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都会有一段传奇般的发展史,故事或许陈旧不堪,但却一定经久不衰。今天我们要说的品牌,前身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台湾代工厂,最开始只有一间没有窗户的小办公室,后来因为为多家著名的网络供应商代工制造了多款倍受欢迎的流动装置,而首次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而后与领导业界的原设备生产商OEM合作推出智能终端产品,以高端智能起家,历经16年,如今在手机领域中,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它就是HTC。
HTC於1997年由董事长王雪红及执行长周永明创立,曾是全球最大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代工和生产厂商,同时也曾是微软Windows Mobile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在智能掌上终端刚刚兴起之时,垄断了Windows Mobile手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旗下拥有Qtek通路及dopod多普达品牌。
而在Android系统的产品硬件对轰的之时,HTC也依然守住了自己的领地,并赶超了诸多老牌厂商。作为一个追求创新及体验的品牌,HTC始终在探求产品道路的同时,努力使自己变得完美,可以说改变从未停止。
说到HTC的发展,可能要从PDA时期说起了,HTC成立之初并没有很成功的产品,知名度也不是很高,1998年3月,Kangaroo Palm PC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台被微软NSTL认证合格的掌上电脑产品,这是HTC发展历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也是HTC获得的无数“第一”中的第一个。
Kangaroo Palm PC
同年的5月份,这款掌上电脑成为了全球第一款正式量产销售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接纳,HTC也进入了调整期,而正是在这段时期,HTC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代工厂商,为惠普、康柏等老牌公司生产代工产品,也为后来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DA
接下来在后来研发出的iPaQ将HTC推向了更高峰,确立了HTC在PDA市场的领先地位。2000年06月,第一部掌上型电脑iPAQ36XX正式量产出货,iPAQ当时也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里功能最强之PDA。
首次创新---掌上智能与手机融合
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厂,连当时PDA的老大HP,从设计到生产都交给HTC一手包办,HTC其实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过创新的血液却改变了这家代工厂的命运。2002年,HTC代工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搭载微软Pocket PC Phone Edition软件平台的Wireless Pocket PC,将掌上智能展现给了人们,在那个时期,HTC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后来正好赶上HP和COMPAQ合并,HTC突然萌生了在PDA中加入电话功能的想法,当时,PPC和phone的界限还分得很清,所以HP并不买单,一时之下带电话功能的PDA的想法陷入了困境,几乎就要胎死腹中。
庆幸的是,英国著名移动运营商O2看中了HTC这款带电话功能的PDA产品,于是向HTC下订单并取名XDA,随后由HTC代工的PPC Phone都沿用了XDA名字,区分不同的产品在后面都加上了相应的具体型号。由于这部PDA手机是新鲜实物所以当时国外卖得非常好欧洲其他运营商也都看好这款产品纷纷向宏达HTC下订单所以最终延伸出了O2、Qtek、T-Mobile等多个版本,而HTC也正是在这时开始了手机领域的崛起之路。
PPC Phone
随着全球3G通信网络逐渐进入普及阶段,手机生产厂商纷纷意识到视屏通话与高速数据传输等3G通讯业务将成为未来通讯服务的主体。
2005年5月,HTC再次来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D900,这款是全球第一台搭载Windows Mobile 5.0系统的3G智能手机。视屏通话与高速数据传输服务让智能手机在办公与社交应用方面,真正达到了摆脱电脑束缚的目标。
HTC D900
2006年11月,支持GPS并内置导航地图的P3300实现了HTC让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走的更远”的承诺,也对高端智能手机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在这一年中,HTC发布了全球第一台微软Smartphone平台的3G手机。
HTC P3300
转型由贴牌开始
之前说到PPC,相信很多朋友会先想起多普达,对多普达无论是在PPC领域还是smartphone领域给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多普达一直专注做智能手机。而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没有完全搞懂多普达与HTC的关系。
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1日由台湾宏达HTC和威盛电子共同出资组建最初由宏达HTC的王雪红担任董事长。为了避免HTC代工和自主品牌的双重分身所以后来董事长改由威盛监察人丁秀凤担任。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中国台湾工厂在台湾新竹,主要的经营项目是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的产品设计PPC phone、PDA营销、业务以及客户服务业务遍布台湾、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
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在国内没有自己的手机牌照所以当时销售的产品同都打上了CEC的标志借助CEC的牌照销售所以当时很多人误认为多普达是CEC旗下的一个品牌其实多普达和CEC只不过是合作的关系。事实上,多普达是宏达HTC的全资子公司多普达是其自有品牌。通俗的讲多普达的东家就是HTC,负责操作多普达在国内运营。而HTC则是台湾的一家原始设计制造商自己设计产品给其它品牌贴牌的厂商。
多普达手机的鼻祖---多普达686正是在多普达贴牌时期推出的一款经典智能机,对此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能够想到,在早期的多普达产品上除了有多普达的LOGO之外还会有CEC的LOGO。而后来,在多普达取得了正式牌照可以独立销售之后,多普达的产品中就再也没有CEC的LOGO了。
多普达686
多普达借助686这款PDA手机知名度迅速提升,由于只专注于智能手机,所以多普达的全线产品都是高端的智能手机,大陆行货贵得离谱,水货多普达手机在国内市场上也十分兴旺。
所以在许多人眼里,多普达的PPC智能手机非常强大,其实并不是多普达强大而是其东家HTC强大。开始的与CEC贴牌的策略,现在看来也是为后来的全面转型做铺垫。事实上,多普达在国内高端的定位也的确足够深入人心。
而随着国内手机智能化进程的加速,HTC抓住了最佳时机,所以于2007年5月8日并购了智能手机经销商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一举脱掉多普达的“外套”,由幕后走到了台前,以手机厂商的身份正式站在了世人面前。至此,HTC的彻底度过了贴牌到独立的转型期。
创新升级 钟情触控技术及系统优化
当HTC站在世人面前后,HTC也认识到了触控体验及系统优化的重要性,于是于2007年6月5日发表了“阿福机”---HTC Touch,搭载自行研发的TouchFLO接口,首先运用直觉式触控屏幕,运用指尖即可开始导览。
HTC Touch
HTC Touch
随后又积极参加由Google主导34家公司携手创建的“开放手机联盟”,与Qualcomm、T-Mobile和Motorola等厂商携手发展Android行为平台。为日后作为Android阵营的先驱做第一手的准备。
HTC Touch Diamond(钻石机)
而备战Android智能机的同时,HTC也没有放弃其WM系统手机的研发进度,于2008年先后发布了两款HTC Touch Diamond(钻石机)及HTC Touch Pro(钻石机侧滑版),让人们领略到了高端手机这个词的含义。
HTC Touch Pro(钻石机侧滑版)
而后又于2008年9月16日发布了搭载TouchFLO 3D,分辨率晋升至WVGA的HTC Touch HD。在当时,该机被认为是iPhone最大的竞争手机。随之而来的HD2及HD7因可以刷入多系统,更是被大家赞誉其为神机,时至今日,神机HD2之名也会被人们时常提起,赞为佳话。
HTC Touch HD
HTC Touch HD2
HTC Touch HD7
安卓手机的鼻祖
2008年09月24日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日子,而HTC T-Mobile G1(代HTC Dream)有幸成为了首款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至此,HTC这一品牌真正的被大家所认识,并广为流传。
HTC Dream的发布使手机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
HTC Dream
后来,HTC G1在市场上的表现也证明,Android是个十分有潜力的平台。在尝到了首款Android手机的甜头之后,HTC又推出了第二款安卓手机HTC Magic(G2)。
HTC Magic(G2)
同时,HTC也充分发挥了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取消了实用意义不大的侧滑全键盘,并加入了导航轨迹球,一时间也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奉为女生必买之神机。
在HTC Dream与HTC Magic两款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被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与用户认可后,HTC趁热打铁,继续推出了全新的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HTC Hero。
HTC Hero
HTC Hero首次搭载了全新的HTC Sense UI,多媒体、通讯与社交功能可以在手机的主屏幕上轻松完成,并且拥有独特的人体工程学外形设计,一举夺得了巴塞罗那“移动通讯世界大会”上的最佳移动终端奖。至此,HTC Sense UI代替TouchFLO成为了HTC智能手机的标准界面。
HTC EVO 4G
伴随着全球3G通讯业务的广泛应用,为未来而准备的4G通讯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预备中。而已经习惯于创造历史的HTC在2010年6月又提前推出了EVO 4G,一款支持WiMAX网络的准4G手机。同时强大的硬件性能配合丰富的多媒体及社交应用功能,让HTC获得了更多的智能手机用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接连胜了四场后,HTC似乎迷醉于新机发布的成就感中,大玩机海战术,于是我们看到,自2010年至今,仅3年的时间,HTC就已推出了几十部手机。而2012年8月,HTC的市值首次超越竞争对手诺基亚,也是对HTC发展策略的认可。
战略失策致业绩惨淡
不过凡事有两面,一个策略再好,也不可能助一家厂商永垂不朽,随着手机市场竞争力的转变,战略失策的HTC的业绩直线下滑,自HTC 2011年11月下调营收预期以来,其净利润连续五个季度下滑,至2013年第二季度,可能受到了HTC One的刺激,营收情况有明显提升,不过与去年Q2相比,同比下降了83%,可贵的是,HTC还是成功的实现了盈利。
HTC One
过去一年来,其机海战术、中高端定位、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忽视以及低调的营销策略都成了外界诟病的对象。
而今年也成为了对HTC发展来说尤为重要的一年,在如今手机市场的竞争大潮中,稍有不慎,便会被对手落下千里万里。
精品化转型扭转乾坤
而HTC似乎对这一点也有所领悟,一再强调将由“机海”转向“精品化”,HTC One正是精品化的诚意之作,不得不说,HTC的想法还是很正确的,因为随着硬件比拼时代的结束,我们可以看到硬件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不重要。
曾经的HTC凭借自己的创新力和锐气,在其他厂商纷纷选择主攻新兴市场,从而避开与苹果、三星正面竞争时,HTC则坚定地选择了定位中高端,,主抓用户体验,与苹果展开正面竞争。
虽然这一策略使其迅速地占领了市场,成就了其如今的名望,不过随着三星的飞速崛起以及安卓阵营新生力量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HTC的弱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HTC以代工起家,最大的优势就是硬件,但在目前这样一个对一体化垂直整合实力有严格考评的手机市场中,HTC的“精品化”策略能否扭转乾坤续写更大的辉煌,只能由市场来评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