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千亿海鲜市场要变天?!
11月20日重磅消息:中方正式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印度直接连夜递出合作方案,要抢下这千亿海鲜市场!
你敢信吗?这已经是中方第二次对日本水产品亮红灯,这次暂停到底为啥?印度又凭啥敢接这盘大棋?咱们常吃的海鲜会不会涨价?今天这篇文章一次性说透!
01、中方两度暂停,日本水产遭“毁灭性打击”!
其实早在2023年8月,因为日本不顾反对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国海关就全面暂停了日本水产品进口。
本以为今年有转机,结果11月19日日本首相发表涉台错误言论,还没拿出核污染水监测的完整数据,中方直接加码暂停。
数据不会说谎!
2024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海鲜出口直接砍了92.3%,之前一年卖223亿日元的扇贝,现在一分钱订单都没有。要知道中国曾是日本水产最大买家,现在日本不仅丢了市场,2025年食品出口2万亿日元的目标也彻底泡汤。
而另一边的印度,早就盯着这个缺口了!
2024年,印度水产总产量92.9万吨,全球出口排第六,光是虾类就有80%的养殖户转养黑虎虾,专门瞄准中国市场。青岛渔博会上,印度商家直接喊出“中国是我们的生命线”,还砸钱建冷冻厂、加冷链设备。
![]()
02、暂停日本水产品不是任性,印度水产品藏着硬实力?
可能有人问,中方为啥非要暂停?
说白了就两点:安全和底线。
第一,核污染水的坑没填上。
日方一直说处理后的水“安全”,但连64种放射性核素的完整监测报告都拿不出来。更关键的是,放射性物质会在鱼体内“越积越多”——浮游生物被污染,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吃小鱼,最后浓度能翻上千倍,这风险谁能担得起?。
第二,日方触碰红线。
涉台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之前好不容易有恢复进口的苗头,结果日方一句话惹恼中国民众,就算现在恢复出口,大家也不敢买了。
那印度为啥能趁机上位?
硬实力摆在这:一是产能足,2024年印度虾产量92.9万吨,还在扩产到2025年的2500吨黑虎虾;二是政策给劲,政府给出口企业补贴20-30%,银行还放贷支持建厂;三是摸准中国需求,专门升级零下70度冷链,锁住海鲜新鲜度,就为了符合中国标准。
![]()
03、影响有多大?
这波变动里,三方的日子完全不同:
首先,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压根不用慌!
中国海鲜进口来源早就多元化了,厄瓜多尔的白虾、俄罗斯的帝王蟹、越南的活蟹都在补位,现在又加了印度黑虎虾,选择更多了。而且印度虾价格比厄瓜多尔低,说不定还能买到更便宜的海鲜。
其次,对日本水产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之前靠越南代工想绕开禁令,结果还是补不上中国市场的缺口,现在第二次暂停,很多日本渔民直接面临失业,2万亿日元的出口目标彻底成了泡影。
最后,对印度水产来说,机会来了但挑战也不小。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海鲜进口市场,2024年进口额还有84.76亿美元,印度现在只占20%份额,想扩大就得跟厄瓜多尔、越南抢蛋糕,而且中国对进口水产的质量检测特别严,印度得先过好“安全关”。
![]()
04、印度水产品真的能出口到中国吗?
就未来来看,印度短期能分一杯羹,但成不了“独宠”。
毕竟中国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后续还会扶持本土养殖,2024年国内循环水养殖已经在升级,部分海鲜能自给自足。
另外,日本水产品想重返中国市场难如登天。
就算后续解决了核污染水问题,民众的信任也碎了,就像摔碎的镜子,再粘好也有裂缝。
此外,中国的海鲜市场会更“卷”但更安全。各国都会拼质量、拼价格,中国消费者既能吃到全球海鲜,又能享受更严的安全检测,这才是最大的赢家。
![]()
所以啊 ,这一次,中方暂停日本水产品,本质是把安全和核心利益放在第一位;印度抢单是抓住了机会,但能不能站稳脚还得看实力。记住一句话:安全永远是贸易的底线,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玩家!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印度能成功接住中国这千亿海鲜市场吗?以后买海鲜,你会选印度的、本土的还是其他国家的?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