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图/IC photo
看病不再重复检查!
据新京报报道,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行了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仪式。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即通过将患者数字影像资料上传至医保部门认可的影像存储中心,实现跨地区跨机构调阅检查资料。
启动仪式当天的实时数据显示,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归集了超过1.7亿份的医保影像索引的信息。按照相关工作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力争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路路通”。
近年来医检结果互认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难题。比如,不同医院之间的影像数据就像一座座孤岛,彼此隔绝。患者转院或异地就医时,即便之前在其他医院做过影像检查,新就诊医院往往因无法获取清晰、完整的影像资料,而要求患者重新检查。再加上受影像资料携带不便、易丢失等因素影响,影像的重复检查率往往更高。
医保影像云在多地陆续上线,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契机。影像云将各医院的影像数据连接起来,让影像结果互认尽快实现广覆盖。目前,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系统部署,按照这样的推进速度,要不了多久,跨省互认将会成为常态。届时,患者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在有医保影像云覆盖的医疗机构就医,都能方便地调阅自己以往的影像检查资料,无需再为重复检查而烦恼。
与以往患者拿着检查报告单和胶片要求互认相比,医保影像云的优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医生可以通过医保影像云,快速调阅患者不同时间、不同医院的影像资料,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历程,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和更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动态的诊疗过程,使得医检结果互认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结果认可,而是实现了“深互认”。
对医院而言,医保影像云打破了医疗信息孤岛,促进了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不同城市、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可以迅速调阅患者历史检查数据,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而且,减少不必要的影像检查还可以降低医保支出,使有限的医保资金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保障。
实现医保影像云的全面推广和有效运行,各地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在信息上传端,要统一参数和提升影像检查的技术质量,让所上传的影像资源均能达到质量要求。在使用端,则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医保影像云系统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医保影像云全面普及之后,还有望带来诊疗模式的变革,不仅调阅云端影像资料可成为常态,而且多地医院跨区域多方远程会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接受来自外省大医院的影像诊疗指导等,都将成为可能。医疗系统理当大胆创新诊疗模式,借信息互联互通之机,大幅提升诊疗质量与效率。
医保影像云为医检结果跨省互认插上了“信息翅膀”,届时不仅有望彻底打破医检结果互认的地域壁垒,让患者在全国范围内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影像调阅服务,而且还大幅度拓展了互认内涵,从多角度推动医疗服务朝着优质与便捷的方向迈进。
影像检查作为医检项目的大头,影像云上线对于其他医检项目实现信息化也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为其他医检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宝贵经验,进而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医保影像云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其他医检项目也将逐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信息共享体系,为医检结果互认打下坚实的数字基础。
撰稿 / 罗志华(医生)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