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李迅雷解读“十五五”: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0
分享至

*网易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出品|网易财经智库

编辑|杨倩 主编|杨泽宇

《汇智十五五》第二期:对话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随着“十四五”规划临近收官,“十五五”规划成为经济领域焦点议题。在此关键节点,网易财经智库推出《汇智十五五》节目,第二期对话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围绕资本市场趋势、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房地产周期调整、地方债务化解及中美关系走向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理解当前经济形势、把握未来趋势提供专业视角。

李迅雷认为,“存款搬家推动牛市”的说法是错误的,在他看来“存款搬家”更多的还是与房地产周期相关。为了缩短房地产下行周期,他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1、“存款搬家”去炒股是误解,散户为何永远是“七输二平一赢”?

自去年“9·24”以来,A股市场迎来一波反弹,指数从2800点下方攀升至4000点,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然而,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股市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风格切换难以预测。

针对市场上“存款搬家推动牛市”的说法,李迅雷并不完全认同。他指出,9月居民存款数据仍在上升,与“存款搬家”的预期相悖。股市上涨更多是风险偏好提升的结果,而非居民储蓄的大规模转移。

李迅雷强调,股市难以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股市可以增加少部分人的财产性收入,但大部分股民的收入并未显著增加,甚至还在减少。”他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的研究称,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全球主要股市无论牛熊,均未显示出对消费的显著拉动作用,即缺乏普遍的“财富效应”。

究其原因,李迅雷认为,高换手率和交易成本是关键。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导,且散户的换手率要大大超过机构,交易高度集中在市值300亿以下的中小盘股票。“我们300亿市值以下的A股盈利,只占到整个上市公司总利润的10%左右,但是交易量要占到70%左右,这也是导致了A股市场大家追逐的都是价差收入,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股息收入。”李迅雷解释道。频繁交易带来的手续费损耗,叠加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导致“七亏二平一赢”成为散户的常态。

2、缩短房地产下行周期,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对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应该怎么做?”,李迅雷认为要尽量缩短房地产的下行周期。他分析道,房地产的顶点出现在2021年5月,此后行业进入缓慢回落通道,并带动了上市公司总利润、白酒等多个关联行业在同期见顶。

“我们对房地产周期的认识还是不够。”李迅雷指出,如同日本房地产下行周期持续了20年一样,中国居民部门也从2022年后开始了“缩表”进程。“存款搬家发生的时间,是在房地产上行周期当中,就是居民的存款在减少,居民的债务率水平在提高,等到房地产上行周期结束了,那么居民部门要缩表,因为他们觉得贷款买房没有财富效应,就想着现在已经贷的房贷,能不能提前还掉。这就是我们对整个居民部门的行为的分析,这个大方向要清晰。”他分析道。

对于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李迅雷提出了一个具体建议: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一个规模约5万亿元的“房地产稳定基金”。他解释,考虑到楼市市值高达约300万亿元,是股市市值的3倍左右,所以,以此对标9·24以来股市维稳的力度和资金规模,“房地产稳定基金”的规模不能太小,5万亿左右比较合适。该基金可通过收储等方式进入市场,以稳定房价预期。

“房地产是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中比重最大的产品,兼具投资和消费属性。”李迅雷说,“稳住房地产,才能稳住居民财富,才能缓解中小银行的不良率压力。”

3、黄金短期追高需谨慎,长期仍看好

谈及当前热门的黄金投资,李迅雷分析,今年黄金涨幅已超56%,创历史罕见水平,核心驱动力来自五方面:一是特朗普政府的地缘政治操作,加剧全球不确定性;二是美国财政部持续发债,市场担忧债务违约风险上升;三是美元贬值推动贵金属升值;四是全球进入债务驱动时代,货币规模扩张支撑金价;五是美股下跌促使资金流向黄金避险。

尽管长期看好黄金,但李迅雷提示短期风险:在历史上,黄金一年涨超50%的情况极少,今年涨幅已远超预期,继续大量买入需谨慎。后续还是看好黄金的未来,但短期要打个问号。

4、给投资者的建议:避免追涨杀跌

把握分化中的“二八”机会

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李迅雷给投资者提出两大核心策略:

一是规避追涨杀跌,优先考虑避险。当前全球权益资产估值均不低——美股涨势已久、日本股市市盈率高企、A股科技股市盈率创历史新高,他建议,“宁可持有现金,也不要匆匆忙忙地去应战”,全球经济进入债务驱动时代,不确定性加剧,避险应放在首位。

二是把握分化中的“二八”机会,李迅雷表示,行业层面,科技、机器人、创新药等新兴产业处于上升期,传统产业因产能过剩持续下行,需聚焦趋势向上的领域;企业层面,头部效应凸显,美国“七巨头”贡献标普500指数超50%涨幅,中国虽暂未出现类似企业,但需耐心等待优质标的,避免在无序竞争中盲目选择。在无法判断企业前景时,宁可持有现金,冷静观察、等待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汇智十五五》系列往期策划:

第一期 对话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成立新组织

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成立新组织

通信头条
2025-11-18 23:10:27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公子麦少
2025-11-18 14:34:30
15万乌军突袭红军城!七万俄军七万被反包围,普京棺材本赔光?

15万乌军突袭红军城!七万俄军七万被反包围,普京棺材本赔光?

拉风的萤火虫牛市梦
2025-11-18 07:50:03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那些看得见的老照片
2025-11-04 15:02:18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虎嗅APP
2025-11-16 17:00:32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娱乐圈圈圆
2025-11-17 20:41:24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黎兜兜
2025-11-17 22:12:41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读懂世界历史
2025-11-17 18:06:29
李沧好思得圈完钱就闭店!创始人为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家长们疑遭遇职业闭店陷阱

李沧好思得圈完钱就闭店!创始人为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家长们疑遭遇职业闭店陷阱

易瞰青岛
2025-11-18 13:38:28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阿校谈史
2025-11-14 16:38:17
继三上悠亚后相泽南宣布引退!为粉丝硬撑4年爆哭8min泪洒台湾!

继三上悠亚后相泽南宣布引退!为粉丝硬撑4年爆哭8min泪洒台湾!

素然追光
2025-11-19 00:24:10
个人抵押经营贷利率普遍降至2.5%左右

个人抵押经营贷利率普遍降至2.5%左右

中国经济网
2025-11-18 08:08:04
西方突然意识到,中国准备干大事,战略储备已布局整整20年!

西方突然意识到,中国准备干大事,战略储备已布局整整20年!

华人星光
2025-11-18 11:24:58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7 13:59:26
国民党副主席反转亲中言论炸锅,蓝营市长集体翻车表演。

国民党副主席反转亲中言论炸锅,蓝营市长集体翻车表演。

李博世财经
2025-11-17 16:59:12
2025-11-19 03:59:00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