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国防大学)
装备转型“三重奏”:无人化、智能化、集群化
■联合勤务学院 尉泓森 军事管理学院 张军果
在人类军事文明的发展长河中,装备形态的变革始终是推动战争形态演进的直接动力。从冷兵器时代的金属冶炼突破,到热兵器时代的火药技术革新,再到机械化时代的动力系统升级,每一次装备转型都深刻改变了战争的规则与逻辑。今天,以无人化、智能化、集群化为特征的装备转型浪潮正在深刻改变国际军事竞争的底层逻辑。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也是战争规则的重构、全球军事格局的重塑。
无人化转型:从“人机协同”迈向“机械自主”。当前,全球军事领域正经历一场由无人化技术驱动的深刻革命。这场革命的本质,是人类首次将战争执行主体从生物智能体系全面转向机械智能体系,标志着战争形态进入“人机协同”向“机械自主”过渡的新纪元。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战术层面,更在战略维度重构了国家间的军事竞争规则与安全博弈逻辑。一是装备无人化正逐步成为军事强国竞争重心。全球主要军事强国已将无人装备研发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过去10年间,无人化领域在国防预算中的占比增长近三倍,显示资源正向该领域高度集聚。这种投入转向的背后,是无人装备在多域作战中展现出的颠覆性优势,其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功能快速迭代,以低人员风险执行高威胁任务。二是装备无人化的全域覆盖与能力跃迁将重构作战体系。无人装备的发展已突破单一平台阶段,形成了跨域协同的立体化作战网络。陆、海、空、天各维度均出现标志性突破:空中领域,无人机从“编队飞行”进化为“自主决策的蜂群系统”,通过分布式协同实现抗毁性与攻击密度的指数级提升;地面领域,战斗机器人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展现出多任务执行能力,证明机械智能已具备部分战场环境适应性;水下领域,无人潜航器通过新型能源技术突破续航瓶颈,形成持久隐蔽的“侦察—打击”链条。这种全域覆盖能力,使无人系统从战术补充升级为战略支柱。三是装备无人化优化成本博弈与力量平衡,重塑了传统战争经济学。无人装备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战争的成本模型。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模块化设计,无人平台的单次使用成本被压缩至传统装备的几十分之一,而其数量优势可形成非对称消耗效应,即以低成本无人系统牵制对手高价值装备,迫使对方在防御体系中投入数倍资源。这种“以量换质”的战术逻辑,进一步放大了中小国家通过技术跃迁实现军事能力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反无人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出新的攻防博弈,形成“技术—反制—技术”的螺旋式竞争模式。
![]()
▲陆军某旅无人机分队开展侦察训练 来源中国军网
智能化转型:从“辅助赋能”迈向“智能主导”。智能化装备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具备“感知—决策—执行”这样一套完整的闭环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改变了武器系统的作战方式,更在重构军事指挥体系的组织形态。一是智能化装备已完成从辅助支持到主体决策的角色跃迁。基于一定算法的装备智能系统不再局限于提供决策建议,而是通过自主分析战场态势、生成作战方案,逐步承担起核心决策职能。这种转变在实战化演练中已呈现显著优势,装备智能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决策响应速度较人类指挥员提升数个量级,且决策质量通过多国联合军演验证达到专业人员水准的数倍效能。这种效率跃升推动着传统的OODA循环向“超速决策”模式演进,促使战争形态进入高节奏对抗的新纪元。二是装备边缘智能与云端协同构建起分布式决策网络。通过赋予装备作战单元本地化认知能力,配合战术云的实时知识共享机制,装备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突破。采用该架构的无人装备集群在通信受限条件下仍保持高效协同,展现出强大的自主作战韧性。这种技术演进不仅解决了数据处理的算力瓶颈,更催生出自组织、自适应的新型作战编组形态。三是智能装备正开始掌握战场隐喻识别、态势隐含信息解析等高级认知功能。相较于现有装备模型,新一代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情境感知准确率实现指数级提升,这种突破使装备具备近似人类指挥员的战术直觉,进而推动人机协同模式向伙伴式决策方向演进。
集群化转型:从“平台聚合”迈向“体系制胜”。当代军事集群作战的演进,正推动战争形态从“平台中心战”向“体系对抗战”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装备数量的简单叠加,更是作战理念、力量结构与对抗方式的系统性重构,标志着军事能力生成模式进入“体系涌现”的新阶段。一是集群作战已完成从“物理编队”到“智能网络”的范式升级。通过构建“智能单元—集群网络—作战体系”的三级架构,军事力量实现了从静态组合到动态生成的质变。基于分布式智能算法的集群系统,能够突破传统指挥关系的刚性约束,使众多异构平台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完成任务适配与角色分配,其协同效率较人工编组呈现指数级跃升。这种自组织能力使集群体系具备“无中心却有秩序”的独特优势,为作战效能的倍增式增长提供了技术基础。二是集群装备正通过形态自适应与通信超维化实现能力跃迁。新型变形飞行器采用智能材料技术,可在侦察与打击模式间动态切换,打破传统装备的功能边界;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使集群节点实现微秒级延迟的实时协同,构建起“物理分散、逻辑一体”的作战网络。这些创新不仅解决了集群作战的物理约束,更催生出“感知即打击”“决策即执行”的新型作战样式。三是装备集群体系展现出颠覆性的“体系破击”能力。通过分布式感知网络的密度覆盖与智能算法的决策优化,集群系统能够在对抗环境中持续生成局部优势,破解传统防御体系“局部损毁、全局失效”的困境。这种“以多制大、以智克强”的对抗模式,正在改写力量对比的传统逻辑。
![]()
本文刊于11月13日解放军报07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