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的东亚地区,因中日两国的一系列互动而显得格外紧绷。从解放军四大战区密集发布的血性宣言,到日本在琉球群岛高调开展的军民联合演练,再到中国"琉球学"学科获官方扶持的学术突破,多重事件相互交织,勾勒出两国在战略利益、历史认知与主权争议等层面的深层博弈,而这一切的核心又与台海局势的微妙变化紧密相连。这场较量早已超越简单的军事对峙,演变为一场涵盖军事、历史、外交与经济的全方位角力。
军事威慑的隔空对话,成为此次紧张态势的直观表现。11月中旬至下旬,解放军四大战区先后亮剑,以主题鲜明的宣传视频构建起立体威慑网络。西部战区《烽火青春》展现全域戍守的战略格局,打破"西部与东海无关"的惯性认知;中部战区《枪已上膛剑已出鞘》直指"随时能战"的实战姿态,彰显战略预备队的核心价值;东部战区《若一去不回》以舍生取义的情怀,直面台海与琉球方向的前沿威胁;南部战区《别太狂》则用"战机凌空一击"的具象场景,直接回应美日军事挑衅。
![]()
一周内的密集发声绝非孤立行动,而是精心协调的战略宣示,《解放军报》随后"中日开战则日本全国成战场"的警告,更将威慑层级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面对解放军的威慑,日本联合美军在琉球群岛展开的演练则暴露其军事干预的真实野心。11月18日起,日本在宫古机场等琉球多地启动紧急事态演练,300多名政府人员参与的这场实操,不仅演练美日快速增兵、导弹机动发射等军事科目,更重点打磨"12万居民6天内撤离至九州"的平民疏散流程。
这种"清空平民、腾挪战场"的设计,直指将琉球打造为"台海冲突前沿堡垒"的战略意图。要知道,宫古岛、石垣岛距台岛最近仅200多公里,作为第一岛链门户,这里早已被日本打造成军事部署的核心区域。早在2024年,日本就已在冲绳成立第7岸舰导弹团,4个中队分驻四岛形成导弹网,12式岸舰导弹直接封锁宫古海峡等关键水道,与那国岛的电子战和侦察力量更成为监控解放军的"前哨探头"。2025年10月美日联合军演动用39个机场港口的规模,更印证其实战化准备已进入细枝末节阶段。
![]()
如果说军事行动是表面交锋,那么琉球地位的历史与法理博弈,则是这场较量的深层根基。就在日本演练如火如荼之际,11月20日,据环球网等媒体报道,中国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琉球学"入选国家"绝学"扶持计划的消息,从学术层面直击日本的软肋。
这一学科的成立绝非偶然,中国对中琉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95年中琉关系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研究走向系统,三十年来积累的数字博物馆、重大社科项目与学术著作,为学科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关键的是,琉球文化中无处不在的中华文化印记:从琉球本地的历史遗存到福州琉球馆等福建遗址,都构成"中琉渊源深厚"的实物证据,直接解构日本长期宣扬的"日琉同祖论"。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中琉交往史料更成为"钓鱼岛属中国"的铁证,而"琉球学"的长期性特征更意味着,中国对琉球地位的叙事将从阶段性表态转为常态化学术发声。
从国际法视角审视,日本对琉球的实际控制本就缺乏合法性支撑。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琉球设冲绳县,始终未获清朝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二战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日本领土限于本土四岛,琉球不在此列,美国未经中国同意擅自处置的行为本身就违反国际法;1972年美国将琉球行政权"移交"日本,本质是托管国擅自转让权利,中国政府从未承认。日本在这片"非法占有领土"上部署导弹、开展军演,无疑构成双重争议,这也正是中国能从历史与法理双重维度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
![]()
琉球的军事与历史博弈,最终都指向台海这一核心敏感点。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清晰展现其从"口头叫嚣"到"实战准备"的转变轨迹。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狂言"虽遭石破茂、鸠山由纪夫等日本政要批评,鸠山更直言"越小的狗越会叫",但这背后折射的右翼激进倾向已不容忽视。军事上,琉球的导弹封锁与兵力投送体系直指台海,美日演练更是以"台海冲突介入"为假设场景;经济上,中方针对性反制已让日本旅游业遭受重创,影片撤档、交流暂停、旅游退订的连锁反应,让"政治冒险的经济代价"成为现实。
日本敢于铤而走险,源于内外双重动因的驱动。外部层面,美日同盟的背书让日本误将"日美安保条约"视为介入台海的"护身符",美国推动"印太战略"与四方机制的过程中,对日本的军事松绑,从修改和平宪法到允许集体自卫权,不断膨胀其野心。
内部层面,日本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妄图通过介入台海延缓中国崛起、维持地区地位,更借"应对台海局势"之名加速军事正常化,实现军国主义复辟的潜在图谋。但这种激进路线已引发地区警惕,中俄朝韩均明确反对日本重新武装,鸠山由纪夫所言"万劫不复",正是对其军事冒险风险的深刻警示。
何况日本人也70年没打过仗了,真要上战场,可能表现还不如乌克兰。【兵国大事】认为,一旦开战后,美军大概率是第一个跑路的,留下日军去送死。这点从以往美军的历史表现来看,是有先例可查的。有道是“做美国的敌人很危险,做美国的盟友很致命”!不知道日本人是否明白这个道理?
![]()
虽然目前的态势毕竟复杂,但中国已构建起"军事保底、学术筑基、外交协同"的多维应对体系。军事上,中远程导弹覆盖日本全境、精准打击琉球目标的能力,形成有效威慑;学术上,"琉球学"的推进逐步重构国际认知;外交与经济上,点对点反制既让日本付出代价,又避免全面对抗,同时联合地区国家形成反对日本右翼的统一阵线。
从未来走向看,直接军事冲突风险虽不确定,美日清楚解放军实力,中方也秉持慎战止战原则。但军事威慑常态化、话语权博弈升温、中日关系修复难度加大的特征将长期存在。琉球本地民众的态度变化,更可能成为影响局势的潜在变量。
这场围绕琉球与台海的博弈,本质是地区秩序与历史正义的较量。日本若持续沉迷于右翼激进与军事冒险,终将陷入政治孤立、经济受损、安全无保障的恶性循环;而中国坚持军事保底、学术筑基、外交协同的策略,既坚守主权底线,又保持战略克制,正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力量。历史与法理的天平早已倾斜,任何逆时代潮流的军事冒险,最终都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日本再这么折腾下去,琉球将是第一个失去的地方!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欠下的债,迟早要还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