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无需对青年如此绝望
(原标题:邱志杰:无需对青年如此绝望——在“破碎的偶像”王子月个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4月20日,“破碎的偶像”王子月个展在风眠艺术空间开幕。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同时也是策展人姚远东方和艺术家王子月的硕士导师,著名艺术家邱志杰先生参与了开幕式,以下为其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我们的老院长林风眠先生,在他的艺术生涯早期,有一大批作品是特别关注社会现实,特别关注人性的搏斗与挣扎的。经历了漫长生涯之后,探索过东方意境如何渗入现代的观察,之后,在晚年,他又回归到社会性这个主题。这给我们非常大的启示,这是林先生一生的功德圆满。
因此,今天王子月这个展览发生在二沙岛的风眠艺术空间,格外意味深长。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我不太同意的艺术理论——年轻人就应该只表达他们自己的感觉,只关注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以致于人们觉得,被标榜某某后的艺术家,就应该天天长不大,就应该呆萌、任性,就应该没心没肺。就应该天天卡通动漫,就应该讲火星文。
我觉得,这样一种对青年艺术家的描述是在贬低他们,也是在贬低人性本身。好像年轻人不配复杂,不配深刻,不配拥有历史,不配拥有记忆,不配接过他们的祖辈父辈经历过的历史,抗在自己肩上继续往前走。这是对一代人的偏见。在这样的偏见支配之下,别说本来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就此纵容自己的自我简化,连不少本来心中涌动着人文历史关怀的年轻人,也只能都被迫装傻卖萌。这是整个社会的低幼化和弱智化。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这是因为资本需要消费者。
但是我很高兴,看到在风眠艺术空间,东方作为策展人,子月作为艺术家,她们没有信这种流行话语的邪,他们非常积极勇敢地面对复杂性,面对表面上不属于年轻人的话题。甚至对一个80后、90后艺术家来说,这样的话题似乎没有那么切身的:一群前国民党老兵的遭遇,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对于今天的一个青年,你可以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永远都不用去知道。你也可以真的把自己投入进去,贴近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用心地体会,直到他人的记忆渗入自己的体内,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不关心或者关心,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在选择发生的时刻,人成其为人。
更可喜的是,王子月输出来的成果,也不是一个简单记录。我们没有在展厅里面看到原来想象中一定会出现的几张国民党老兵照片,这些老人的面孔,或者想当然的纪录片,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经过转化,经过消化的一种体验。
这就是这一代年轻人对历史的回应。当你把自己向一个历史话题敞开,你把历史的、世界的苦难,把别人的痛苦,把别人的难言之隐,植入到自己的体内,变成自己的经验的时候,你就不再是那个简单的脑残的80后、90后了,你也开始拥有了这种复杂性,拥有了这种难言之隐。事实证明,只要你选择,你可以超越所谓的代际。艺术的历史上,不断地有人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不断地有人宣称新一代艺术家将和过去截然不同。王子月的实践证明了我们无需对青年如此绝望。他们中依然有人怀揣着古典的关心和仗义,他们中依然有人感情用事,依然有人能够聆听老者,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能力。
- 推荐
- 热点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科技
- 军事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