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村位于四川省平昌县,地理位置偏僻。这里居住着1000余位村民,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7岁的曾家宝和两个10岁刚出头的姐姐每天自己做饭、洗衣服。爷爷奶奶则住在另外一个房子里,奶奶不能说话,爷爷经常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家宝的性格内向,在学校里也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们交流。中国邮电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青苗队”到来之后,尝试过很多办法想让他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之中。终于有一天,家宝第一次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并且回答错了也会再尝试回答,与大家的沟通慢慢变多。
“这边很多孩子听到‘父母’两个字就会秒哭,假期里也没有人陪他们玩。”一位志愿者说,“我们想用21天的时间带给他们最大的快乐,一种真正的乐观情绪。”
今年暑假,共有420余名大学生来到贵州、四川、陕西、河南、云南、广西、青海、黑龙江等省的山区小学进行支教。这种被称作“西部阳光“的行动,是中国三星和西部阳光发展基金会从2004年起携手开展的。中国三星每年在各大高校选拔大学生,资助他们来到西部山区,与那些最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朝夕相处。
宛莹洁是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去年暑假同样来到河南省支教。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饭坡乡牛家沟小学支教的时候,曾经让志愿者们头疼的调皮小子,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更有担当。“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信任、陪伴和爱。”同样开始被孩子拒绝、后来又被接纳的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张启胜由衷地表示。
大学生志愿者带去的东西不止如此。与平时孩子上课的课程不同,“我们除了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化学、物理、美术、音乐、体育、心理等课程外,还开展了兴趣活动,主要包括趣味运动会、知识竞赛、学生军训、心理测试小活动、文艺汇演、美术版刻等课外活动。” 曲远明介绍说。在初中部,他们还开展了 “课间广播”广播励志故事、 “地理百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与东南部相比,西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教育水平也较差。大学生的到来,不仅为农村的孩子带来手工、绘画等平时很难学到的东西,而且大学生的自信、活泼和知识面,也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孩子们,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曲远明希望通过这种活动,给孩子带去一个梦想、一种视野和一次心理的疏导。“在农村的孩子们,最远没有走出过县城,对于外面的世界,他们是渴望的。又由于大都孩子为留守儿童,孩子普遍存在不爱说话,容易害羞,甚至孤僻的性格特点。”因此支教大学生的陪伴,也是一次心理疏导的过程。
大学生支教,也在山区孩子心里埋下一颗感恩的心。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已经发生,一位早年受益三星“西部阳光行动”的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后,参与到了“西部阳光行动”的支教活动中。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表示,“农村的孩子,也需要健康、快乐、有意义和合理的生活,西部阳光行动有助于孩子找到这样一个价值观和幸福观。” “西部阳光”行动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共有3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到该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