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网易研究局|川普让制造业重回美国有多不靠谱?

0
分享至
川普一直都致力于把海外的工厂迁回美国,但资本天生是逐利的,制造业重回美国到底可行吗?

出品|网易研究局

作者|惠杨

今年一月份,川普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时承诺将推进制造业工作岗位重回美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提出将迫使苹果将产品生产线从国外转移回美国。 3月份,川普又重申这一话题。据日媒上个月报道,苹果公司已经向富士康以及和硕联合这两家iPhone手机的重要代工厂提出要求:研究将iPhone组装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美国。据悉,富士康半数以上销售额来自苹果的订单,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和硕则因成本考虑拒绝苹果公司这一要求。苹果真能迁回美国?中美到底哪里更适合开公司?制造业重回美国的难点在哪?

苹果迁回美国 绕不开的成本账

把苹果迁回美国的心思不是川普一个人动过,制造业回流美国也不是川普第一个喊的。奥巴马曾于2011年建议乔布斯在美国生产iPhone,乔老爷子表示也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媒体分析过不可行的原因。首先,苹果iPhone 90%的零部件都在其他国家制造,即使苹果选择在美国组装iPhone,仍然需要从国外运回所有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的原产地大部分在亚洲,比如屏幕、芯片、镜头等,物流成本是不是钱?并且一旦苹果的供应商出现任何问题(比如罢工,比如工会搞事情等等),苹果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解决。远的不说,国内几家知名的手机厂商如小米锤子魅族等多次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导致产能不足,如果苹果在新机发售的时候产能严重不足,那消费者很可能就转向其他品牌了。那你可能要说,把生产元器件的流水线也搬回美国不就行了?这样只会花更多的钱,进一步提高iPhone的成本。而且原材料也不是全部产自美国,比如铝合金手机壳就很难在本土生产,因为美国铝矿石储量非常低,需要从几内亚和澳洲大量进口才行。还有稀土元素,中国垄断了全世界85%的产量,量大质优还便宜,你买不买?进口完矿石,还要有对应的冶炼厂,建厂又是一大笔钱。

(iPhone6零件来源国与地区 来源:CompareCamp)

即使美国不差钱,流水线工厂建起来了,工人也是个大问题,川普想的是创造工作岗位,但这些工厂的蓝领工作和美国人才结构符合吗?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直都很发达,而美国流行的是所谓的大学高等教育,像富士康流水线那样的技术工种,美国产出显然比中国少多了,中国光人口基数这一点就可以完胜。库克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表示,在中国制造iPhone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力便宜,而且中国工人技术更好,更能吃苦耐劳。美国劳工成本过高且相对之下效率较差,以同样召募8,700名工程人员并管理20万名组装工人的状况来比对,在美国需耗时9个月,但在中国只要15天。

再说个题外话,川普还要堵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这会不会进一步导致人工成本飙升?有人说iPhone在美国生产,成本将会提高一倍以上,这个可能夸张了,据估算,考虑到雇佣工人、培训工人、购买设备及从海外运回零部件的成本,在美国生产的iPhone成本将至少上涨50美金。当然了,未来美国也可以雇佣外国劳工去苹果流水线,只是有多少人愿意去?

当然,苹果在美国开工厂也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比如土地便宜、贷款利息低。虽然据估算美国蓝领工人的工资比中国高得多,但组装成本其实并不是主要成本,而美国资源也有优势: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五分之一,工业用电价格是中国的一半,运输成本还不到中国的一半。问题是美国根本没必要这样折腾,据华尔街日报测算,中国制造的产品55% 的利润其实是被美国人赚走的。

真要苹果返回美国,如果美国政府开出的各项优惠力度不大,库克很难答应,毕竟苹果近几年技术创新乏力有目共睹,市场份额也有下滑的趋势,如果再大幅提高售价,消费者会买账吗?这下可好了,三星炸机苹果涨价,搞不好中国手机厂商”或成最大赢家“。

不得不说的资本成本与人力成本

不单单是苹果,川普一直都致力于把海外的工厂迁回美国。9月份,川普称自己的减税、废除金融监管和改革贸易政策的经济改革计划将在十年内创造2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并将推动美国经济每年增长4%。12月8日,据媒体报道,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行政总裁孙正义准备大规模投资美国初创企业,他对已经是美国候任总统的川普称,软银将在美国初创业投资500亿美元(约3900亿港元),创造5万个新职位。川普还提议把美国企业回流本土的海外资金税率从目前的35%降低到10%,以促使更多资金回流,并投资于美国国内。再加上未来可能的减税政策,川普似乎铁了心要促增长保就业,只是,美国真的比中国更适合开公司吗?

(图为特朗普会见主要科技企业高层 但大佬们的脸色耐人寻味 图片来源:网络)

判断企业在哪建厂的因素非常复杂,但核心因素还是资本回报率。只说苹果这一家典型公司显得有失偏颇。

仅以沪深300和标普500为例,看净资产收益率(简称ROE,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标普500为14.1%,要高于沪深300的11.1%。不过ROE和负债有关,不够准确,美国企业普遍负债率较高,标普500成份股的资产负债率的算术平均数为64.6%,高于沪深300的55.4%。负债多了资产就少,在取得同样的利润的时候净资产越少ROE就越高。中国融资成本也较高,沪深300成份股平均利息支出(9.96%)占营收比例要远高于标普500(2.04%)。

不过,中国净利占营收比例却比美国高,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网易研究局表示,中国企业偏制造业的多,研发费用低工资也低,管理费用也不会太高,这属于制造业红利。”研发费用还是很重要的,美国的企业更倾向于花钱研发,做大蛋糕以便于让更多人分配到红利,这样工资也高,最后赚得更多,“他表示,”净利占营收比例这一指标不能只看比率,应该看净利的绝对值。“

从中美两国制造业时薪来看,美国官方公布的10月制造业时薪为20.6美元,而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年薪为55324元人民币,按照8小时工作制折算成时薪大概是3.85美元。不过,从实际制造成本上来看,中国效率较低。去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报告称:如今在美国平均花1美元生产的东西,在中国需要花费96美分。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在过去10年增加了两倍,从2004年的4.35美元/每小时增加到去年的大约12.47美元/每小时。而在美国,按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从2004年至今增长了不到30%,达到22.32美元/每小时。

换句话说,如果单纯比工资,我们确实还很低。但如果加上工资对应的产出,并进行调整之后,得到的结论就是:我们生产的东西,成本跟美国人已经差不多高了。这样来看,其实人力成本并不能成为企业在哪建厂的核心因素。如果将来机器人慢慢取代工人,人工成本会被拉得更低。

制造业重回美国有多不靠谱

“制造业重回美国”这个话题如果展开来说,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本局仅从宏观角度略窥一二。

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稳增长保就业一直都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川普的理念就是把产业资本全部拉回美国,大搞基建搞投资加上建厂拉动就业,想以此促进增长。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

川普的理念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逆全球化政策砸烂全球分工体系。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收入水平以及技术水平都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比较优势,所有产业全部回流美国,全球分工体系就差不多崩溃了,各国制造业的效率都会降低。以前适合各国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则变为不管适不适合,都要美国来做,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进口国,几乎会摧毁全球分工体系。比如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早已经完成了去工业化,现在是以金融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支撑着经济,如果英国首相现在下令,搞一个“制造业重回大不列颠”,现实吗?全球分工体系崩溃后,全球贸易体系自然就随之破灭,那时候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带来的负外部性也会反制美国经济发展。

第二,美国巨额债务难以支撑川普版“4万亿”。人民日报12月11日发布整版评论,批评美国政府“借新还旧、寅吃卯粮、威胁世界经济安全”。

川普想要大兴土木搞基建促就业,这需要钱,钱从哪里来?财政赤字啊,财政赤字需要发行国债,我们先看下历史:1933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国债水平提升到当时GDP的40%,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使美国国债激增到GDP的近120%,这一比例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战后美国国债规模一路下降,到1980年只占GDP的32.5%。1981年里根刚入白宫的时候,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持有净债权1407亿美元,到1985年,美国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1986年,美国净债务总额2650亿美元,2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到里根1989年离职的时候,净债务总额已经高达5320亿美元。在2008年至2016年间,美国名义GDP累计增长仅为25%,政府债务却增加了1倍。2016年9月美国2016财年结束之际,美国国债高达19.5万亿美元,是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06%。美国的总债务规模更是惊人,已经攀升到约6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57%。

(美国未偿国债历史走势 来源:wind)

巨额国债带来的负面效应首先就是高额的利息,目前,美国政府每年为其债务支付近2.5%的利息。接近20万亿的总规模,就意味着一年要花掉近5000亿美元。有报道指出:“联邦债务规模越大,联储要保持低利率的压力也就越大。”现在美联储还在加息周期(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三点刚刚加息25基点),即便1个百分点的加息,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年要多掏20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美国2015财年财政收入也仅仅才3.2万亿美元。

大规模发债还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也会造成贫富差距加剧,美国本身的基尼系数在发达国家已经算很高了(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较高,所以拿中国和美国对比意义不大)。在通货膨胀这个大前提下,川普说还要给中国这个最大贸易进口国加45%的税!Word妈,这样美国的物价是不是要飞到天上去?里根执政的时候还知道大量进口廉价日本商品平抑物价,轮到川普上台,反而要加税了。业内有分析说真正对中国加税估计不可能,但给美国国内企业大幅减税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国内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都在想尽办法给富士康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川普会减税,我们不能吗?

(世界各国基尼系数与人均GDP分布图 来源:CIA factbook)

事情并没有川普想象得那么美,美国财政赤字逐渐加剧,美联储货币政策骑虎难下,可以说,川普上台后短期内可操作的空间并不大——财政政策没钱,货币政策没空间。就如同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川普的经济新政核心集中体现为“减税+基建+加息”,减税和基建将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而加息将加大还债成本,这一财政扩张与货币收紧的政策组合存在严重的矛盾与冲突,结果难免使债务负担呈现滚雪球式增长。

不仅仅人民日报认同这一看法,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最新看法也是反对川普搞“四万亿”的。耶伦在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要让美国重新实现完全就业,“财政刺激并非明显必要”。她警告称,“决策者必须要把债务占GDP的比重纳入考量”,并对减税计划到底能否改善经济及生产力提出质疑。尽管川普曾声称要换掉耶伦,但耶伦这次很硬气:“我是这么考虑的,我是由国会参议院确认了我的四年任期的,美联储主席的任期并不是非要跟美国总统的任期保持一致的……我确实计划任满我的四年任期。”试问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决策者都和川普“对着干”,又如何不让人怀疑川普上任后的执行力?

其实,从另外一个维度也可以说明中国相对于美国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GDP正在高速增长中,伴随的货币供应量(M2)也保持高位,国民收入增加快消费能力强,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显然比低速增长的国家大。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可能规模效应要更好。美国经济存量已经很大,盘活存量是关键,再想高速增长困难很大,尤其是想打破原有的世界规则体系。一旦失败,将会对外输出巨大的经济风险,甚至诱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

(中美GDP增速对比 来源:wind)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商人,川普显然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sametimes naive",能不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还得先看他上台后政策到底能实行几分。(联系邮箱:hui_yang@corp.netease.com)

网易研究局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财经推出的一档热点解读和知识科普类栏目,针对热门财经事件和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让专业更简单,让财经更有趣,打造有态度的专业财经评论。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

往期精彩推荐:

网易研究局|险企举牌之外 万能险你还应知道这些

网易研究局|你的名字火爆背后:日本差点没新海诚

网易研究局|监管层断其粮草 姚振华会举起手来吗?

网易研究局|雾霾再袭京津冀 钢厂复产是元凶?

网易研究局|RMB是20年来最坚挺货币之一

网易研究局|央企利润下滑 高管薪酬为何逆势增长

网易研究局|豪车加税 消费税或将成行业"杀手"?

网易研究局|新加坡GDP断崖式下跌 中国能学到啥?

网易研究局|印度废钞运动 一场国家级经济实验

网易研究局|雾霾的经济账本:损失究竟有多大?

网易研究局|成品油调价窗口来袭 油价涨多跌少?

网易研究局|李嘉诚商业路线解码:超人大战黑天鹅

网易研究局|人民币贬值刺激不了出口也难保房价

网易研究局|楼市调控两月 房产大佬的钱都投哪了

网易研究局|中国疯狂抛售美债背后的四大真相

网易研究局|和机器人抢饭碗的时代 你能赢吗

网易研究局|东北经济陷低谷:人才外流有道理?

网易研究局|31省GDP数据出炉 不要急于叫好

网易研究局|上海催缴房产税 这次又是狼来了?

网易研究局|川普赢了!一图读懂他的经济政策

网易研究局|特朗普与中国商业大佬的"爱恨情仇"

网易研究局|川普愿望清单:上台或先干这五件事

网易研究局|换做是你 你也不会支持董小姐

网易研究局|人民币汇率大跌 央妈为何如此平静

网易研究局|贾跃亭的质押股权会不会引爆

网易研究局|贾跃亭拿1元年薪 乐视股价就能止跌吗

网易研究局|林张大论战!一图看懂核心观点

财经热点资讯

[滚动]他判了,约1090亿,无期! (12-10 10:21)

[滚动]个人网贷全面接入征信系统 别怕,必须要有本人授权! (12-10 09:36)

[滚动]暴跌80%,市值蒸发超3635亿,海底捞,还在寻“底” (12-10 09:26)

[滚动]意大利退出一带一路,会有什么影响? (12-10 02:35)

[滚动]又一券业并购来了!浙商证券"瞄准"国都证券 (12-10 02:09)

[滚动]新闻女王佘诗曼,扶不起TVB (12-10 00:59)

[滚动]文科都是服务业?张雪峰该不该道歉? (12-10 00:13)

[滚动]董承非、林园等最新研判出炉 近期机构罕见一致加仓! (12-09 23:53)

[滚动]财务造假!这家A股公司或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2-09 23:53)

[滚动]不放炮了,大摩抄底A股! (12-09 23:26)

[滚动]美一票否决停火决议引众怒:面对高度腐烂的加沙婴儿尸体,白宫正 (12-09 18:01)

[滚动]何猷君本人也太矮小了,奚梦瑶穿拖鞋都比他高! (12-09 18:01)

[滚动]多家券商发布2024年展望:A股将转向成长风格占优,市场有望迎来 (12-09 17:26)

[滚动]广州市原副市长王东,被查 (12-09 17:21)

[滚动]美国再对三家中企下手 (12-09 17:16)

[滚动]300亿对赌协议将到期 王健林再断臂求生 (12-09 16:31)

[滚动]山东阳谷县一载有5人出租车倒翻入水沟,周边群众纷纷开展救援, (12-09 16:26)

[滚动]134亿资金,入场抄底 (12-09 16:14)

[滚动]缩水400亿!发生了什么? (12-09 16:14)

[滚动]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赵子忠: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12-09 15:41)

[滚动]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致敬长期主义,激发增长新活 (12-09 15:30)

[滚动]2007年,深圳夫妻获赔1700万拆迁款,钱拿到手后果断离婚 (12-09 15:01)

[滚动]19岁女子上悬赏公告因“高颜值”受关注:现已履行全部款项结案 (12-09 15:01)

[滚动]从2.5万家到1.2万家,正新鸡排陷入关店危机 (12-09 14:56)

[滚动]32岁少妇领低保,离过3次婚有4个同居男友,深夜钻小树林被误杀 (12-09 14:51)

[滚动]激战72小时1个旅损失殆尽,伤亡率震动以军,加沙敢死队惊艳亮相 (12-09 14:46)

[滚动]心痛!一对情侣在清晨同时死亡,这是一件悲惨的事件! (12-09 14:21)

[滚动]妻子满足丈夫房事要求,可丈夫却粗暴对待,于是她杀死两个儿子 (12-09 13:56)

[滚动]欧文伤退独行侠灭开拓者升西部第三 东契奇32+10引3人20+ (12-09 13:46)

[滚动]太惨了,连续36个跌停,7次腰斩,从24跌到2毛,里面散户怎么办? (12-09 13:41)

[滚动]5个被封禁的千万级网红今何在:有的复出被封,有的销声匿迹 (12-09 13:36)

[滚动]中国白酒行业30年变迁史:央视标王到茅台霸王 (12-09 13:34)

[滚动]黑蚁资本何愚:只要有变化,都有新机会 (12-09 13:30)

[滚动]又一家!IPO撤单 (12-09 13:14)

[滚动]个人LP,凉凉? (12-09 13:08)

[滚动]碧桂园杨惠妍:家族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 (12-09 13:01)

[滚动]轰21+20生涯之夜吞16连败:文班亚马沦为数据刷子 波波维奇该背锅 (12-09 12:16)

[滚动]家族“砸锅卖铁”支持公司 碧桂园能否力挽狂澜? (12-09 12:16)

[滚动]勇士被翻盘有多悲催:29失误科尔时代之最+21年最差 被三杀不冤 (12-09 12:16)

[滚动]突发!沙特王子坠机身亡,普京前脚刚走,是巧合还是美杀鸡儆猴? (12-09 12:1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津今日将迎今冬第一场雪局地有大雪 气温低迷最高温仅3℃左右

天津今日将迎今冬第一场雪局地有大雪 气温低迷最高温仅3℃左右

极目新闻
2023-12-10 13:54:35
江苏企退人员,养老金2900元和5800元,医保返还金分别划入多少?

江苏企退人员,养老金2900元和5800元,医保返还金分别划入多少?

碎月导师
2023-12-10 12:30:03
悲惨!广东东莞2岁男童掉入面包机被搅拌身亡,亲生父母悲痛欲绝

悲惨!广东东莞2岁男童掉入面包机被搅拌身亡,亲生父母悲痛欲绝

快文娱乐
2023-12-10 11:29:16
什么是“坩埚”,上千度的钢水都无法熔化它,这到底是个啥材料

什么是“坩埚”,上千度的钢水都无法熔化它,这到底是个啥材料

森罗万象视频
2023-12-07 17:52:36
“乞丐县长”何家庆:吃猪食、流浪3万公里,却让数万人脱贫致富

“乞丐县长”何家庆:吃猪食、流浪3万公里,却让数万人脱贫致富

楚千寻
2023-12-09 15:37:49
中国股市:重磅利好,下周,A股迎来史诗级行情?下周行情展望

中国股市:重磅利好,下周,A股迎来史诗级行情?下周行情展望

二十一画
2023-12-10 09:30:03
民政部:去养老机构探视,鼓励探视人员在固定区域而非共同生活区与老人见面

民政部:去养老机构探视,鼓励探视人员在固定区域而非共同生活区与老人见面

红星新闻
2023-12-10 16:45:17
NBA赚大了 湖人詹姆斯成摇钱树 季中赛决赛门票最贵近万元一张

NBA赚大了 湖人詹姆斯成摇钱树 季中赛决赛门票最贵近万元一张

厝边人侃体育
2023-12-09 16:07:44
深夜,大众正式“买下”小鹏!

深夜,大众正式“买下”小鹏!

踏雪理财
2023-12-09 09:43:06
伤情出炉!徐杰韧带撕裂悬念揭晓,徐杰姐姐发声,球迷盼早日康复

伤情出炉!徐杰韧带撕裂悬念揭晓,徐杰姐姐发声,球迷盼早日康复

大咖唠体育
2023-12-10 09:33:08
王思聪正式接管万达,王健林早就做了两手准备,不愧是老狐狸

王思聪正式接管万达,王健林早就做了两手准备,不愧是老狐狸

张哥侃数码
2023-12-10 01:05:22
卖房人开始崩溃了

卖房人开始崩溃了

大胡子说房
2023-12-07 12:40:34
强降雪今天到!山东这些地区大到暴雪!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预警……

强降雪今天到!山东这些地区大到暴雪!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预警……

齐鲁壹点
2023-12-10 15:41:18
拥有上海价值1500万房子,失业后外企技术总监用Model Y开网约车

拥有上海价值1500万房子,失业后外企技术总监用Model Y开网约车

码流逆行
2023-12-10 11:29:07
甲流来袭,记得要专门准备4样东西,关键时刻起大作用

甲流来袭,记得要专门准备4样东西,关键时刻起大作用

山东讯息
2023-12-06 14:38:47
她是清朝第一美人,嫁人后被乾隆霸占,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她是清朝第一美人,嫁人后被乾隆霸占,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纪实社会百态
2023-12-01 11:22:21
听我一句劝,国产车自信过头了,该清醒清醒了

听我一句劝,国产车自信过头了,该清醒清醒了

创作者_T9AM
2023-12-08 12:13:36
武大教授汤某的21条账单,揭开了他和小14岁的二婚妻子的婚姻真相

武大教授汤某的21条账单,揭开了他和小14岁的二婚妻子的婚姻真相

半夏吃瓜妹
2023-12-10 12:45:25
八村塁季中锦标赛场均9.7分3.1板1助 投篮命中率50% 三分45%

八村塁季中锦标赛场均9.7分3.1板1助 投篮命中率50% 三分45%

直播吧
2023-12-10 16:33:54
解清帅邯郸养家生活被曝,低保困难户!养家叔叔和大爷供他上大学

解清帅邯郸养家生活被曝,低保困难户!养家叔叔和大爷供他上大学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2-07 20:30:33
2023-12-10 17:30:44

财经要闻

中国最牛地级市,房价跌停板打开了!

头条要闻

月薪5.9万总监因公司不开离职证明索赔99万 法院判了

头条要闻

月薪5.9万总监因公司不开离职证明索赔99万 法院判了

体育要闻

开赛至今 你们真挺让人失望的

娱乐要闻

摇滚人的浪漫 郑钧演唱会上表白刘芸

科技要闻

比亚迪销量涨股价跌,投资者怕它拼不过华为

汽车要闻

2024款福特电马售23.98万起 动力续航全升级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游戏
数码
房产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教育要闻

中考化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日本会社《勇者斗恶龙》SavePoint服务 仿教会证婚

数码要闻

《漫威蜘蛛侠2》粉丝声称:TGA上的奖都被抢光了!

房产要闻

最高直降91万!大兴黄村「晓月和风」推出一口价房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