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20日电 (记者 寇雅楠)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加速数字化发展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专场,介绍自治区“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化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年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上网速度更快了、网上购物更便捷了,直播带货成为很多农牧民的新农活,内蒙古不包邮已经成为历史,还有露天煤矿采用无人驾驶矿卡使得采矿作业更安全,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也走入了更多百姓家庭,‘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副主任杨晓东生动地列举了内蒙古“十四五”时期的网络强国建设的成果。同时,杨晓东表示,根据“十四五”信息化发展总结评估结果,总体看,内蒙古“十四五”网络强国建设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均进展良好,预计将实现圆满收官。
网络强国建设基础底座更加牢固
内蒙古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素养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网民规模达到1912.8万人,比2020年增加1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1%,比2020年提高10.3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牧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规模扩大的同时,数字鸿沟正在加速弥合。内蒙古组织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连续四年举办提升月活动,针对产业工人、农牧民等不同群体,着力实施数字资源有效供给、数字学习教育培训等专项行动,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持续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支撑能级不断提升。5G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截至2025年9月底,全区已建成5G基站9.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9.2个,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加快推进千兆光网建设,开通运营呼和浩特国家骨干直联点和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截至2024年底,全区总出口带宽达到60.3Tbps(太比特每秒),比2020年增长近两倍。IPv6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2025年9月,全区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30.8%,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70.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20年分别提升25.2%和53.3%。
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信息化赋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215处,占在产煤矿数量的72%,智能化煤矿产能10.9亿吨,占全国智能化煤矿产能约40%,智能化煤矿产能全国第一。
信息化赋能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组织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深入实施智慧农牧业建设工程,推动建设智慧农场和智慧牧场466个。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短板,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和移动网络通达率均达到99.9%。
信息为民惠民水平显著提升
智慧医疗方面。推进自治区、盟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部署完成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和全员人口库,完成自治区和盟市平台数据对接。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218家,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85.4%。
智慧教育方面。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建设,中小学校注册率达100%。加快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迭代和结构优化,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100%接入100M以上的互联网,中小学校园网建网率达96%,多媒体教室学校覆盖率达98.2%。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为“十五五”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内蒙古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十五五”网络强国建设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促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网络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