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蔡昉最新解读经济!

0
分享至

*网易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蔡昉(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60s要点速读:

1、很多财富管理者把眼睛盯在中等收入群体上,未来中等收入群体相对中国14亿人口来说还是较小的群体。未来十几年时间是我们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年人、刚刚脱贫的农村人口、农民工等一切的特殊群体,他们都面临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应成为金融和财富管理的对象和盈利来源。

2、我们应对当前的家庭消费不足,收入不足,应对长期的需求制约,归根结底,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要调整政府作用的结构和方向,所以这些东西都要求政府有新的支出,有更大规模的支出。

3、财政的作用相对于货币政策将来会更加重要,财政的支出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更贴向于民生,更贴向于社会福利。这些也会影响我们的金融和财富管理。

正文:

最近几年我们不断对新出现的人口数据感到惊讶。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到1.3,是世界上最低的之一,显著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它的含义是什么呢?对于研究人口问题的人很清楚,第一,这么低的生育率不是一天出现的,一定是多年,长期以来的低生育率。低于2.1这个总体水平,也就是积累到一定时间以后,人口惯性过去以后,这么低的生育率一定导致人口的峰值和负增长。去年我们又知道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低到千分之0.34,在统计意义上说已经非常接近于零增长了。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了14%,它的含义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定义:老年人民超过7%就叫做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叫老龄社会,超过21%就是极度高度老龄化社会,日本现在就是,我们大概十年以后进入这个时期。

所有这些预测明显早与联合国2019年进行的人口预测,实际结果大概数年提前于联合国2019年最近预测。大家从这个图可以看到,人口达到峰值,老龄化超过14%的水平都是早与预期的。联合国与时俱进,今年做了新的预测,这个新的预测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非常直接相关了。

根据新的预测,大概在今年或者明年,中国人口到达峰值,进入负增长,同时印度的人口超过中国了,而且将来的差距会非常显著。我们不再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了,这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我们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个不是周期的,不是稍纵即逝的,几乎可以说是永远的。同时从2023-2035年来看,人口大概每年以千分之1.5的速度减少,劳动人口也会加快减少,比原来设想速度还要快,设想一下20-45岁最好就业年龄段每年有四五百万规模在决定意义上减少,同时老龄化加深。

我认为需求,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制约。首先,人口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变量,过去我们看到的少,因为大部分人关注的是短期的经济波动,周期性。如果从长时间看,大概在20年前,有些机构预测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变量,也就是等式右边的变量里只有一个,就是人口增长速度,这是日本的一个机构。事实也证明日本的经济增长完全随着人口变化发生,除了短期的波动之外。

过去我们人口和经济增长是减速的,首先人口总量效应是导致消费低迷的一个因素,人就是消费者,人的增长速度慢了或者负增长了,消费一定会受到影响。第二是增长效应或者个叫收入效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也一定会放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消费。因此,我们从人口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和居民消费增长看,三者是一致的,都是下行的,未来会出现人口的负增长,GDP的增长率还会更低。这些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压抑我们的居民消费。

同时,也有一个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发达国家很多老年人的工资水平是根据他的年资决定的,年纪大了收入水平比较高,退下来以后保障水平也还可以,甚至还有财富的收入,因此老年人一般还会比年轻人收入水平高一些,但是他们也有不愿意消费的倾向,所以在学界还产生了一个叫做退休消费之谜,中国没有这个,因为中国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上低于年轻人,同时他退休后还会出现一些后顾之忧,要为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孙子辈来着想,因此他更倾向储蓄,较少消费,所以消费力和消费倾向都比较低。因此随着年龄消费支出水平是下降的,老年人你剔除了他的医药支出之外,他是支出水平最低的一个人群,这是人口年龄结构效应。

对于未来的世界,世界都在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期间,大家都不生孩子了,短期不生孩子会成为新常态,因此世界老龄化趋势,人口负增长或者人口停滞都会成为一个趋势。对于预测,有不同的观点,古德哈特提出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成为新趋势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回来,我们会告别通货紧缩时代。这很难说,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胀是有原因的,第一中国没有出现,在出现很高通胀的美国、欧洲,日本也没有,它的根本原因还是供应链的问题,还是原油价格等问题导致的。因此还有一批学者,比如萨默斯很重视通胀,他对美国的政策会提出批评。比如克鲁格曼,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会认为通胀是过渡性的,是短期现象。从长期趋势看,老龄化还是让世界经济在较长期停滞状态中,长期的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可能导致高负债,这个因素是全世界的趋势。从中国未富先老的特征来看,我们预计未来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的、常态的、持续的制约,这是我们必须转变的观念。

我们可以观察经济形势,也可以观察比较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我们可以从长期、短期、供给、需求两侧,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这是三个维度来看多种组合。我今天讲人口冲击,这是长期的需求侧的宏观冲击,同时我们还要应对眼前的冲击,现在新冠疫情还在影响经济增长复苏,这个冲击是短期的,也主要是需求侧。当下很多人讲消费的问题,这个可以从微观来看,相应的就是我们的政策取向应该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来成为我们保持未来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主要矛盾方面。过去十年,我们说如何提高和稳定我们的潜在增长率,今后十年、二十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让需求侧因素来满足你的潜在增长率,能够实现你的潜在增长率,同时,应对短期冲击也非常重要。

我们来把长期和短期的举措放在一起观察一下,它实际和我们人口负增长时代是一个衔接点。

在人口负增长时代,国家的政策,企业的决策,个人的选择,其实都会发生一些关注点的转变。人口其实在资源的动员、资源的配置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人口负增长意味着资源动员的增量减少。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重新配置,我们讲财富管理的时候,讲金融的时候,过去可能是为了做大蛋糕,其实未来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蛋糕。经济增长的常态制约,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转变,也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这个挑战应该转变,帮助我们在很多重大决策中作出新的转变。

为什么我们也关注短期,因为短期会影响长期,短期不是冲击性的、一次性的,不留疤痕的,而且很可能会留下这个伤痕,它会影响长期的常态。很多人在研究周期问题的时候,危机冲击问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效应,叫做磁滞效应,这是从物理学里面借鉴来的。它就是讲一次冲击会造成伤痕,这些伤痕的结果是导致你回不到冲击之前的常态上,不再回到那个轨道上,你在新的轨道上,这个新的轨道通常是一个较低的新常态。很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长期趋势是这么变的,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冲击就会让你的变化提前到来,过早进入新常态,让你没有时间应对。

当前新冠疫情干扰了就业,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而这个消费的不足也恰好遇到了我们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常态制约的关键点,两者一交汇就会留下疤痕,这个疤痕就导致磁滞效应。我们今天讲应对政策的时候,比较多的还是着眼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不仅仅是生产者这个市场主体,还有消费者这个市场主体,还有家庭,后者是决定需求能不能回升,从而你的经济复苏和长期增长能不能可持续的关键。

同时,我们应对当前的家庭消费不足,收入不足,应对长期的需求制约,归根结底,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要调整政府作用的结构和方向,所以这些东西都要求政府有新的支出,有更大规模的支出。

我发现一个规律,各个国家确实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比重是提高的,后来人们告诉我其实你这是老生常谈。早在多年以前,一个德国的经济学家瓦格纳就得出这个结论,叫做瓦格纳定律,说瓦格纳定律是一般规律,我们应该遵从这个一般规律。政府支出占比提高最快的,达到它应有的水平期间正好是12000美元到24000美元区间,这个区间是什么呢?就是中国从现在,我们去年超过了12000美元,到2035年的目标,所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正是这段时间,13年的时间,因此我把它叫做瓦格纳加速期,意味着在这个期间我们应该显著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同时调整政府支出的结构,从直接的经济活动中减少一些,更多放在社会保护,社会供给,社会福利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叫做福利国家的建设期。特别是从短期来看,给居民直接发钱,发消费券好像不太合理,其实没有什么不太合理,它本来就是政府履行这个时期特定职能的其中应有之意。不让消费回归正常,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复苏。

最后,这对于金融发展有什么含义,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归纳一下我前边分析的,有几个崭新的变化,今后我们的金融发展也好,发展模式也好,运行机制也好,产品的创新也好,都应该考虑这些新的因素。

第一,供给侧的制约到需求侧制约的变化,哪怕最简单的设计一个产品还是要考虑这一点。我们金融的创新已经达到了无所不能的水平,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前发生的事都告诉我们,正面的负面的都可以做到。随着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能力进一步显著提高,因此你知道这个方向是往东还是往西,其实你都能够有应对的办法,但是你判断了方向,可能你使的劲越大,你失误可能性越大。

第二,财政的作用相对于货币政策将来会更加重要,财政的支出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更贴向于民生,更贴向于社会福利。这些也会影响我们的金融和财富管理。

第三个是市场主体本位,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主体到家庭本位的变化,家庭是我们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单位,是消费的基础单位,是影响需求因素的,因此这个变化可能也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最后一点,很多财富管理者把眼睛盯在中等收入群体上,未来中等收入群体相对中国14亿人口来说还是较小的群体。如果扩大一点,看到未来这十几年时间是我们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年人、刚刚脱贫的农村人口、农民工等一切的特殊群体,他们都面临着一个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应该成为我们金融和财富管理的对象和盈利来源。

(整理自蔡昉于7月30日在“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的发言,主题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未经本人审定。)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7年退伍回家,火车上有个姑娘悄悄塞我一张纸条,改变了我的人生

87年退伍回家,火车上有个姑娘悄悄塞我一张纸条,改变了我的人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
2024-04-26 03:06:11
劳塔罗妻子:有两个人朝我的汽车吐口水,这真的很愚蠢

劳塔罗妻子:有两个人朝我的汽车吐口水,这真的很愚蠢

直播吧
2024-04-26 09:10:17
五年前购入的俄制防空系统,土耳其恐将部署到伊拉克边境 专家:或与伊朗有关

五年前购入的俄制防空系统,土耳其恐将部署到伊拉克边境 专家:或与伊朗有关

红星新闻
2024-04-23 19:19:55
突然猛拉!彻底爆了

突然猛拉!彻底爆了

中国基金报
2024-04-26 12:41:25
欧盟反对也没用,匈牙利宣布:批准中国首次参加塞匈石油管道项目

欧盟反对也没用,匈牙利宣布:批准中国首次参加塞匈石油管道项目

美食阿鳕
2024-04-26 08:28:22
国际能源总署称中国是最大赢家,已经断档领先,西方望尘莫及

国际能源总署称中国是最大赢家,已经断档领先,西方望尘莫及

军事作家陈曦
2024-04-25 14:48:37
傅崐萁下午赴陆预告:重头戏在周六

傅崐萁下午赴陆预告:重头戏在周六

金瓯一统
2024-04-26 10:17:00
刚刚,原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被查,他的继任者去年主动投案

刚刚,原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被查,他的继任者去年主动投案

医院院长
2024-04-26 11:31:38
大搞权色、钱色交易的“老虎”,在市委书记、副省长等岗位上敛财超千万

大搞权色、钱色交易的“老虎”,在市委书记、副省长等岗位上敛财超千万

政知新媒体
2024-04-25 18:02:29
女子吐槽燃气费翻倍后丈夫遭“约谈”,昆山回应

女子吐槽燃气费翻倍后丈夫遭“约谈”,昆山回应

新晚报
2024-04-26 07:44:24
孙铭徽更博:16年9个赛季 没有遗憾和保留 广厦我爱你杭州我爱你

孙铭徽更博:16年9个赛季 没有遗憾和保留 广厦我爱你杭州我爱你

直播吧
2024-04-25 22:40:13
马特-巴恩斯:哈登在快船不需要每晚都做自己 他不用有太大的压力

马特-巴恩斯:哈登在快船不需要每晚都做自己 他不用有太大的压力

直播吧
2024-04-25 22:10:03
九千万英镑!曼城锁定顶级中场,高层不愿重蹈覆辙,瓜帅笑了

九千万英镑!曼城锁定顶级中场,高层不愿重蹈覆辙,瓜帅笑了

祥谈体育
2024-04-26 10:59:10
弯道超车失败了?马斯克正式宣布,外媒:华为6G还能保持领先吗?

弯道超车失败了?马斯克正式宣布,外媒:华为6G还能保持领先吗?

疯狂小菠萝
2024-04-25 18:59:25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尚曦读史
2024-04-05 10:52:47
约基奇哥哥打人后续:暂无处罚可观战G3 丹佛警局已联系被打球迷

约基奇哥哥打人后续:暂无处罚可观战G3 丹佛警局已联系被打球迷

罗说NBA
2024-04-26 05:35:09
王毅同布林肯举行会谈

王毅同布林肯举行会谈

BRTV新闻
2024-04-26 09:34:34
带状疱疹,鸡蛋就能治

带状疱疹,鸡蛋就能治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4-24 21:27:04
印尼爆冷,有点可怕的是申台龙赛后发言!头脑清晰,韩国无缘奥运

印尼爆冷,有点可怕的是申台龙赛后发言!头脑清晰,韩国无缘奥运

小豆豆赛事
2024-04-26 12:09:36
人社部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养老金调整通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

人社部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养老金调整通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

社保小达人
2024-04-26 07:31:54
2024-04-26 15:06:44

财经要闻

24年后再产纯净水 农夫山泉为何要打自己脸

头条要闻

中国女留学生在澳失联在泰国被找到 家人被骗超百万元

头条要闻

中国女留学生在澳失联在泰国被找到 家人被骗超百万元

体育要闻

库里当选最佳关键球员 10项数据联盟第一

娱乐要闻

金靖回应不官宣恋情结婚的原因

科技要闻

中国车企“五常”激战北京车展

汽车要闻

2024北京车展 比亚迪的自驱力让对手紧追猛赶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亲子
房产
家居

艺术要闻

艺术名画︱爱尔兰画家大卫·科因的刀画作品

数码要闻

酷冷至尊 Cooling X 台式电脑国行上市:水冷散热侧板,33999 元

亲子要闻

东亚小孩为何容易原谅父母?三个心理因素推动

房产要闻

涉及黄埔、番禺、增城!广州新一轮大规模征地启动

家居要闻

光影之间 空间暖意打造生活律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