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终于想清楚,在中日之间选择“中国优先”,第一时间和高市早苗划清界限,生怕受到牵连。
在对华外交上“大放厥词”的高市早苗,得到了她应有的待遇,在内部,有日本人对她发起声讨,要求她撤回言论,尽快下台;在外部,日方要直面来自中方的谴责和不断升级的反制。更讽刺的是,被高市早苗寄予厚望的特朗普,并没有对日本的“献媚”做出积极回应,就连“同一阵营”的韩国,也第一时间“划清界限”,李在明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亮明了自己的立场。
![]()
李在明和高市早苗“划清界限”
李在明“拨乱反正”,和日本“划清界限”
李在明将韩国的官方表述顺序,从“韩日中”回调为“韩中日”,暗含2层深意:对前任尹锡悦政府的纠偏,以及在美日同盟压力下,寻求对华关系平衡的尝试。
先来说前者,尹锡悦执政期间,韩国外交明显向日本倾斜,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尹政府刻意强化与日本的安保合作,甚至不惜牺牲本国经济利益——例如在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历史问题争议上对日妥协,以此凸显日韩关系的优先级。
这种“重日轻华”的操作导致中韩关系持续降温,民间信任受损,韩国对华出口额连续下滑,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依赖中国市场的领域遭受冲击。
李在明政府上台后,面对国内对改善对华关系的强烈诉求,调整表述顺序成为最直接的纠偏信号,“韩中日”的回归,既是对过去三年过度亲日政策的否定,也是向中国传递“重视邻国关系”的政治姿态。
当然,尽管李在明政府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韩国的外交自主性始终受限于美国的区域战略布局。
![]()
高市早苗沦为“孤家寡人”
李在明通过向中国表明“韩国不愿完全追随美日”的立场,为后续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预留空间,但能否说到做到,仍需我们“听其言、观其行”。
再来说第二层含义,这一调整也隐含着韩国对高市早苗政府的“疏离”,但受限于美国对日韩关系的操控,李在明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还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下高市早苗“众叛亲离”的下场,给包括韩国在内的所有美国盟友,都上了一课。
![]()
日本的军事力量不足以支撑野心
高市早苗越线挑衅,最终沦为“孤家寡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激进言论,绝非简单的“口误”或“个人观点”,而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膨胀的集中爆发,其后果已导致日本政坛与社会对其形成“众叛亲离”的孤立局面。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敏感的核心利益,中方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然而高市早苗不仅公然宣称“可能武力介入台海”,更否认此前的政府立场,将日本绑上对华对抗的战车。
这种言论直接挑战了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高市的“武力威胁”,本质上是对战后国际法理的践踏,也是对日本“专守防卫”原则的自我否定。
更危险的是,这种言论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扩军备战提供了借口,可能进一步推动日本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加剧地区军备竞赛。
不过,高市的冒进言论在日本国内引发强烈反弹:多名前首相公开批评其违背历代政府立场,主流媒体指出其“放松存亡危机解释限制”,直言高市早苗“与以往政府立场决裂”。
这些反应暴露了一个事实——高市的言论已严重越线,日本虽与美国有“安保同盟”,但现实是,一旦冲突爆发,日本作为美国前沿基地必然首当其冲,所谓“武力介入”只会让日本沦为战场。
更重要的是,高市作为弱势首相,在国内外压力下缺乏足够的政治资本顽固到底,若中方采取外交制裁、经济限制等措施,日本经济将遭受重创,高市的执政合法性将进一步崩塌。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市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国内历史修正主义抬头的缩影。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强化军事能力,试图通过炒作台湾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提升国际话语权。
但这种“赌徒式”的挑衅,最终只会引火烧身——中国已明确警告“武力介入台海将使日本全国沦为战场”,强硬表态绝非虚言。
高市若继续执迷不悟,等待她的将是更广泛的社会抵制、更严厉的国际孤立,甚至可能因触发地区危机而提前下台。
![]()
美军在日本部署的“堤丰”导弹系统
美日韩变化无常,中国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无论接下来美日韩如何调整策略,中国始终是东亚格局中“不变的核心”与“主动的塑造者”,这种“不变”,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过去十几年,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远超日本、韩国,在科技、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军事上,中国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具备捍卫国家主权与地区稳定的实力。这种硬实力的提升,使得日韩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不得不权衡“对抗成本”。
即便韩国短暂调整表述顺序,或日本右翼势力叫嚣“武力介入”,最终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中国的反击能力足以让任何挑衅者付出代价。
其二,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清晰且坚定——“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无论是高市早苗的“武力威胁”,还是尹锡悦时期韩国的亲美疏华,都无法改变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中国不会因外部压力妥协,也不会因短期博弈改变长期战略。
其三,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是日本、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区域产业链的核心节点,也是地区稳定的“压舱石”。
![]()
中国是世界局势和平稳定的压舱石
日韩无论选择“亲美”还是“平衡”,都无法绕开与中国的合作需,。李在明政府回调表述顺序,本质上是认识到“与中国对抗不符合韩国利益”;而高市早苗的挑衅,反而让日本社会更清晰地看到“追随美国反华的风险”。
中国的角色,已从“被动应对者”转变为“规则塑造者”——通过展现实力与决心,引导地区国家回到对话合作的轨道。
未来的世界格局,不会被少数政客的短视行为主导,而是由各国对和平发展的共同需求、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认知所塑造——这一点,正是中国作为“不变核心”的底气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