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敬桂(长江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意义重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色,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深刻认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战略定位:巩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产生的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首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过去一段时期,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统”的功能弱化,甚至出现“空壳化”,导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失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绝非回归“大锅饭”,而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与机制创新,激活“统”的功能,使“分”的活力与“统”的优势相得益彰,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与升华。
其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维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的根本保障。农村拥有庞大的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若集体经济组织虚化,这些资产易被侵占或闲置,农民权益无从保障。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核心在于明晰产权、健全组织、完善治理,确保集体资产管好用好、保值增值,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从制度上防范两极分化。
第三、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离不开关键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数据等资源,具备了承接和应用智能农机、生物技术、数字农业等先进科技成果的更好基础,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载体和广阔的实践空间。
第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应对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凸显,家庭分散经营面临挑战。强有力的集体经济组织能有效整合资源、应对市场风险、提供公共服务、凝聚留守人群,避免农村主体缺位,为重塑乡村治理与社区凝聚力提供经济与组织基础。
二、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实现路径:激发资源优化配置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有效形式,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资源开发型。引导村集体对未承包到户的耕地、林地、“四荒”地、水面以及闲置宅基地、房屋等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通过自主经营、租赁、入股等方式,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仓储物流、民宿康养等产业,变资源为资产。
二是资产运营型。对村集体原有及政府投资形成的各类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权登记,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市场化运营。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商铺、农贸市场等,获取稳定租金收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产业带动型。支持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服务联盟或产业化联合体,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加工销售等全链条服务,延伸产业链。鼓励以资金、资产、资源入股龙头企业,构建“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融合发展型。顺应产业融合趋势,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村集体可牵头整合资源,打造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提升综合效益。
五是服务创收型。鼓励村集体承担政府委托的乡村环境整治、小型设施管护等公共服务,获取相应报酬。积极拓展农村电商、金融保险代办、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开辟新的收入渠道。
三、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作用:打造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生活条件的重要力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一是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集体经济组织能有效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及新业态。通过领办市场主体,构建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夯实增收基础。
二是成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实力增强的集体经济组织,可利用收益投入村内道路、水利、数字网络、人居环境整治等,弥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同时可资助养老、托幼、文化、医疗等公益事业,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三是成为乡村有效治理的“稳定器”。集体经济实力与治理能力密切相关。有了集体收入,村级组织为民办事有了物质基础,号召力、凝聚力增强。可通过设置公益岗、奖励先进、帮扶困难等方式,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化解矛盾,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是成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助推器”。集体经济收益归成员共享。通过健全分配机制,确保公平分享增值收益,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性局面,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对低收入群体发挥兜底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四、着力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的质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质量是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第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夯实“清晰化”基础。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厘清资产底数,科学确认成员身份,稳步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将资产量化到人。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激活沉睡资产。
第二,创新运营机制模式,激发“市场化”活力。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依法赋予法人资格。推动村“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分离,减少行政干预。鼓励探索资源发包、物业租赁、资产参股、混合所有制等多元路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专业化”动能。实施“头雁”工程,从致富能手、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管理层。加强专业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探索引入职业经理人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规划师等专业人才以多种形式服务集体经济发展。
第四,优化政策支持体系,营造“最优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整合涉农资金。落实税收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产品。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探索点状供地等灵活方式。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第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筑牢“规范化”防线。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保障成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项目专项审计,严肃查处侵吞、挥霍集体资产等行为,确保资产安全与增值,赢得群众信任。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必须坚持以巩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以服务农民、富裕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经营主体质量为核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
移步微信公号 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关注官方视频号C位观察Insight,看书本上学不到的新鲜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