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传出“小作文”,讲政策层拟要进行继续减税、按揭贴息以继续刺激萎靡不振的房地产市场。受此提振,房地产股大涨。
![]()
我认为逻辑上对,时机上对,方向上也对。
逻辑上,我在一周前的文里《》写了,10月份的房地产市场创下了年内最大跌幅,说明前期的政策效果已经释放殆尽。政策层已然是别无选择,只能是继续出手托底。
这里再补一张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约等于居民按揭贷款)新增的数据,大家看看,走势和之前的房地产数据一模一样,甚至,更惨。
![]()
居民中长贷今年前10月新增值为1.26万亿,同比去年减少了24%,创下2023年以来最大跌幅纪录。我预计今年全年,居民中长贷新增数值大约在1.5万亿左右,这个量级一下子回到了2011年的水平——比房价跌得更靠前。和峰值2021年的新增6万亿相比,5年下来,中长贷新增值按年将减少75%。而且,看起来还没到底。同期,看居民存款值新增,今年前10月是11.39万亿,这个数字比2022年峰值的接近18万亿,已经降了36%。但是在2010年以来的所有年份里,它占第四高(如果不是今年的股市造好让大量存款“搬家”,我相信这个数值今年将至少持平于去年)。并且,和大部分稳定年份(新增5万亿左右)相比,依然要高出1倍的数值。
大白话,说明了什么?
愿意贷款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有钱优先选择存起来。
注意,这是自2022年“金融三支箭”以来救市的第四个年头,尤其是去年9.24以来救市的第一个满1年的年头(今年5月、8月分别又都搞了救市),那么,我们看这个数字,创下了新低,没有任何反弹。
说明了四年的救市政策,并没有稳住。尤其是去年9.24的大级别政策,边际效果也已经完全消失了,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目标,没有实现。这是政策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干救就是救不起来。
时机上,考虑到马上是最重要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窗了,所以,这个时候也的确是新的托底政策在制定酝酿的时期。
方向上也对,回到上面,去年9.24之后,基本上政策工具箱已经是“亮底牌”了,大格局定了(14号文《》)、小细节定了(9.24政策包),其后所有的政策路向都是沿着去年9.24的政策思路走来的。降首付、降利率、减税、放松监管……就是这些,就是要在工具细节包里不断的“下大功夫、挖出增量、挖地三尺也要把买房人挖出来”。
导致人们不愿意贷款买房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增长丧失了信心,另一方面自然也有现在的政策力度给到需求方的感觉“性价比还是不够”的部分。
那就可以在这些方向上继续探查,还有没有新动作。
减税的话,应该可以在去年11月财政部动作的基础上,继续减。由于当时财政部取消了2年以上二手交易的增值税,2年内转手交易的占比也少,所以,现在减税的重点应该只在契税,这个是新房买家最直接相关的。
去年11月,财政部将契税分面积段减过一次:首套,提高起征面积,140平米及以下契税减到1%,140平米以上契税1.5%。二套以上,140平米及以下从原税率3%减按1%,140平米以上从原税率减按2%。
![]()
这个还可以再降,再往下打一半。买1000万的房子,再省10万。这里省一点,那里省一点,总好过没有。
利率是最重要的部分,5年期LPR是3.5%,真实长期房贷利率现在是3.05%。真的太高了,非常完全超级十万不合理。
但是今天LPR放榜,没有降,在市场预期之内。不降,是为了银行,存贷息差的确也是“命悬一线”了,要守住金融系统这个底线不能出问题,保银行弃地产。
![]()
写到这里,岔开一句。2023年,我判断银行股不能碰了,理由是地产-金融本是一家,地产崩了金融好不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被狠狠的打脸了,脸都打肿了,两边。地产跌了5年,银行股涨了5年,农行现在都涨成了老大哥。天底下还有这样神奇的市场么?搞得我后来实在是气不过,就买了一把建行,赚个一点又跑了,算是小出了一口气。
我现在更坚定的主张远离银行股了,但我不敢预测它们了,因为我看不懂了,我实在看不懂咱们的银行,看不懂就避开。
所以这个情况下,要怎么降真实利率?
在不动银行利益的情况下,选择财政贴息是可行的,疫情期间搞过,经营贷利率经贴息之后做到了1.9%,比现在的最低2.5%还要低。
针对新买房的人群,给予财政贴息。让我们来算算,如果未来1年还是1.5万亿的新增中长贷,30年按揭贷款3.05%经贴息到2.5%,则累计可减少买房人负担多少呢?
大约1576亿。摊到每年,其实很少,我认为可以直接贴到2%,那样累计30年减少利息接近3000亿,说得过去。
但的确,以上两个,减税、贴息,都会增加财政压力。钱从哪里来?愿不愿意出血?我不知道,按理说中Y的杠杆率很低可以多加点,但是……楼同志说的房地产税?
首付其实还可以再降,国外第一笔首付款普遍是只有房价的5%。但这个降不降,意义不大,撬不动什么,没有利率重要。
总体上,如果小作文为真,自然是好事。但是综上分析,如果只是工具箱里拿东西修修补补,而不是换个工具箱,则效果难言乐观,怕是“一如既往”,难以挡住房价继续向下“温和”调整的趋势。所以,对个人操作而言,我的观点和之前没有任何改变。《》《》《》。
让我们耐心等一等,看看接下来的两个周,会发生点什么。也欢迎留下你的理性见解。
楼市、股市交流,加微信号budao2000私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