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10月22日报道 (文/梅子笑 图/黄胜春)《妈妈咪呀》将于近日在广州开演,这也是继上海和北京之后开始第三个城市的巡演,目前,《妈妈咪呀》中文版已经演出了112场,总票房突破了4500万;随后将前往重庆、西安,并将于圣诞节回上海演出,预计演出将达到200场。22日,《妈妈咪呀》中文版改革创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和领导以及相关金融行业人士总结了《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文化行业发展的启示。发言中,白岩松认为《妈妈咪呀》制造出了麻醉的快乐,我们文化大发展应该建立的统一底线是“无害”,而不是“追求意义,追求价值”。
《妈妈咪呀》于1999年在伦敦开演,目前已经在全球推出了十四种不同语言的版本,中文版是其第十四个版本。中文版《妈妈咪呀》由亚洲联创(上海)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目前已经演出了112场,总票房突破了4500万;随后将前往重庆、西安,并将于圣诞节回上海演出,预计年内演出将达到200场。据悉,《妈妈咪呀》预计演出持续3-5年,还将前往武汉、海口等内地二三线城市及港澳台地区演出。
22日,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SMG总裁裘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等专家学者及部分基金出席并总结该剧给出的启示和经验,认为《妈妈咪呀》在版权上引进国外版权,制作过程上则完全采用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高度专业化的演员训练模式和制作人中心制,严格执行一系列国际音乐剧规范的制作流程;舞台完全复制了英文原版,语言上则做到了本土化,甚至砸不同地方演出还融入当地方言,这将对本土音乐剧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
白岩松在总结《妈妈咪呀》成功经验时认为,中国的原创音乐剧成功的前提是仿造和复制,《妈妈咪呀》的成功之处在于尊重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这与内地音乐剧有很大不同。在他看来,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统一的底线应该是“无害”,而不是“追求意义、追求价值”:“8月底的时候我去伦敦看了英文版《妈妈咪呀》,回来在北京看中文版,头5分钟还会有比较的心态,5分钟之后完全消失了这样的比较欲望——这意味着中文版《妈妈咪呀》是有特色,成功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既要追求意义也要追求价值,但是不能把意义和价值当成底线。当文化大发展的时候我们建立的底线一定是‘无害’,而不是直接‘追求意义,追求价值’。《妈妈咪呀!》不管中文版英文版都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尊重艺术规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不是领导拍脑袋决策,讲什么远近亲疏的选演员,只有从艺术规律的角度创造的剧目,才可能给未来留下真正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