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5月20日讯 “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不是融资问题,而是风险管理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贸易教授许斌接受网易财经专访时表示。“以目前成功的例子来看,中国企业多以高并购价格取胜。而金融企业在国外兼并收购就是跟着企业走,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应该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提供各种咨询,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帮助。但很显然,现在中国的金融机构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而这背后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还是人才的缺乏。”
许教授认为,中国金融机构对企业走出去缺乏支持的最主要原因仍取决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改革还刚刚起步。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在国外建立里一些网点,但是他们的业务还是比较单薄,还不能支持比较复杂的跨境兼并收购。“目前有些政策上面的支持我们可以做得到,比如说国开行可以用丰厚的资金、较低的利率来支持国有大型企业。但是中国目前也正在鼓励民营企业能够尽快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这个时候找中国国有银行就显得不够,这些民企只能找一些有国际经验的国际银行,找不到人,就只好用自有资金来做,这对他们很局限。”
许斌表示,企业走出去受困的局面需要改变,不仅需要企业、金融机构做出变革,更重要的是金融政策的推动。 “中国的金融目前还是以国有为主导,很多的金融改革还没有完全的到位,包括利率的市场化。走出去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由国家政策作为主导来支持,同时更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市场化。”许斌表示,“尽管市场化的速度会比较慢,国有的支持会比较快,但这个时间是一个协调的问题。但未来也会分两步走,随着市场改革进一步进展以后,以后中国的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包括改制后的股份制银行,他们会更加注重。这是一块非常大的利润,因为在国外融资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是走出去的非常大的力量。人才方面的问题都将是直接影响这一速度的重要因素。”
“中国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段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给予比较大的支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已成为第一第二的制造大国,现在国内生产能力已经饱和了,很多企业都被迫的走出去,要
转移。有些向更加发展中的国家转移生产方式,还有一些向汽车行业,像吉利,技术上更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国家有一个战略,希望那些石油企业、资源企业能够在国外占领资源的高地。所以这些在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资产相对比较便宜的时候,我们相对利用得也比较好,是一个切入口。即便在金融危机之前,我们走出去的步伐
也已经开始了,比如中投公司,这是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积累很多外汇储备有关系,因为外汇储备多了以后,需要分散化投资。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够进行资源以及国外的企业优质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