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海鲜大餐后头昏眼花?你可能中了这种毒

0
分享至
西加鱼毒素很稳定,很难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其存在。

海鲜味道鲜美,但海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除了已经声名狼藉的河豚中毒和青皮红肉鱼造成的组胺中毒外,其实每年引发中毒病例最多的是食用岩礁鱼引发的西加鱼毒素(Ciguatera Fish Poisoning,CFP)中毒。

预计每年约有5-20万人发生西加鱼毒素中毒,考虑到只有2-10 %的中毒案例被上报到食品监管或卫生部门,真正的发生率可能会更高。

如果你吃了一顿海鲜大餐后,开始头晕眼花,上吐下泻,那么你很有可能中了这种毒。

什么是西加鱼毒素?

虽然西加鱼毒素听上去十分陌生,但其实其引发的中毒故事早在1774年库克船长的故事中就有记载。

西加鱼毒素又称雪卡毒素,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赤潮藻毒素,其是由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浮游生物鞭毛藻类如冈比甲藻(Gambierdiscus)和福冈属(Fukuyon)分泌产生的毒素。

生活在珊瑚礁的食草小鱼吃了有毒的藻类后又被食肉大鱼捕食,并在大鱼体内蓄积(见图1),该毒素对鱼类基本没有影响,但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导致人中毒。

图1西加鱼毒素的生物富集(来源:Kohli, GS.等人. 2017. Qualitative and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presence of ciguatoxin, P-CTX-1B, in SpanishMackerel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from waters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Toxicology Report. )

西加鱼毒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无色无味,作用于细胞膜上的Na+通道,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西加鱼毒素对哺乳动物有毒,毒性(LD50=0.25-4 μg/kg,小鼠腹腔注射)大于其它赤藻毒素如双鞭甲藻毒素(LD50>100 μg/kg)和河豚鱼毒素(LD50约10μg/kg)。

西加鱼毒素很稳定,在高温、胃酸环境中都不会分解,在冷冻条件下,毒性至少可以保持6个月,也很难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其存在。

西加鱼毒素中毒主要发生的区域?

西加鱼毒素中毒主要发生在阳光充沛、拥有海滩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域等。

全球3个西加鱼毒素主要流行区域分别是南太平洋地区的前吉尔伯特群岛、托克劳和图瓦卢,年中毒率可达100人/万·年。

加勒比海地区的美属维京群岛次之,年中毒率为73人/万·年。

我国西加鱼毒素中毒的整体流行状况不严重,主要发生在华南沿海地区的香港、广东、台湾、海南和西沙群岛等地,香港的年中毒率为0.17人/万·年。

西加鱼毒素中毒有哪些表现?

在日本,发生西加鱼毒素中毒常被戏称为“醉鱼”,这种表达生动地描绘了中毒的情景:身体疲乏、关节疼痛、仿佛宿醉一般,如果此时碰水,会产生类似触电般的疼痛。

症状

食用含西加鱼毒素的鱼肉30min后就可以表现出中毒症状,最初可能表现为发痒、唇舌发麻及四肢麻痹;

6-17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及红疹;

有些人会出现冷热失调、烦躁不安、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还有些人会表现出持续的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

通常中毒症状会在几天后消失,但神经症状则可能持续好几个月,目前已知的烹调方式都无法消解西加鱼毒素。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西加鱼毒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但几乎没有其致命的报道。

治疗

西加鱼毒素中毒的治疗主要采取洗胃,如果不方便洗胃的话,可以采用催吐;

如果已发生持续的呕吐或腹泻,则必须及时补充液体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发生了休克、抽筋及呼吸困难则必须采用及时的医学治疗如使用葡聚糖、血清白蛋白或输血等。

总体而言,目前西加鱼毒素中毒没有特效药,主要依靠减少毒素吸收以及针对症状的辅助治疗。

如何避免西加鱼毒素中毒?

西加鱼毒素的毒源是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多种底栖微藻,有毒底栖微藻的生活习性决定了易感染西加鱼毒的鱼类大多数为珊瑚礁鱼类。

有400多种鱼被认为含有西加鱼毒素,包括广受欢迎的石斑、海鲈、鲷鱼、鲈鱼等;同时在珊瑚礁出没的螃蟹、龙虾、海胆、贝类等也可能因摄食有毒藻类而含有西加鱼毒素。

我国海域约有45种可能感染西加鱼毒素的珊瑚鱼,主要分布在台湾、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等地。

西加鱼毒素是摄食珊瑚礁鱼类后最常发生的神经中毒,但很难从外观、质构和气味上辨别出含有毒素的鱼类。由于西加鱼毒素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治疗方式,因此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社区科普,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含毒素的鱼类。

1. 避免食用特定海域的珊瑚鱼类

西加鱼毒素中毒较易发生在北纬35度和南纬35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域。到南太平洋地区的旅行者或进口该地区珊瑚鱼时要特别注意,需要特别关注该海域的岩礁鱼如梭鱼、石斑或红鲷之类的野生鱼类。

2. 减少容易蓄积西加鱼毒素的鱼种摄入

含有西加鱼毒素的鱼虽不像河豚一样具有物种特异性,但主要也集中在珊瑚鱼中如梭鱼、苏眉、石斑、鲷鱼、鹦嘴鱼、海鳗、引金鱼和琥珀鱼等。

图3香港地区最常见的6种与西加鱼毒有关的鱼种(图片来源:香港食品安全中心)

值得庆幸的是西加鱼毒素很少污染远洋鱼类如金枪鱼、马林鱼、海豚或其它鳍鱼,人工养殖的鱼类也没有西加鱼毒中毒的报道。

3. 不要吃太大的珊瑚鱼,不要吃鱼的内脏

一般说来,鱼体越大,西加鱼毒素含量越高,发生中毒的都是2公斤以上的大鱼,因此不要吃太大的珊瑚鱼,西班牙政府就明令禁止销售产自加纳利群岛大于14公斤的鱼(青甘鱼、平安鱼、油甘鱼)。

虽然珊瑚鱼都有可能含有西加鱼毒素,但其主要集中分布在鱼的头部、皮肤和内脏,肝脏、性腺和肠道浓度最高,因此在食用珊瑚鱼时,不要食用海鱼的肝、肠、卵及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中央纪委通报!黑龙江一干部被查!

刚刚!中央纪委通报!黑龙江一干部被查!

冰城网
2023-09-24 20:03:36
故意搞事?6国“缺席”亚运会后,印度挑衅中国,中方回击很干脆

故意搞事?6国“缺席”亚运会后,印度挑衅中国,中方回击很干脆

糖逗在娱乐
2023-09-24 19:52:53
朝鲜美女运动员在西湖拍照!淳朴干净的气质让人心旷神怡!

朝鲜美女运动员在西湖拍照!淳朴干净的气质让人心旷神怡!

远荐
2023-09-24 17:11:53
小伙1000元骗乡下老头一古董,兴奋鉴宝,专家:老人还能认出你吗

小伙1000元骗乡下老头一古董,兴奋鉴宝,专家:老人还能认出你吗

贝贝酱
2023-09-24 16:47:48
日本媒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美国成为当前世界的最大问题

日本媒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美国成为当前世界的最大问题

一度历史观
2023-09-24 08:40:03
世卫要再派人赴华调查,谭德塞呼吁中方配合,我方拒绝其无理要求

世卫要再派人赴华调查,谭德塞呼吁中方配合,我方拒绝其无理要求

北筏话史
2023-09-24 08:30:11
中国名门望族最多的地方!

中国名门望族最多的地方!

精彩战场chang
2023-09-23 19:27:48
人人自危!香港世纪大骗局持续发酵,大批明星涉案,警署狂拉人...

人人自危!香港世纪大骗局持续发酵,大批明星涉案,警署狂拉人...

港港地
2023-09-24 12:02:40
杭州亚运开幕式李倩美上热搜?满满中国风!李倩裙子上都是古建筑

杭州亚运开幕式李倩美上热搜?满满中国风!李倩裙子上都是古建筑

像素的你
2023-09-24 02:23:49
著名法律人李庄公开举报河北阜平法院院长

著名法律人李庄公开举报河北阜平法院院长

巴蜀法眼
2023-09-24 16:19:57
儿子考9分回家后父亲没打没骂请儿子吃烧烤:我是他最后的依靠

儿子考9分回家后父亲没打没骂请儿子吃烧烤:我是他最后的依靠

神州亿哥
2023-09-23 23:31:45
状态火热!国米联赛前5轮全胜,进14球丢1球占据积分榜榜首

状态火热!国米联赛前5轮全胜,进14球丢1球占据积分榜榜首

直播吧
2023-09-24 20:40:05
下午4点! 李铁再次立功! 名记, 前足协高管蔡某某失联, 4人已退赃

下午4点! 李铁再次立功! 名记, 前足协高管蔡某某失联, 4人已退赃

赵金玲健康知识
2023-09-23 19:46:25
开国大典现场转播播音员辟谣:毛主席当时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

开国大典现场转播播音员辟谣:毛主席当时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

稷下花语
2023-09-24 05:30:13
落马副区长曾在歌舞厅打架子鼓补贴家用,经营权力后受贿超千万

落马副区长曾在歌舞厅打架子鼓补贴家用,经营权力后受贿超千万

澎湃新闻
2023-09-24 12:00:33
iPhone 15 Pro Max徒手掰弯暴力测试:后盖几秒就碎

iPhone 15 Pro Max徒手掰弯暴力测试:后盖几秒就碎

快科技
2023-09-24 11:03:13
苏联曾经秘密沉底核废料,总重约12万吨,至今未受追责。

苏联曾经秘密沉底核废料,总重约12万吨,至今未受追责。

自由电台
2023-09-21 23:52:03
黄晓明离婚后首谈baby:爱玩不顾家,母亲摔伤儿子患病无人照顾

黄晓明离婚后首谈baby:爱玩不顾家,母亲摔伤儿子患病无人照顾

蜜蜂会穿搭
2023-09-23 10:50:01
想好了再来! 首次访华就傲慢无礼, 中国撤走仪仗队表明强硬态度

想好了再来! 首次访华就傲慢无礼, 中国撤走仪仗队表明强硬态度

苏日谈科技
2023-09-14 01:07:27
平均每天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能不能公布品牌让用户避避雷?

平均每天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能不能公布品牌让用户避避雷?

瘦身潮人
2023-09-24 13:32:59
2023-09-24 21:58:44

头条要闻

男子扮富豪骗40多名女性:仅读过小学 多人遭骗财骗色

头条要闻

男子扮富豪骗40多名女性:仅读过小学 多人遭骗财骗色

体育要闻

首金!赛艇双花超9秒71碾压夺冠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科技要闻

李斌没听劝

汽车要闻

优化13项体验 腾势N7首次进行OTA升级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防猝死,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吉姆·瑞恩:Bungie为PS带来的价值比动视更多

手机要闻

iPhone 15 Pro Max徒手掰弯暴力测试:后盖几秒就碎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