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县烈士田道生、田米生的后人田友山先生发现多份珍贵史料,为这对“一门双烈”的英雄事迹补充了关键细节。此前,《从一幅竹板画到一门双烈》一文在“水泊寿州”公众号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
![]()
新发现的史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兄弟二人的《革命牺牲烈士光荣纪念证》。两份证书均由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于1951年6月13日签发,证号分别为“军属第0050号”和“0051号”,连号签发实属罕见,签署人同为黄岩主任。其中,田道生的纪念证显示,其牺牲时因无子嗣,经族长主持领养侄子田多富为子,证书左侧手写补充“据群众证明,是田小时抱给田道生,可列为直系人口”,明确了烈属优待的亲属关系;而田米生的证书存根纠正了此前的历史误差,其牺牲地点并非“临水”,实为1946年涟水保卫战,他当时服役于新四军二师六旅十七团侦察连,该部队后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五旅第十五团,是历经多场关键战役的英雄部队。
![]()
史料还披露了证书办理的特殊背景:时任寿县县委书记董积贤亲自出具证明信,证实田道生“大革命时期入党,曾任皖西北中心县委交通员等职,1934年带伤被捕枪杀”,田米生“1942年参军,1946年反顽战斗牺牲”。瓦埠区副区长颜辉随后据此出具介绍信,明确家属信息及优待事宜,县长赵子厚亦在相关证明材料上签字确认。
![]()
田道生作为中共宣城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为寿县芍西学堂注入红色基因,在白色恐怖时期坚守信仰、坚贞不屈;田米生投身抗日与解放战争,在涟水保卫战中英勇牺牲。兄弟二人用生命践行革命理想,其事迹不仅填补了地方党史的重要细节,更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家国情怀。
![]()
如今,这些珍贵史料为传承红色记忆、弘扬英烈精神提供了鲜活载体。寿县“一门双烈”的英勇事迹,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龙震琳
▌审核:小红花
▌抖音号:@shouxianren20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