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第二十一届北京文艺论坛近期落下帷幕。11月17日-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创作者就“新大众文艺”相关话题进行了演讲与对谈。论坛还发布了《2024北京文艺发展报告》。
北京文艺论坛于2005年创办,迄今已举办二十一届。今年,第二十一届北京文艺论坛以“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北京文艺创作与实践”为年度主题,旨在对新大众文艺进行系统性阐释、学理性分析,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北京新大众文艺的内涵、形式、特质,以引导北京文艺创作实践,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新大众文艺是表达场景里的新时代最主要最直接的文艺样式,开展对新大众文艺的评论是文艺评论工作者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学术命题。今年探讨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北京创作与实践,从“精品”到“大众”,谈的不是跨越,而是融合。如何引导新大众文艺表达场景里的新时代,正是文艺评论履行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职责所在。
![]()
11月17日-18日,第二十一届北京文艺论坛在京举办。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介绍,北京文艺论坛创办21年来,始终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前瞻性,搭建起理论研讨、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新大众文艺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北京市文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构筑激发人民广泛参与、面向全民创新创造、满足人民广泛精神体验的文艺生态,推动文艺事业为了大众、源于大众、创于大众、传于大众、享于大众、评于大众,充分彰显大众的文艺主体地位。
此外,论坛发布了《2024北京文艺发展报告》,旨在洞察文艺规律,分析文艺问题,反哺文艺创作。该报告分为总论、文学、戏剧、网络、文艺、文化、产业等17个篇章,由年度概述、创作特点和重点作品、问题对策及前瞻展望等部分构成。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