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警惕视力小偷,多多目浴阳光!

0
分享至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达51.9%,高中生近视率突破80%。而幼儿园阶段近视儿童比例逐年攀升,“小眼镜”低龄化趋势更是令众多家长为之揪心。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苗恒,副主任医师李方烃为您带来儿童视力发展与保护全锦囊,揭露五大常见误区,并提供一套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防近视行动指南。

“小眼镜”背后的三大真相

不良用眼习惯成隐形陷阱 近距离用眼过度是近视主因。儿童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书本,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眼轴异常增长。门诊中普遍见到5岁左右幼儿因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确诊近视,眼轴已接近成人水平,尚未上小学就已经戴上眼镜。此外,不良用眼姿势如趴桌写字、昏暗环境阅读等,会进一步加剧视疲劳

专家提示:建议每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并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距离。

户外活动不足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户外光照可使近视风险降低10%以上。因为自然光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过快生长。然而,现代儿童因学业压力、电子产品依赖,日均户外时间不足1小时。

专家提示:预防近视的关键不在医院,而在阳光下的操场。自然光对眼球发育的调节作用,是任何室内干预都无法替代的。建议儿童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对于眼轴增长较快、接近近视状态的儿童,经过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使用平光的离焦镜来预防近视的发展。

遗传因素亦不容忽视 父母双方近视者,孩子患病风险高6倍。有研究表明,亚洲人种眼轴天生较长,近视遗传风险是欧美人群的3倍。

专家提示:对于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儿童,其眼球发育未成熟,过早进行精细用眼(如拼乐高、素描)可能加速近视进展。

预防孩子近视把好三道关口

儿童近视防控是系统工程,保护视力,从婴幼儿期开始。临床上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对近视的认知停留在“配眼镜”,认为只要给孩子配眼镜即可解决问题。却不知普通框架眼镜仅能矫正视力,无法阻止近视的发展。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预防高度近视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并发症。

“600度以上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风险激增10倍。”专家强调,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和白内障,这些并发症不仅发病率高,且部分疾病如青光眼和黄斑病变是不可逆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面对严峻形势,专家提出三级预防机制:

一级预防 强调户外活动与用眼习惯培养。

二级预防 通过定期筛查(每3-6个月检测眼轴、屈光度)实现早发现。

三级预防 采用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及低浓度阿托品等医学手段延缓近视加深。

不同年龄段查视力各有侧重

儿童视力发育是动态过程,不同年龄段需针对性关注。

新生儿眼球结构未成熟,存在生理性远视(远视储备量),这是预防近视的“安全垫”。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拉长,远视度数降低,一般到12-15岁完成正视化。若过早消耗远视储备(如6岁前远视储备低于+1.00D),小学阶段极易近视。

新生儿期 出生后即进行眼底筛查,排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先天疾病。

1-3岁 通过视觉诱发电位、选择性观看等检查评估视力发育,观察追光、追物行为,检测红光反射排除先天性白内障。

3-5岁 使用儿童视力表(如E字表、图形表)检测裸眼视力。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监测眼轴长度及远视储备。

6岁以上 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结合角膜曲率、眼轴数据综合评估。学龄期需增加调节功能、眼位检查,排查斜视、弱视。

专家提示:建议从3岁起建立档案,每半年更新数据,对比眼轴增速(正常每年<0.2mm)。若增速过快,需通过户外活动、低浓度阿托品等干预。

破除近视治疗五大误区

近视不可逆,家长需摒弃“治愈”幻想,避免延误干预时机。与此同时,在家长中广泛流传的各种护眼误区也成了孩子科学护眼的“障眼法”。

误区一

防蓝光眼镜=近视防护盾

防蓝光眼镜防的是电子屏发出的部分蓝光波段,与近视无关。目前无证据表明蓝光会导致近视,过度用眼才是元凶。

专家提示:与其依赖防蓝光眼镜,不如控制连续用眼时间,并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误区二

近视手术能治愈近视

“激光手术只是摘掉眼镜,但是不改变高度近视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李方烃强调,“我们见过18岁孩子术后,25岁就出现视网膜裂孔造成的视网膜脱离。”

近视手术只是矫正手段,非治愈方法,被拉长的眼轴和变薄的视网膜无法逆转。高度近视患者即使手术,眼底并发症风险仍伴随终身。

专家提示:18岁以下、近视度数未稳定者禁止手术,且术后仍需科学用眼。

误区三

近视越晚戴眼镜越好

这是典型认知误区。当孩子眯眼才能看清黑板时,大脑已启动“模糊适应”机制,看似视力提升实则加速近视进展。儿童确诊近视后应立即配镜,根据医嘱选择离焦框架镜或角膜塑形镜等控制型镜片。

专家提示:发现孩子频繁眯眼、眨眼、歪头视物应立即就医,拖延配镜可能让近视度数“报复性增长”。

误区四

室内投影仪不伤眼

投影仪并非护眼神器,再高端的投影仪也无法替代自然光。室内光照强度普遍低于500勒克斯,而晴天户外光照可达10万勒克斯。就像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眼球发育同样依赖强光刺激多巴胺分泌。

专家提示:若投影仪亮度不足、观看距离过近(不足3米),仍会导致视疲劳。所以,即使在家使用屏幕,仍需遵循“20-20-20”原则,即每用眼20分钟远眺6米(20英尺)外20秒,并保证环境光照充足。

误区五

眼保健操是心理安慰

正确按摩睛明穴、四白穴,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对假性近视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防控近视。

专家提示:可将眼保健操升级为“眼球运动操”,上下左右转动眼球各10次,配合远眺,效果更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开怼”澳记者:你哪家媒体的?我要跟你们国家领导人说说你

特朗普“开怼”澳记者:你哪家媒体的?我要跟你们国家领导人说说你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11:03:22
俄方亲口表态,北约已经实际参战,普京不再忍耐,谈判按下暂停键

俄方亲口表态,北约已经实际参战,普京不再忍耐,谈判按下暂停键

文雅笔墨
2025-09-17 10:27:25
抱摔孙女后续!监控曝光恶毒奶真容,孩子爸底裤被扒,不愧是母子

抱摔孙女后续!监控曝光恶毒奶真容,孩子爸底裤被扒,不愧是母子

削桐作琴
2025-09-15 19:23:47
“全球最佳降压药”已被纳入医保,除了可以报销,还有3大优势!

“全球最佳降压药”已被纳入医保,除了可以报销,还有3大优势!

深析古今
2025-09-16 08:31:14
氢氟酸洒腿上,跳入泳池清洗仍死亡!这个“弱酸”曾让许多人丧命

氢氟酸洒腿上,跳入泳池清洗仍死亡!这个“弱酸”曾让许多人丧命

返朴
2025-09-17 10:04:21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帝哥说史
2025-09-16 06:30:02
养老院65岁大妈半夜哭喊下身疼,被送往急诊,医生检查后:报警!

养老院65岁大妈半夜哭喊下身疼,被送往急诊,医生检查后:报警!

第四思维
2025-09-02 09:31:36
罗永浩发文章报平安,此前IP地址显示为香港,本人:真的是出差

罗永浩发文章报平安,此前IP地址显示为香港,本人:真的是出差

蜜桔娱乐
2025-09-16 21:59:56
百度签下国企AI大单,股价大涨16%!

百度签下国企AI大单,股价大涨16%!

鞭牛士
2025-09-17 13:26:04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史笔似尘钩
2025-09-15 21:11:56
沈阳文旅又白干!女子无限畅玩项目遭驱赶,曝光后老总致电道歉

沈阳文旅又白干!女子无限畅玩项目遭驱赶,曝光后老总致电道歉

小兰聊历史
2025-09-15 16:17:57
为什么江西没有西贝的门店?江西网友:4个原因,根本不敢来

为什么江西没有西贝的门店?江西网友:4个原因,根本不敢来

娱乐看阿敞
2025-09-16 17:44:12
5万人狂嘘!欧冠大冷:黑马86分钟绝杀3-2逆转 历史第1胜

5万人狂嘘!欧冠大冷:黑马86分钟绝杀3-2逆转 历史第1胜

叶青足球世界
2025-09-17 05:40:38
贾国龙哭穷,我们不赚钱,净利润才5%,这是我听过最无耻的表演

贾国龙哭穷,我们不赚钱,净利润才5%,这是我听过最无耻的表演

麦小柒
2025-09-15 15:21:57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6 12:27:20
1982年,英国少女用“露出内裤”的方式,迎接战争胜利的航母舰队

1982年,英国少女用“露出内裤”的方式,迎接战争胜利的航母舰队

百态人间
2025-09-17 11:45:37
波兰总统:愿在本国部署外国核武器

波兰总统:愿在本国部署外国核武器

参考消息
2025-09-17 15:22:08
湖南一刚出狱男子持刀杀人致3死1伤:被抓画面流出,死者家属发声

湖南一刚出狱男子持刀杀人致3死1伤:被抓画面流出,死者家属发声

博士观察
2025-09-16 19:32:48
全球历史上评分最高的10部电影(截止2025年)

全球历史上评分最高的10部电影(截止2025年)

老蜗牛
2025-09-16 10:43:00
“44秒31刀”,台媒曝台中残忍情杀案:17岁少年当众杀害前女友,已被逮捕

“44秒31刀”,台媒曝台中残忍情杀案:17岁少年当众杀害前女友,已被逮捕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10:30:22
2025-09-17 15:52:49

头条要闻

物流司机在高速弄丢13块银砖 悬赏:捡到1块酬谢2万元

头条要闻

物流司机在高速弄丢13块银砖 悬赏:捡到1块酬谢2万元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辛芷蕾飞升独一档,85花格局变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