数灾祸。

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和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密谋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当时,有人要勃氏给正在度假的赫鲁晓夫打电话,他竟“害怕得差一点昏厥过去,后来被别人强拉硬扯到电话机前”。当听说赫鲁晓夫知道了政变的消息时,勃氏一下子扑到朋友的怀里,惊恐不安地说:“全完了,赫鲁晓夫会把我们统统枪毙的。”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只好推举勃氏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这不是因为勃氏有什么特殊才能,而是因为他平庸、性格温和、没有野心……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当时,在许多人眼中,勃氏不过是个过渡性人物。每当政治局开会讨论重大问题时,勃氏的许多提议经常被否决,本人也多次受到其他成员的批评。为了自己的“威信”,勃列日涅夫甚至不惜向同僚们乞求说:“领导人需要威信,你们帮帮忙吧!”他还曾要求同事:当自己在群众大会上讲话讲到某一处时,请带头站起来鼓掌,以带动群众喝彩。然而就是这个看似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在几年内不动声色地剪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党羽,牢牢坐稳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大位。

一个好猎手、一个飞车族、一个电影迷

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时代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没有发生过任何值得一提的社会动乱。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

勃列日涅夫选拔官员的标准很简单,只要是曾在他的母校读过书,或来自他工作过的地方的人,都有可能获得提拔。在给大量亲信委以重任的同时,勃列日涅夫也在逐渐排挤他不信任的人。以至于苏联著名外交家葛罗米柯曾发过这样的感慨:“我们的政治局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样,有的人突然从这里出现,有的人突然在这里消失。”勃列日涅夫还有强烈的“舐犊之情”,对自己的子女异常“宽厚”,竟用公款为子女营造豪华别墅。他的女婿丘尔巴诺夫也青云直上,在短短十年内,由一名低级军官晋升为上将。

而勃氏本人的个人生活也颇受非议,据他的翻译苏霍德列夫回忆,勃氏有两件事干得极好:打猎和开车。他曾亲眼看见勃氏在打猎时一枪命中野猪心脏。1973年,勃氏访问美国时,尼克松送了一辆“林肯”牌轿车给他。勃列日涅夫马上拉着尼克松坐到车上,在狭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吓得尼克松和坐在后座上的翻译出了一身冷汗。而在勃氏执政后期,他则总泡在家里看电视、看电影,然后再招来他喜欢的演员,给他们颁发各种各样的奖章和勋章。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却开始深入苏联普通公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迪斯科、爵士乐等西方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一度根绝的吸毒现象开始风靡一时,社会治安状况大大恶化。据统计,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大约形成了 2400个黑手党组织,并且这些黑手党大都有官僚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莫斯科已和纽约一样,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大城市之一。

大力推行军备竞赛,发动侵阿战争耗尽国力

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间,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同样巨大的重工业投资,使得苏联的军事力量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苏美之间的力量对比。上世纪60年代,苏联处于美国军事力量的压制之下,而到70年代时,苏联的军力已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此时,美国在国外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在国内则面临着高涨的反战运动和“水门事件”的政治危机;中国则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所以,勃列日涅夫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整个国际形势发展对苏联有利,频频向美国发起挑战。就在这一时期,苏联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被苏联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无一不是亲苏派。这时的苏联自己也承认,其对外政策“在当前条件下具有全球进攻性”。

尽管勃列日涅夫后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卫系统条约》、《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等缓和军备竞赛的协议。然而两国关系却没有就此走上缓和轨道,反而由于勃列日涅夫在1979年悍然发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而陷入了全面对抗。而正是勃氏发动的这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最终耗尽了苏联的发展动力。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的强烈主张下,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 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

然而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俄罗斯人心态复杂看勃氏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6岁。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苏联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积累的无数尖锐矛盾缺乏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使这些矛盾越积越深,社会动乱的能量越积越大,最终随着勃列日涅夫的逝去,一个曾经令人仰视的强国也随之坠入深渊。

然而在勃氏去世20多年后,俄罗斯人却开始怀念这位“忠厚长者”。俄各界对于勃列日涅夫的评价呈现出肯定多于否定的总体态势,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与现在相比具有“公正”的优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统计数据表明,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就上涨到170卢布。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分化为界限分明的贫富两大社会集团。对于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不公正、不平等”的俄罗斯的对立面。根据列瓦达中心的材料,2005年1月,48%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俄罗斯所有的一切都保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的状况会比较好。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处于发展的巅峰期,国际格局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俄罗斯的大国主义传统和实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苏联解体后,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和社会资本主义化之后,俄罗斯始终没有能够找回曾经的大国荣光。而大国意识和强国意识恰恰在俄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中占有重要地位。全俄舆情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俄民众将跻身为世界强国甚至是回归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列为俄在21世纪的战略目标。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人怀念勃列日涅夫及其时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俄罗斯人现在也在反省勃列日涅夫时代。因为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开始停滞不前,这段时间内,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苏联经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从而为苏联的覆亡埋下了隐患。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历史要求俄罗斯人民进行深入思考,维护稳定的代价是什么?稳定又是怎样转化成为停滞的泥淖?俄罗斯今后要实现重新崛起就不得不汲取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惨痛教训,而不能仅仅沉湎于这个时代表面的显赫背后。

史上最搞笑的大国首脑

若要评选史上最搞笑的国家首脑,冠军非前苏联共产党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1964-1982在位)莫属。他要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一把手,勃列日涅夫的水平与所作所为确实和他的地位严重不相称。

勃列日涅夫的翻译霍德列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知识贫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求甚解,往往用诸如“我们将研究研究”、“我们考虑考虑”这类话搪塞对方提出的问题。只要手头没有讲稿,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个弱智的国家最高领导曾闹出许多笑话来。1979年,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卡特私下会晤,他照本宣科,念着为他准备的稿子,当念到划去的段落时,竟转过头去问翻译:“我还要往下念吗?” 1982年9月,勃列日涅夫到阿塞拜疆视察,在阿塞拜疆党员大会上致祝贺词。他拿错了别人为他准备的另一份讲话稿念了起来,居然没有发觉!由于他的讲话与大会毫不相干,台下听众骚动起来,秘书连忙替他换了一份讲稿,他这才明白念错了稿子!

更为搞笑的是,在当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勃列日涅夫致欢迎词。勃列日涅夫把秘书写好的发言稿忘在外衣口袋里,上了主席台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呆了一会儿,勃列日涅夫终于讲话了。他的欢迎词非常费解,谁都听不明白,因为他只是一连把俄文字母 “O”(注:念“噢”)念了五遍:“噢!噢!噢!噢!噢!”原来,他把奥运旗上的五个环,当成了五个“O”!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否定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否定了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对外实行强硬路线,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还派兵进驻蒙古,甚至在珍宝岛与中国军队激战。他又派兵入侵阿富汗,帮助越南入侵柬埔寨。他坚持斯大林主义,恢复斯大林时代的政策。他下令停止对于冤、假、错案的平反,停止对于斯大林的批判。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民经济滑坡,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苏联变得外强中干,国库空虚,国力下降,党内腐败愈演愈烈,高级干部成了特权阶层。腐败像癌细胞在苏联共产党内扩散,埋下了苏联共产党瓦解的危机。

勃列日涅夫还有浓郁的“勋章情结”。以发奖章、勋章的方式颂扬自己治理下的苏联社会,成了勃氏工作日程中最重要的事,并对此走火入魔。他的警卫讲了这样一件真事:勃列日涅夫在看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时,一个护士在一旁说,剧中的侦察员伊萨耶夫是个真实的人,现在还活着,只是被人遗忘了。这一下可算是触动了勃氏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他马上让警卫去了解伊萨耶夫的近况,如住在哪里,现在干什么等等。警卫说,不用去了解,没有这个人,那是电视剧塑造的艺术形象。勃列日涅夫还是不放心,又给安德罗波夫打电话,得到的是同样的回答。怎么办?勃列日涅夫本来是想给这个伊萨耶夫颁发勋章的,人都没有,勋章怎么发?勃氏这时来了聪明劲儿,他把一枚金星勋章授给了扮演伊萨耶夫的演员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从此以后,勃列日涅夫形成了一个习惯,在家里看电视、电影,一旦有喜欢的演员,就召唤过来,给他们颁发各种各样的奖章、勋章。这成了勃氏执政后期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内容之一。

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究竟给多少人发了多少奖章和勋章,已无法统计清楚;但可以说清楚的是,他没少给自己发勋章,仅仅以列宁名字命名的奖章他就得了3次,金星勋章得了19枚!翻看历史照片,坐在主席台上志得意满的勃氏,胸前总是左3枚右3枚地挂着一串串奖章和勋章。

1978年,勃列日涅夫因出版他的文学三部曲《小地》、《处女地》和《复兴》而名噪一时,并获列宁奖金。没想到在他死后3年,有人即在《旗》杂志上指出这3个中篇出自一班御用文人之手,真正作者并非勃列日涅夫。这是勃列日涅夫为历史提供的又一个笑话!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像往常一样服下安眠药后睡觉,却再也没有醒来。当警卫人员到点请他起床时,发现他已停止了呼吸。他跟斯大林一样,直到撒手归天,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了权杖!

时间一晃过去了20多年,勃列日涅夫的名字仍常常出现在俄罗斯的各种场合,挂在老百姓的嘴边,不过不是怀念,而是对他进行讽刺。说唱艺术家彼德罗相在舞台上装出一副臃肿不堪的样子,嘴角歪斜,学勃列日涅夫说话:“今天,我……代表……苏……苏联政府……授予您勋……章……”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将来有没有“官禄命”,不需看八字,只看出生时的4个斤两

孩子将来有没有“官禄命”,不需看八字,只看出生时的4个斤两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09:10:57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孤傲何妨初
2025-11-08 08:59:15
期待,就在今晚!

期待,就在今晚!

国际在线
2025-11-09 20:12:38
张不开嘴别尬演!廖凡“吃鸡腿”,扯下了假吃演员最后的遮羞布

张不开嘴别尬演!廖凡“吃鸡腿”,扯下了假吃演员最后的遮羞布

陈意小可爱
2025-11-08 05:49:47
别再傻傻交公粮了!顶级伴侣都在用的“性爱心法”,让你欲罢不能

别再傻傻交公粮了!顶级伴侣都在用的“性爱心法”,让你欲罢不能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10 00:10:02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极目新闻
2025-11-09 08:05:44
胡歌一家3口现身上海乐高,小茉莉坐推车好可爱,黄曦宁阻止拍照

胡歌一家3口现身上海乐高,小茉莉坐推车好可爱,黄曦宁阻止拍照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9 14:19:06
17年后,“艳照门”迎来反转,王晶爆料内幕,陈冠希可能不是元凶

17年后,“艳照门”迎来反转,王晶爆料内幕,陈冠希可能不是元凶

包饺子ai剪辑
2025-11-09 10:18:19
日本迎来巨变,可能会引爆中日战争

日本迎来巨变,可能会引爆中日战争

利刃号
2025-10-08 18:31:30
金价,突然爆了!

金价,突然爆了!

最江阴
2025-11-09 10:12:44
刚刚确认!台风将对上海有影响!网友崩溃:立冬了,就问离不离谱……

刚刚确认!台风将对上海有影响!网友崩溃:立冬了,就问离不离谱……

环球网资讯
2025-11-08 21:31:31
意甲江河日下趋势明显,国米能否抵挡史上第二高价求购压力?

意甲江河日下趋势明显,国米能否抵挡史上第二高价求购压力?

肥强侃球
2025-11-09 22:36:18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柏铭锐谈
2025-11-07 18:20:50
瓜帅:谢尔基能带来特别的东西;我们需要B席展现的竞争力

瓜帅:谢尔基能带来特别的东西;我们需要B席展现的竞争力

懂球帝
2025-11-10 00:44:18
突击清查“三非”人员,印度人这事闹大后,深圳的反应速度封神!

突击清查“三非”人员,印度人这事闹大后,深圳的反应速度封神!

华史谈
2025-11-09 12:32:00
你绝对想不到!网友对出轨能否原谅的惊人回答!

你绝对想不到!网友对出轨能否原谅的惊人回答!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0 00:10:02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顾史
2025-11-06 21:21:48
一身有品位的打扮,选对一双合适的鞋子真的很重要

一身有品位的打扮,选对一双合适的鞋子真的很重要

牛弹琴123456
2025-11-09 18:20:08
重磅!证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利好哪些板块?下周A股行情预测

重磅!证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利好哪些板块?下周A股行情预测

虎哥闲聊
2025-11-09 08:17:26
不止电池升级那么简单!Model Y新增长续航后驱车型

不止电池升级那么简单!Model Y新增长续航后驱车型

热点科技
2025-11-09 18:27:38
2025-11-10 01:03:00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游戏
家居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旅游要闻

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宝安“湾区聚宝季”宠粉上大分

尺度太大被迫降级16+?灵笼团队做了款剧情演出降维打击的二游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