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网易新闻刘晶:VR将重塑新闻报道的边界

0
分享至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刘晶在GMIC“全球VR峰会”上提出了一个观点:“VR将重塑新闻报道的边界”。

日前,一年一度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拉开帷幕,VR设备的创新及应用成为今年GMIC的大热门。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媒体之一,网易新闻今年以来相继在VR报道上作出了探索,业界反响强烈。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刘晶此次受邀参加GMIC“全球VR峰会”,介绍了网易新闻对VR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应用的探索与经验,并提出了一个观点:“VR将重塑新闻报道的边界”。

网易新闻在VR报道上的最新一次尝试,是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特别策划报道。刘晶在现场为大家分享了这次报道的初衷及策划制作过程。深入事件发生地的采访、强大的数据支撑、VR技术的应用和H5游戏的精巧设计,让这次切尔诺贝利报道成为新闻报道内容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典型案例,也让“第一视角的新闻”在用户心中产生不可估量的想象空间。

何为“第一视角的新闻”?

虽然VR技术正被业界和大众追捧,但实际上不少人容易对VR与全景、AR等相似概念产生混淆。刘晶认为,直接用手机观看平面化的全景视频其实和GoPro直播等没有区别,无非是视域上的扩大,而虚拟现实的VR更适宜的范畴则是娱乐、游戏和电影等。因此,对于新闻报道应用来说,更准确的方向是AR报道,即增强现实,将虚拟影像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并进行交互,由此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视角的新闻”。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刘晶在GMIC“全球VR峰会”上发表演讲

刘晶表示,通常的新闻报道存在一个天然的局限,那就是报道者只能以第三方的视角旁观新闻事件,报道者其实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很难以第一视角去真正感知新闻发生时的现场感。而VR技术的应用,让第一视角新闻具备可实现性。但新闻力求真实,VR却是“虚拟现实”,要让读者真正融入新闻现场,只有真实或者纯虚拟的“VR”都不够,第一视角的新闻必须是两者的结合。

此次网易新闻推出的切尔诺贝利报道,便依据了既给读者实景,也给读者可想象空间和知识增量的“第一视角新闻”原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可能性非常小,但由于这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人类需要通过这个事件进行反思。通过VR设备进行新闻场景还原所产生的感染力是单纯的图文报道所不能比拟的。当受众以第一视角的身份进入到事件现场,便会设身处地的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在这次切尔诺贝利的报道中,困扰瓦西里甚至让他备受煎熬的一个问题是,核事故发生了,要不要去参加救援。角色的代入使得受众感觉仿佛自己也在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对新闻当事人的感同身受更为强烈。如此一来,这样的新闻由于感染力的增强,受众自发传播,传播效果也得到放大提升。

VR报道将完全独立存在?

尽管业界对于VR报道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但是由于VR设备的普及率很低,VR制作的硬件条件也不成熟,在目前这个阶段,此类报道还不会大规模应用。“虽然有很多相对廉价的设备可以给用户提供这种VR内容观看浏览的体验,但是产生的效果另当别论,反馈到用户身上可能就是你的VR看上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用户来说新鲜感大于还原感这是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刘晶认为,未来的新闻报道的变化或许会以融合性报道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VR报道不会以一个独立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存在。“VR可以让用户体验不同人物的第一视角,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报道方式,我们的目标都是还原新闻现场。未来我们很有可能会将VR视频和游戏性的设置作为一个环节嵌入到整体的新闻报道当中,给用户带来更深入的体验,而用户的介入可能导致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发生变化。”

网友在GMIC现场体验网易新闻VR报道

VR报道也有自己的边界

然而,刘晶也提出了一个目前新闻中应用VR技术无法逾越的障碍,那就是网络环境和VR设备续航的不确定性,这就会导致VR技术较难应用在直播新闻和突发新闻中,而只能用于对已发生新闻的还原性的报道,尤其是视觉奇观类的新闻,同时这也是真正的VR化对于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意义。

对于VR报道自身的局限,刘晶解释,“这种事情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在酒店会所开会时往往不能正常使用Wi-Fi;在很多高端写字楼中,移动信号弱到爆;人类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却难以解决电池的续航能力问题等等。”

网易新闻原创团队在切尔诺贝利进行采访拍摄的时候就遇到了此类问题,比如残留的核辐射会干扰电子设备的信号,气候条件会影响到拍摄的角度和效果,以至于最终会影响到人们在VR报道中的观看体验。

每一种新兴事物诞生之初有很多缺陷和不足,然而,只要能够创造价值,人类就不会放弃探索和尝试。对于VR报道,刘晶表示,网易新闻扮演的角色是开放性探索者,也许当下VR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多为一种视频的扩展,但在不远的将来,可交互的VR报道依然非常值得期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天气预报:紧急通知!要降温了!还有大雨

广东天气预报:紧急通知!要降温了!还有大雨

刘哥谈体育
2023-10-02 12:09:27
陈凤馨言论惹争议,台湾统一立场受质疑!

陈凤馨言论惹争议,台湾统一立场受质疑!

强村利姐
2023-10-02 04:44:28
林雨薇:没有吴艳妮我也跑不快 在退役之前我俩都会一直相互促进

林雨薇:没有吴艳妮我也跑不快 在退役之前我俩都会一直相互促进

直播吧
2023-10-02 14:05:05
审美疲劳!观众不想再看主旋律样板戏了,《志愿军》票房惨败

审美疲劳!观众不想再看主旋律样板戏了,《志愿军》票房惨败

一只雪白的大乌鸦
2023-09-30 11:12:57
北约秘书长:北约东扩是不对,但不代表俄罗斯可以反抗我们!

北约秘书长:北约东扩是不对,但不代表俄罗斯可以反抗我们!

魔城情感
2023-10-01 11:10:11
腾讯被美国制裁卡脖子了

腾讯被美国制裁卡脖子了

二次元小萌新
2023-10-02 01:05:32
要延长“交粮时间”?医生:这6件小事,男人请你记牢!

要延长“交粮时间”?医生:这6件小事,男人请你记牢!

小易动漫史
2023-10-02 07:15:03
一个全红婵还不够!妹妹全红桃异军突起,新一代跳水天后横空出世

一个全红婵还不够!妹妹全红桃异军突起,新一代跳水天后横空出世

不会三分的萌库
2023-10-02 01:26:54
于和伟、高启兰开始玩狂飙,早就和妻子各玩各的

于和伟、高启兰开始玩狂飙,早就和妻子各玩各的

卫城搞笑段子
2023-09-22 15:03:46
上海大姐来湖北四线城市,花15元点了一碗面,端上来还以为看花眼

上海大姐来湖北四线城市,花15元点了一碗面,端上来还以为看花眼

阿龙美食记
2023-10-02 11:43:39
10月2日俄乌最新:布达诺夫千里斩敌 普里戈津神奇复活?

10月2日俄乌最新:布达诺夫千里斩敌 普里戈津神奇复活?

西楼饮月
2023-10-02 14:21:49
1942年,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航行途中,工作人员躺甲板休息的情景

1942年,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航行途中,工作人员躺甲板休息的情景

激情D君
2023-10-01 16:09:31
印度登月谎言被揭穿?中国专家:印度到的根本就不是月球南极!

印度登月谎言被揭穿?中国专家:印度到的根本就不是月球南极!

宇宙探索小分队
2023-10-02 12:44:54
先是海参崴,再是图瓦和库页岛,俄罗斯对中国,心态完全变了

先是海参崴,再是图瓦和库页岛,俄罗斯对中国,心态完全变了

史家评ing
2023-07-19 10:55:39
第二炮兵(火箭军前身)司令员一览!

第二炮兵(火箭军前身)司令员一览!

岁岁的甜点屋
2023-10-01 13:46:08
我爸妈以为我在大学vs实际上我在大学!

我爸妈以为我在大学vs实际上我在大学!

精彩战场chang
2023-09-27 11:36:34
73岁张艺谋赚大了!《坚如磐石》票房快5亿!一年票房超生涯总和

73岁张艺谋赚大了!《坚如磐石》票房快5亿!一年票房超生涯总和

甘货君
2023-10-02 07:56:02
荷兰 ASML 总裁谈及华为新款手机

荷兰 ASML 总裁谈及华为新款手机

次元君情感
2023-10-01 21:32:33
善有善报2:杨哥的幸福来得太突然

善有善报2:杨哥的幸福来得太突然

金昔说故事
2023-10-02 14:47:11
为了防俄罗斯——芬兰六年前就开始与俄接壤的边境居民签秘密协议

为了防俄罗斯——芬兰六年前就开始与俄接壤的边境居民签秘密协议

桂系007
2023-10-01 23:56:04
2023-10-02 16:40:49

头条要闻

女教师一学期被学生家长举报十几次:听到理由都想笑

头条要闻

女教师一学期被学生家长举报十几次:听到理由都想笑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央视国庆晚会:李宇春穿中国红

财经要闻

机票低于200元?这些航线票价大跳水

科技要闻

iPhone 15 Pro烫成"火龙果"?苹果承认了:有漏洞!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疑似已有二胎?他俩的婚姻故事好清奇

本地新闻

Lisa参演的疯马秀,究竟有多疯?

手机要闻

小米备货增产60% 小米14系列产品全面预测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公开课

李白唯一存世书法真迹,估值至少40亿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