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网易首页 > 网易娱乐 > 正文

张默生母罗秀春首曝光 传溺爱儿子至今未再嫁

0
分享至
今日,网友曝料疑似张国立之子张默再次吸毒被抓。张默生母也随即曝光,传溺爱儿子至今未再嫁。


罗秀春

网易娱乐7月31日报道 在1999年的一次访谈中,做父亲的张国立谈到叛逆的儿子张默时相当伤心,称儿子18岁时背着一把破吉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吼着“自己家狗听了都会打哆嗦”的音乐到街上卖唱,抽烟、喝酒、打耳洞无所不做。张国立甚至认为儿子除了吸毒什么事都干了。没想到竟一语成谶,在12年后,已近而立之年的昔日叛逆少年竟然传出因吸毒被警察拘捕的负面新闻。翻看张默的成长之路,虽然他有一个有名有钱的爹,物质生活从小有保障,但在精神层面上来说,父母离婚等事情对其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张默生母罗秀春首曝光

传溺爱儿子 至今未再嫁

纵观张默自出道以来所作所为,殴打前女友童瑶、挑衅记者、要挟媒体、违法驾车,可谓是劣迹斑斑。而他的大腕父亲张国立则像张默的保护伞一样,一次次为儿子的行为庇护,不得不说是用心良苦。如今张默吸毒被抓, 有人认为张国立及张默的生母罗秀春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们两人平时的溺爱,才让他们的宝贝儿子张默有了今天的下场。昨日,张默生母罗秀春的照片也首遭曝光。

据悉, 张国立与前妻罗秀春相识于少年时代,一同在铁二局文工团工作后又一同调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工作。虽然和张国立比起来, 罗秀春在演艺圈没什么地位,但也曾在一些影视剧中出演过一些配角,两人1982年结婚。

1983年张国立在拍摄电视剧《死水微澜》时,与邓婕相识并很快坠入爱河。1988年张国立与罗秀春协议离婚,转年娶了邓婕重新组成家庭,而6岁的儿子张默归母亲罗秀春抚养。张国立为了让母子能生活得更好,于1988年底不顾生命安危远赴南极拍摄影片,将赚到的一笔相当大的酬劳全部给了罗秀春和张默。并且在事业有些起色之后,又花了几十万为前妻和儿子在成都买了房子。而罗秀春为了张默也至今未再嫁人。

有消息透露,张国立与罗秀春从离婚那一刻起,就开始对张默溺爱。只要张默有要求,张国立和罗秀春都会答应,无论多么为难都会去照办。久而久之,张默养成了自以为是有恃无恐的性格。张默在外面惹祸,张国立和罗秀春出面为儿子摆平,张默想当一名演员,张国立又忙前忙后为儿子铺路。据了解,在张默进入演艺圈后,罗秀春为了照顾儿子,更是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陪伴在儿子左右做他的经纪人,与其说是打理他的工作,不如说是工作生活一起照顾,母子俩基本上形影不离。“我跟张默合作过很多次,也算是蛮熟了,第一次见面,就看到他妈妈,高高大大,一位风韵犹存的北方女性,外表看起来特别硬朗,但对张默是百依百顺,有点溺爱,张默要做什么,她都说行。” 一位圈里人这样回忆,“有一次我们在厦门拍戏,晚上大家一起去酒吧,他妈妈也来了,一直在旁边照顾张默,当时喝得有点凶,大家后来拼酒拼得狠,张默的妈妈也只在一边劝说少喝点。说句玩笑话,要是我妈看我喝成那样,早就直接把我踹出去了。”

后妈不易做

张默从不叫邓婕“妈妈”

张国立和前妻离婚后,由于张国立长期在外拍戏,与儿子独处时间并不多。长期以来,张默对这个明星父亲非常排斥,父子俩的关系并不好。张默曾经向好友抱怨,是父亲让家支离破碎,“他为了工作而没有让我享受到和同龄人一样的父爱。”所以他反而与远在成都的母亲关系很好。

也许正是因为一直感觉愧对这个儿子,1989年张国立与邓婕结婚后,张国立就一直拒绝再要一个孩子。张默上初中时,张国立把他接到北京上学,继母邓婕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多年后,张国立提到此事时也不无感慨:“当年邓婕跟我说,我们再要个孩子吧。我想了半天,劝她说,如果你觉得寂寞,不如养条狗吧。”此后,邓婕便养了一条叫点点的小狗与自己相伴,一伴十多年。再后来,张默大了,邓婕收养了一个女儿,张国立很喜欢,陪着去迪士尼玩,一派“父慈母宠”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邓婕的这种妥协并没有换来张默的认同,叛逆的张默甚至从小就不曾叫过邓婕一句“妈妈”。在一次电视访谈中,张默坦承,自己青春期时经常和爸爸对骂,甚至动手打架,而继母邓婕则对他而言仅仅是“一个好人”。在宣传自己作为主角的第一部戏《济公新传》时,被问到邓婕时,张默表示:“对邓婕不是很了解,只要父母幸福就好。”

父子很生疏

平时跟张国立联系不多

中国人常说虎父无犬子,在张默这里,成了最大的包袱。2008年,他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从中戏出来后,就再没白要张国立一分钱。现在的张默,每月花三千多元在北京租房子住,向爸爸借钱时会郑重其事地写下借条。

虽然这几年在外人眼里,感觉父子俩的关系比以前要好一些,但事实上,平日里两人联系并不多,“张默的事都是他妈管,我和张默的接触中,很少看见他和他爸爸打电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告诉记者,“更别提和邓婕了。”据《让子弹飞》剧组人员说,张默拍戏的时候,从来也没见过张国立来探儿子的班。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王登基”,魏哲家将带领台积电走向何方?

“新王登基”,魏哲家将带领台积电走向何方?

观察者网
2024-06-06 08:36:16
第一指日可待?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超越苹果公司

第一指日可待?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超越苹果公司

财联社
2024-06-06 04:10:09
领导潜规则女下属后续:公司曝光,女主真容被扒,离职员工曝猛料

领导潜规则女下属后续:公司曝光,女主真容被扒,离职员工曝猛料

360度评说
2024-06-05 20:30:22
真相大白!胡塞宣称的袭击“艾森豪威尔”号,竟然是一个国际玩笑

真相大白!胡塞宣称的袭击“艾森豪威尔”号,竟然是一个国际玩笑

吃鱼思故渊
2024-06-05 21:27:23
张津瑜这么漂亮,为何要作贱自己?

张津瑜这么漂亮,为何要作贱自己?

明窗邀华月
2024-06-05 22:01:12
乌克兰连续打击俄本土,俄军家属跪在国防部楼前乞求亲人回家

乌克兰连续打击俄本土,俄军家属跪在国防部楼前乞求亲人回家

史政先锋
2024-06-04 21:22:44
“我们乘坐雅万高铁, 深刻理解了东南亚对中合作的痛处”

“我们乘坐雅万高铁, 深刻理解了东南亚对中合作的痛处”

文化纵横
2024-06-05 16:34:52
新京报用“公职人员遇刺”报道沁县杀人案!无心之失?居心叵测?

新京报用“公职人员遇刺”报道沁县杀人案!无心之失?居心叵测?

一支破笔半支烟
2024-06-05 20:36:15
沁县公职人员遇刺:熟人作案;凶手籍籍无名,死者风云人物

沁县公职人员遇刺:熟人作案;凶手籍籍无名,死者风云人物

大师兄爱写作
2024-06-05 19:53:00
富豪为0岁宝宝买亿元保单,5岁起每年领300万元?中邮人寿天价保单刷屏

富豪为0岁宝宝买亿元保单,5岁起每年领300万元?中邮人寿天价保单刷屏

时代财经
2024-06-05 19:51:25
“OK哥”潜规则丑闻劲爆网络!爆料人称已有两名女同事被他潜了…

“OK哥”潜规则丑闻劲爆网络!爆料人称已有两名女同事被他潜了…

火山诗话
2024-06-06 06:12:20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

金召点评
2024-06-04 21:26:29
2023年日本总和生育率降至1.2 创历史最低

2023年日本总和生育率降至1.2 创历史最低

财联社
2024-06-05 13:28:04
张维为称美国有4000万贫困人口?但他们月薪低于8800人民币就是穷人了

张维为称美国有4000万贫困人口?但他们月薪低于8800人民币就是穷人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21:03:16
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房产被过户!保姆否认骗婚:我们相爱

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房产被过户!保姆否认骗婚:我们相爱

法制社会报
2024-06-05 22:27:13
马斯克毁了原始部落!星链计划接入9个月,村民沉迷色情片行为大变

马斯克毁了原始部落!星链计划接入9个月,村民沉迷色情片行为大变

小星球探索
2024-06-05 22:18:18
我防长:若插手台海必粉身碎骨!话音刚落,27家美军火商代表窜台

我防长:若插手台海必粉身碎骨!话音刚落,27家美军火商代表窜台

影孖看世界
2024-06-04 21:12:01
美专家意见少见的一致,等台湾回归中国,美国或只有一条可行之路

美专家意见少见的一致,等台湾回归中国,美国或只有一条可行之路

慎独赢
2024-06-05 17:20:02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20:46:15
高岗自杀,毛主席不敢相信,对周总理大发脾气:问题搞得太复杂了

高岗自杀,毛主席不敢相信,对周总理大发脾气:问题搞得太复杂了

今人说古
2024-06-05 23:40:59
2024-06-06 11:44:49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头条要闻

贵州省通报"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作不起诉处理

头条要闻

贵州省通报"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作不起诉处理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财经要闻

特步和七匹狼世纪联姻 家族身价超600亿?

科技要闻

对话戴文渊:大模型价格战不解决核心问题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温室余闲 平仄之间雅趣浓

旅游要闻

墨西哥一游客与蒸汽火车自拍 被火车撞击当场身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