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图集:香港论坛之圆桌对话
网易财经12月16日讯 以“重建改革逻辑”为主题的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建银国际研究部副主管及首席经济师刘红哿在香港分论坛上表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短期内是不会被取代的。
刘红哿称,上海要在2020年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划,变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年来,香港很多专业人士认为遭受很多的挑战,尤其是2015年人民币率先开放和自由兑换,如果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要参考香港、伦敦、纽约等城市的情况。
刘红哿表示,香港短期内是不会被取代的,一个是法制政府,一个是自由市场,短短的八个字,要落实在中国的治理架构,哪怕是一个城市的治理架构都要经历很大的挑战和漫长的过程。大家看到上海自贸区初步的法则是想当中国第一个法制政府的城市,上海想成为法制政府的话,要想实现的话,需要漫长的过程,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国际市场都认可香港在这些方面领先的优势。
刘红哿指出,上海即使成为在岸的国际金融中心后,香港依然有自己的优势,香港作为人民币最大、最好和条件最便利的离岸市场地位是不可取代的,香港要做的内容就是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投资和开发,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文字实录:
刘红哿:我是做股票市场的,因此讲讲切身的体会。上海要在2020年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划,变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年来,香港很多专业人士认为遭受很多的挑战,尤其是2015年人民币率先开放和自由兑换,如果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要参考香港、伦敦、纽约等城市的情况。
香港短期内是不会被取代的,一个是法制政府,一个是自由市场,短短的八个字,要落实在中国的治理架构,哪怕是一个城市的治理架构都要经历很大的挑战和漫长的过程。大家看到上海自贸区初步的法则是想当中国第一个法制政府的城市,上海想成为法制政府的话,要想实现的话,需要漫长的过程,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国际市场都认可香港在这些方面领先的优势。
上海即使成为在岸的国际金融中心后,香港依然有自己的优势,香港作为人民币最大、最好和条件最便利的离岸市场地位是不可取代的,香港要做的内容就是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投资和开发,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香港将来的定位
我有不成熟的想法,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将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会面临联交所同样的问题,大家认为股票中有大部分是周期性的中国性股票,大家认为决策和投资故事找不到投资和炒作的空间,上市公司的结构是否可以更加的多元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周末的时候,推出新的OTC教育系统,凡是满足OTC教育系统的公司,都会自动的转到创业板,但是香港的创业板是非常死的,投资者无法在里边进行交易。如果港交所要继续维持亚太区的中心,在新的粤港澳的框架下,是否可以有意识的向中国或者是亚太区的科技中心进行转型。大家看到纽约和旧金山和硅谷形成明显的区别。
中国有非常好的科技公司,例如可以翻一倍甚至是翻十倍或者是翻百倍的科技企业,为什么不引进这样的公司。有的专家说,香港的土地贵,在香港进行创业是不太可能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是否可以进行科技创新,吸引全国大量的科技人才,吸引他们到前海或者是自贸区,形成优势之后,就会产生优势的科技公司,如果形成硅谷效应的话,这些公司无论是在OTC市场,或者是香港市场挂牌和上市的话,就会源源不断的形成循环。香港上市公司的形式就活跃了,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