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雳 时浩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相关产业代表,国内光伏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吸引了上市公司跨界追光。
数据统计显示,仅在2022年国内就有近70家上市公司入场布局光伏行业,包含产业链上游的硅片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到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在这些投资环节中,电站项目最受市场关注,保利、碧桂园、美的、海尔、中国燃气等其他行业巨头先后宣告入场,总投资企业超过30家,电池组件方面同样受到关注,该部分以N型和TOPCon为主,宏润建设、钧达股份、正业科技等18家上市公司计划投资生产。
跨界方式上,各家上市公司选择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无论是通过并购其他企业,亦或者筹资投建光伏项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跨界转型的公司,多在主营业务下滑后才谋求新业务发展,依靠行业炒作风口,部分企业股价市值飞涨,多个基金实现了业绩爆发。
钧达股份成功转型,华夏钟帅回报近9亿
钧达股份是成功转型光伏的代表性企业之一。2021年前,钧达股份以生产汽车仪表板、保险杠、门护板等内外饰件为主营业务,受产业景气度下滑及新冠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9月,钧达股份收购光伏电池制造商捷泰科技51%股权,隔年公司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并剥离亏损的汽车饰件业务,全面转型光伏行业。
电池片是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捷泰科技主要产品大尺寸(182mm&210mm)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5%,性能位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具体出货量方面, PVInfoLink此前数据统计显示,公司2022上半年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产能方面目前规划年产能达到53.5GW。
收购捷泰科技对于钧达股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仅从经营数据来看,2018-2020年钧达股份三年间营收分别为9.02亿元、8.27亿元、8.59亿元,对应净利润4183万元、1723万元、1355万元,在2021年9月捷泰科技并表后,标的企业当年便为公司贡献营收、净利润16.89亿元、4951万元,不过,受传统汽车业务拖累,当年钧达股份亏损1.79亿元。
2022年,捷泰科技业务进一步快速增长,全年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对应营收、利润分别约为120亿元、7.2亿元。钧达股份在此前的年报预告中,预计全年可实现净利润6.8亿元-7.8亿元,扣非后约为4.6亿元-5.6亿元。
依靠优质资产带来的经营数据,2021年7月起,公司股价自18.96元/股最高达到267.23元/股,一年多时间里综合涨幅14倍,即使经历阶段性回调,截至2023年2月15日收盘,公司当前167.90元的股价相比初始阶段依然有超过8倍的增长。
(2021.07-2023.02,周线)
良好的经营水平吸引了机构投资者关注。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共有61只公募基金持有钧达股份0.16亿股,当中大多数基金于2022年第二至第四季度中间买入,而在2021上半年之前,其并未现身于任何一家产品的重仓股名单。
华夏行业景气是最早投资钧达股份的公募产品,2021年第三季度,钧达股份首度现身华夏行业景气重仓股名单,管理该产品的基金经理钟帅当季买入637.07万股上市公司股票,同年四季度再度加仓20.88万股,此后,随着上市公司股价不断拉升,2022年钟帅逐步抛售钧达股份,截至2022年末,其持股数已降低至275.99万股。
钟帅在钧达股份的持有期间赚得了接近9个亿。具体来看,按建仓期间公司平均股价估算,2021年三、四季度华夏行业景气花费成本合计约为1.87亿元,2022年第一、二季度,上市公司平均股价约为73.24元/股、85.49元/股,当期钟帅分别少量卖出59.91万股,13.57万股,当年三季度,钧达股份股价快速增长,钟帅同期抛售266.63万股股票,此后的第四季度,其再度减持41.85万股,四次卖出累计套现约5.73亿元,另外,根据2023年2月15日最新股价计算,华夏行业景气目前持有的275.99万股对应总价值约为4.63亿元,扣除成本后套现+浮盈合计8.49亿元。
整体投资风格而言,钟帅是一名偏好一次性买入足够数量股份的基金经理,纵观华夏行业景气持仓,在其持有期较久的股票中,盛新锂能、航锦科技、德赛电池均有上述特征,其中,航锦科技、德赛电池在买入后处于震荡区间,钟帅并未过多进行调仓变化,盛新锂能在去年8月后进入了股价下行区间,对此,钟帅选择不断增持以降低成本,持仓数据上,盛新锂能作为华夏行业景气第一大重仓股,2022年2季度该基金持有1053.78万股,当年四季度,相关持股数已达1929.64万股,接近翻倍,但因下半年公司股价综合跌幅超过37%,极大拖累了产品业绩表现,当年四季度华夏行业景气亏损5.06%,低于业内均值水平的-0.35%,同类排名也位于中下。
仕净科技爆发,红土创新盖俊龙出彩
与钧达股份相似的是,仕净科技也因光伏行业需求爆发,业绩快速增长而获得公募机构青睐。仕净科技是以提供工业污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以环境污染协同处理技术应用为核心,根据客户不同处理需求,针对各类复杂污染物提供定制化、精细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2上半年,受益光伏高景气度,公司光伏废气设备需求暴增,根据业绩预告,仕净科技2022全年净利可达8900万元-1.01亿元,同比增长53%-74%。此外,在2023年1月9日,仕净科技计划以不超过112亿元投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当中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建设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项目建设计划分为两期。市值表现上,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2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00%。
与业绩爆发节点相对应的是,2022年三季度起,逐步有基金产品重仓股名单出现仕净科技,根据Wind数据,2022年三季度共有12只公募基金重仓仕净科技,合计持股数267.87万股,截至四季度末,相关数据已增长到20只、735.13万股。回到单个基金层面,红土创新基金旗下的红土创新新科技股票、红土创新科技创新3个月定开混合、红土创新新兴产业混合、红土转型精选混合等多只产品于三季度买入仕净科技,而这当中多数产品均由基金经理盖俊龙负责。
盖俊龙目前在管产品6只,合计规模12.70亿元,从类型上来看,其管理的产品规模普遍较小,且半数为封闭/半封闭基金。以盖俊龙管理期最长的红土转型精选混合(0.82亿规模)为例,该基金自盖俊龙2018年12月末接手运作以来累计任职回报173.53%,按年份拆分细看,其主要跑赢市场的年份为2020、2021两年,分别为62.25%、42.85%,位于同类438/2031、78/2125。
需要注意的是,盖俊龙产品的主要收益并非全部来源于季度末披露的基金重仓股,其管理产品回报似乎更多来源于频繁换手调仓,2020年6月-2022年6月5个报告期内,红土转型精选混合换手率大幅增长,对应基金换手分别为334.78%、470.25%、765.49%、1140.92%、945.52%,其管理的其他产品换手率也呈现同样趋势,2021年以后均维持在10倍左右水准。
盖俊龙频繁调整仓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收益水准,但随着管理产品数量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基金经理将难以长期维持高换手的投资风格,且从季度表现来看,盖俊龙快速认亏止损的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产品波动,2021年至今的八个季度,红土转型精选混合部分月份大幅跑输市场,而后又实现阶段性快速增长,过山车似的净值波动使得投资人持仓体验并不会很好。
资本炒作≠机构投资
资本从不说谎,与上述已经有实际业绩的公司比较,现阶段上市公司多是在主营业务下滑的背景下跨界光伏,而该类型公司也均未获得机构青睐。
以过去两年因新能源概念炒作的江苏阳光为例,2021年12月19日,江苏阳光公告,彦淖尔市政府、乌拉特前旗政府与集团签订了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框架合作协议,公告前一个交易日,江苏阳光股票一字涨停,公告后的20、21两日,公司再度涨停。2022年3月9日,公司再发公告,计划以20亿注册资本成立光伏业务子公司,3月9日至16日,六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52%;4月1日,宣告于包头市建设200亿光伏项目,12月8日,该事宜因资金问题中止,转与宁夏石嘴山市政府签订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和年产10GW拉晶切片、10GW电池片和10GW组件项目合作。
尽管江苏阳光股价重大波动多与光伏制造相关,但在主营业务上公司目前仍以纺织服装为主要方向,且并无过多光伏技术积累,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企业跨界光伏均为请代工模式,即将项目交给市场上成熟的光伏大厂代工,体现在基金持股上,至少在光伏业务实际开展前,并未有一家基金重仓该公司股票。
2022一年涨了三倍的牛股绿康生化存在着相似局面,自去年7月宣布6倍溢价收购江西纬科切入光伏胶膜行业后,公司股价一路上涨,年度涨幅达381.32%,位列2022年十大牛股(当年新股及北交所个股除外)之首。不过,相关收购今年1月末刚刚宣告完成,并不能体现在2022业绩。2022全年,公司预亏0.93亿-1.3亿元,经营暂无好转迹象。高额溢价收购收购背后,倘若绿康生化未来业绩不能兑现,其市值将存在巨大泡沫,因而,目前没有一家公募基金敢于大手笔建仓布局。
除去上述两家企业,明牌珠宝、皇氏集团、沐邦高科等近期也先后宣告布局光伏计划,交易所也对相关企业下发了问询函。
对于这些没有机构敢于重仓的股票,其普遍存在以下特征,第一是公司属性上其当前主业与光伏基本毫无关联,技术积累不足;第二,公司主营业务多数增长停滞或处于下滑区间;第三,货币资金余额与计划投资金额差异巨大,以明牌珠宝、绿康生化为例,根据2022年三季报,明牌珠宝、绿康生化当前在手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1.07亿元、3471万元,然而拟投资金额却达到100亿元、60亿元。
因此,要想实现大资金投入,需要当地政府进行资金支持及相关补贴,同时进行大额银行贷款,这对于主营业务本就处于下滑的公司来说,倘若业绩未来无法按预期变现,那么高企的负债率会进一步加大公司经营压力,资金链或将因此产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